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视频首发】如何建立自己的自然学校?三个地区5家机构的案例为你解惑


第三届全国自然教育论坛 “拥有我们的自然学校”分论坛视频 (建议在WiFi环境中打开)


诚挚感谢志愿者唐菊对本论坛图文资料及文稿进行整理和总结。


三年前,中日公益伙伴就在做日本自然学校的推广和传播,在2016年,即今年,年初,出版《拥有我们的自然学校》一书。国家环保部这几年也已经推出了国家级自然学校的讨论,各地亦有诸多讨论。“自然学校”似乎已成业界热词。本分论坛集结了国内外比较有名的几家自然学校,希望借助这些案例的分享,希望自然学校能成为比较有影响力的业态模式,亦期待达成某种共识,一起推动这种绿色的价值观。


创建我们自己的自然学校


大武圭介


大武圭介是从事自然教育20年的日本从业者,现任the whole earth自然学校的校长,机构名称含义为同一个地球,旨在引领人们心存感激,自豪地生活在地球上。大武老师概要介绍了日本自然学校的现状、30年的自然教育发展历史和探讨自然学校在未来社会中扮演的角色。


根据2010年的日本自然学校调查数据,日本有3700所自然学校分布在全国各地,包括各种规模和各种形态,多小型的民间组织,在地理环境丰富的地区自然学校更集中。日本自然学校的发展历程包括三阶段:1.野外教育、户外体验、自然观察等自然体验阶段;2.注重在地性,关注所在地区社会问题的在地环境教育阶段,多以自然体验型的NGO形式存在;3.社会企业阶段,以商业手法运营,为社会做贡献,实现可持续性。


中国现在的自然学校现状与日本30年前发展初期相似,发展过程也相似,但发展更迅速。日本将自然教育定义为“通过体验活动,让人们建立‘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深厚连结,而贡献于人与自然共生的可持续社会的教育”。自然学校事业的循环过程包括私益-协益-公益三者之间的连结与平衡。社会对自然学校的需求层次也是逐渐变化的,从自然体验到环境教育,到人才培养,到地区振新,自然学校从自然体验活动逐渐深入参与到当地社区的形成。在自然教育中,以参与者为中心,与自然、地区社会、他者、活动导师产生互动,活动导师分别担任了解说者、协调者、促进者和心理咨询师的角色,自然教育落实到最后其实是培养各种关系,我们需在自然育活动中思考自己的角色与任务。


大武老师概要、系统、以数据作支撑地讲了自然学校的起源、发展及未来发展趋势,另外推荐一本书《拥有我们自己的自然学校》,用日本自然教育的发展道路给我们提供丰富的素材,对中国的自然教育发展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台湾自然学校与苏州湿地自然学校

的筹建经验


许美惠


环境教育在台湾开展得很早,但多是政府、学校在做,另外就是NGO在做,很少有社会企业。成立之初我们就在想,环境教育能否成为一个行业?因为有些人可能喜欢大自然、喜欢昆虫,却无法找到相应的职业。我们能否搭建一个平台,让这些喜欢大自然、喜欢环境教育的人聚集在一起?于是2011年,一家专业的提供环境教育服务的企业——环境友善种子成立。


友种服务分四个部分:自然学校筹建(怎么筹建?提供咨询、派驻等服务)、人员增能培训(台湾环保署环保人员培训)、环境教育课程规划执行(接受课程定制委托)、环教活动体验。


不同国家和地区对自然学校的称谓不同,自然中心、环境学习中心、环境教育设施场所......但内涵是相通的。均具备四要素:运营、课程方案、设施、人。其中,课程方案是核心,因为没有课程方案的环境教育场所就跟其他有土地、美好的风景、解说人员的景区一样。而课程开展离不开相关设施,而这是互相搭配的。优质的课程必须根据对象针对性设计,而不是一套走天下。一切就绪之后,品牌营销、行政系统则是运营要做的事情。


环境教育要推广,就要有地方去,要培训这些人,就要有培训机构,提供培训服务的人员也要经过认证,所以,台湾经认证的培训机构、设施场所机人员。通过认证的场所形态多样,国家机构、国家公园、企业等。但亦有未经认证的场所秉持自己理念开展环境教育,有声有色的也不少。认证不代表什么,只是一个资格,真正品质的提升还是要靠自己。


基于服务及课程方案的多元,友种认为,自己是拥有很多形态的自然学校。通过分享与台江国家公园湿地学校及苏州天福自然湿地学校的合作案例,美惠老师强调,必须要了解建造的构想、达成充分的团队沟通的情况下,找出在地特色去进行课程设计,根据课程需求调整硬件设施,这样才能建成符和期待的自然学校。


挖掘湿地文化内涵,

推进中国自然教育


椰子


华侨城湿地自然学校。华侨城湿地是属于城市中央的一片湿地,它是如何进行一个自然学校的创建?2007年,深圳是政府把该湿地委托给华侨城集团来管理,经过五年的修复提升保护,由企业支持投资近两亿元,2012形成了面向市民开放的公园,2014年成立了深圳第一所自然学校。


华侨城湿地自然学校以其美丽的户外大自然、园区、教室等作为重要的教学场所,并建立零废弃生态展示园,希望向公众传递资源可利用的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入将园艺垃圾,入侵植物银合欢的树桩,建立成零废弃步道,让公众通过这个步道近距离与红树林、滩涂接触。

 

此外,华侨城湿地自然学校亦推出生态导览手册、校管课程教材、年报、自然学校指南等书籍。并以湿地资源为载体研发了解说学习、五感体验、手工创作、场地实践、拓展游戏、公众参与六个类型的系列课程。招募志愿者进行培训,成立教师队、课程研发小组等,向公众提供定点讲解等服务。


如今华侨城湿地自然学校已成为广东省甚至全国的中小学自然教育基地。他们希望未来能成为国际先进的公众参与与自然保护的示范基地,并以大自然为师,培育更多的滨海湿地保护者。


当谈“生活即教育”的时候,

我们在谈什么?

—基于日常生活和本地社区的自然学校


罗望子


在地用三年走完了日本自然学校用三十年走完的发展历程,但在地是先有活动再有自然学校的,从最开始的入门体验活动,到游学旅行,到自然导师的培训计划,再到石城自然学校的建立。石城自然学校建立的目的是搭建一个亲子共学、可持续生活的实践平台,从衣食住行各个方面都起到示范作用,将教育落实到生活的各个层面和角角落落。


罗望子分享了石城自然学校里的手工、食育、户外活动、社区议题的活动,以实际案例介绍了从活动设计到活动执行所运用的教育方法和传达的价值观,要做打动人心的在地的自然教育活动,帮助孩子建立与当地生活环境的联系,帮助成人找回自己的根。


在石城里做一双筷子需要一天,从认识石城的木材,到搜集可用的木材,到加工,最后带回家使用。一次菜市场的食育活动,制作两张调查表,区分外地来的食物和本地的食物,区分我们食用的是食物的地上部分,还是食物的地下部分,活动时间是冬季,冬藏的植物较多,我们食用的多是植物的块根和块茎,使孩子有一个本地当季食物的概念。


简单的活动,但要传达背后深厚的价值观。不是为了体验而体验,玩得快乐很容易,但还要使这种快乐可回味。五天时间的探洞营期活动,先学习地质知识,最后才是探洞,开始进入洞中小朋友都想取一块钟乳石带回家,但最后听完钟乳石的形成故事和观察了洞里的穴居动物都没人想要带回家了。户外课程设计的原则是从已知到未知,从熟悉的地方到不熟悉的地方。一次以垃圾为主题的亲子营,带着招募来的家庭从石城的游览开始,再发现问题,变共同解决的目标,到创造行动的可能性,最后行动得到反馈,这一次活动的闪光点在于让公众看到了我们是有力量的,我们有表达自己的态度和去行动的可能性。在这两次活动中,运用到了知识、情感、价值观、行动的教育策略。在地是一种小团体的自然体验模式,这里营造了一种敞开心扉的轻松氛围,提倡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价值观,这样一个小团体必定会影响他们周围的人,再影响更多人,因为我们有自信,自然是可感召人的!


彼此成就,邀城市家庭共建自然学校


松鼠


乐享自然传递的理念是无所不乐享,无所不自然,无所不教育。松鼠给我们分享了乐享自然成立的缘起和与城市家庭共建自然学校的过程:找到与城市人、城市家庭的共同愿景,帮助大家建立与自然的联结,有一个享受田园之乐的地方。


缘起要从萤火虫说起,2014年的夏天,带着一群青少年在武夷山上做了一次以萤火虫为主题的夏令营,从欣赏萤火虫,观察萤火虫,到发现萤火虫的生存危机,到设计方案保护萤火虫,青少年被萤火虫感动,我们也被青少年的专注感动。后面做了一个明信片义卖的活动,筹到4万元,却无法找到保护萤火虫的机构。乐享自然由此成立,然后利用前期与城市家庭的共同成长基础,众筹建设自然学校。每个人每个家庭都有与大自然连结的情怀,有一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住在乡下的童年,满天星辰,云淡风轻,孩子在一旁爬树,大人在院子角落喝茶、摘菜。


找到一片荒地,一座老房子,大家就来一起创造,从锄草整路,种菜种水稻,挖水塘,搭鸡舍,每一项劳动都由我们自己完成,无所不教育。同时在这一过程中,机构与参与者彼此激发,建立信任,共同探索,在做中学,完成彼此的愿景!




全国自然教育论坛是由民间发起的、旨在推动中国自然教育发展的行业交流平台。每年,论坛邀请来自英、美、日、韩等国及两岸三地的资深自然教育实践者、研究者作为嘉宾,与来自全国各地的自然教育从业者、关注者,深入探讨自然教育关键性议题,交流各自国家和地区的实践经验、研究成果及困惑挑战。


-第三届全国自然教育论坛-

主办方

第三届全国自然教育论坛筹委会

承办方

红树林基金会、绿色营、鸟兽虫木自然保育中心

-特别鸣谢-

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

阿拉善SEE基金会

巧女基金会

腾讯基金会

万科营火虫教育



微信号:natureforum 

合作、投稿联系:18702823816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高,不想说再见
这家农场真会玩,不种庄稼种教育,一干就是9年多
绿色楷模 | 海珠湿地冯宝莹荣获中华环境奖!
“在地化”、“生活化”的自然教育是什么样? |自然教育|达人分享
张掖黑河湿地“自然教育学校”开课啦
海珠湿地举办首届湿地研学推介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