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再低微的骨头里也有江河。| 《我的诗篇》滨海观影会 --文婷


(文/文婷,摄影/风墨)


6月5日,布客在开发区龙迪国际影城举办了一场80人的特别观影会,活动已逾半月,才提笔写下这篇感言,一来若不是真正静下心梳理会觉愧对文字,二来若不是需要时间沉淀会觉愧对语言。


全国600多座荒岛图书馆,150多个城市在6月5日这一天,用众筹的方式,发起观看一部关于诗的电影,缔造了一个全国性的电影大事件。布客作为荒岛图书馆天津分馆,将我们生活的这座城-----“滨海”作为观影主场,发起《我的诗篇》众筹观影活动。


收到发起人岛主邀请帖时,内心是忐忑的,对于“众筹观影”概念模糊,当时正受《百鸟朝凤》下跪事件阴霾笼罩,《我的诗篇》的口号是,希望能 “ 让大家站着看一场优秀的文艺纪录片。”,大象记录联合荒岛图书馆,将这个愿望播撒到全国150座城,邀请每个荒岛岛主成为发起人。


当时我并不在天津,对于《我的诗篇》这部电影也不甚了解,在很难得到院线排片的情况下,滨海是否能找到几近百名这样的观众群体?仅有不足半月的宣传时间众筹能否成功?与片方和院方都不相识又未曾谋面如何有效沟通?自己没有任何经验究竟需要做些什么诸如此类的现实问题,要不要承接这个活动当时在心里是打一个大大的问号。于是在朋友圈发了一条简单的意向调查,当即收到了数十条评论,大家纷纷表示对这部影片非常期待,同时有许多看过或者听说过《我的诗篇》的朋友力荐一定要在滨海设立一个专场。


于是,便有了我们这次活动,80张影票上线短短一周售罄。


(请点击观看《我的诗篇》预告片----命运交响)



在繁忙的人生中,感动的时刻总是捉襟见肘


让我们一起体验一次


在喧嚣的世界上,美好的事情总是大步流星


让我们一起创造一件


6月5日前夕,我赶赴回天津,联系影院、确定片源、制作海报、建群互动、招募志愿者、一 一打电话发信息确认观影人员名单……这一天真正到来的时候,一切都还算顺利。







诗歌是一个时代最后的秘密


一个存活在中国的特殊群体  ——  工人诗人


将第一次手执诗歌站到摄像机前


向国人也向世界讲述


“中国奇迹”和“中国制造”背后那些被掩埋的故事

 

 

著名美国诗人沃尔特·惠特曼曾经写过这样的诗句:浩荡人类历史,伟大的剧本正绵延发展,每个人都可以贡献自己的一段诗篇。


你的诗篇是什么?


《我的诗篇》讲述了六位特殊的工人,有自杀身亡的苹果手机生产工人,有叉车工、爆破工、制衣厂女工、少数民族工人,乃至地下800米深处的矿工……他们同时也是优秀的诗人,他们敢于从沉默和被代言的境遇站出来表达自己,用诗书写劳动、吟咏爱情,也用诗抒发悲欣、直面死亡。他们的诗是一个个不平凡的平凡故事,也是这场繁华演进的人类历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当他们带着自己的诗篇在影片中现身,当他们的生命片段汇聚在一起,我们看到一个令人震撼的关于当代中国的全新故事。

 

六个人物,他们的生命片段中有爱有恨,有悲有喜,有死亡也有新生。他们用文字写下的诗歌,记录着自己的生命,记录着中国。


我们称他们为 ----- 


工 人 诗 人


 (文字摘自《我的诗篇》“影片介绍”)



安徽地下800米煤矿,神秘的工人诗人老井

他看似木讷、举止古怪,但内心细腻,充满浪漫主义情怀。枯燥、黑暗的工作环境成了他最佳的诗歌创作空间。他用诗歌与地心对话,与弥漫四周的瓦斯对话,在一次矿难发生后,他也用诗歌与亡灵对话。


河南的山峦中,爆破工 陈年喜

这是一个比岩石更坚强的汉子,从来不对困难妥协。陈年喜刚刚得知自己的母亲患了癌症,但他没有回家服侍尽孝,而是选择待在大山中继续为金矿主爆破、继续挣钱、寄钱回家。他在用自己的生命延续家人的生命。



在四川大凉山的深处,彝族工人诗人吉克阿优

他忧心忡忡地用诗歌记录着眼前的一切。城市化、工业化和现代化正改变他的家乡、他的民族及其文化传统。青壮年都外出打工,家乡的习俗已被逐渐遗忘,在篝火旁聊天时,少不更事的小侄女还在憧憬着外面的世界。不久之后,也许她又将重走叔叔吉克阿优的打工路。



在深圳,制衣厂女工 邬霞 

她刚刚实现了多年来的一个愿望——出版了第一本书。这是一个爱美的女孩,她从小就对吊带裙有特殊的情结,衣柜里珍藏着很多破旧廉价的吊带裙;这也是一个向往美好的女孩,她以“吊带裙”为题创作诗歌,她笔下那些穿着吊带裙的女孩,都过着比自己幸福的生活。她写道:我不会诉说我的苦难,就让它们烂在泥土里,培植爱的花朵。



富士康跳楼自杀身亡的工人诗人---- 许立志

同在深圳,在黄昏下的一片海边,哥哥许鸿志亲手把90后工人诗人许立志的骨灰撒入大海。在国庆的前一天,许立志从工厂边的一幢高楼上纵身跳下,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他在苹果手机的全球最大制造工厂富士康工作,身后留下的是大量优秀的、但字字看来皆是血的诗歌。年轻诗人许立志之死,令人唏嘘不已。



广州火车站的工人诗人---- 乌鸟鸟

在广东的一家医院,80后工人乌鸟鸟亲手为自己的孩子剪断脐带,一条小生命诞生了。一个月前,乌鸟鸟刚刚凭借他荒诞风格的诗歌获得中国一个很有分量的诗歌奖项,可谓双喜临门。不过他失业了,当他只身来到大城市重新寻找工作,他因为诗歌被人嘲笑,也因为诗歌收获朋友,笼罩他的是强烈的迷失。


 

我们生活着的滨海开发区

不也正是一个这样的城市


↓↓↓


在中国的2900个大大小小都市县城里,存活着2.3亿农民工,再加上有城市户籍身份的产业工人,总数约3.1亿。他们是当今中国的工人阶级,是“中国奇迹”的创造者之一,在宪法上,他们是中国的领导阶级和先进生产力的代表,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他们是被边缘化和被漠视的族群,更让人遗憾的是,我们似乎听不到他们的声音,在他们与政治家、企业家和文学家之间,隔阂着一道“冰墙”。他们的生命,没有人关注。

 

“底层如何发声”的命题事关社会正义和历史真相。现在,我们发现了一个令人非常意外的事实:在当今中国存在着一批工人诗人,他们迄今仍在一线从事劳力生产,而同时,他们在写诗。这些工人诗歌正是在“诗言志”、“有诗为证”的意义上,由工人书写自身的生活世界,以此为三亿多命运的同路人立言,为底层的生存作证。最为重要的是,这其中的佳作和许多知名诗人的作品相比毫不逊色,甚至更具有直指人心的力量。

 














再低微的骨头里也有江河



诗歌从来都有记录历史的传统,在这些工人诗歌和工人诗人身上,我们似乎又找到了另外一根历史的线头,可以看到事实的另外一面。这些诗篇汇聚在一起时,呈现出的将是一部中国工人阶级的精神史诗,一部当代中国复杂沉重转型的社会史诗,对于资本全球化的世界亦极具启示乃至警示意义。


工人阶段从来不发声的,也发不出声音


第一次,他们有了发言人


他们用诗歌讲述自己的故事


第一次


他们用诗与或许蹩脚的朗诵——诗意地表达





观影活动开场前预热拍了“星光照片”


聚集我们每个人手上微弱的光


就可以照出一条璀璨的路


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 ---- 2016年6月5日


我们共同观看了一部关于中国工人诗人的纪录片


感动之余


对自己当下生活中的苟且与远方


又有了新的理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活着就是冲天一喊:那个去哈佛讲座的矿工,确诊了尘肺
黄色周五 | 陈年喜《活着就是冲天一喊》:再低微的骨头里,也有江河
赵卡谈诗人之臧棣
我沉默的诗篇原是机器的喧哗|工人诗歌云端朗诵会
【诗歌人物】天才诗人张枣
唐明‖长诗:疯狂(十章)之3-10章--献给所有灵魂净化的诗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