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怀才不遇?那你要先学会讲故事

近日,创业大咖王小辉推出了自己的力作《你的能力,要学会用故事讲出来》。


“你的能力,为什么得不到认可?你有能力,为什么碌碌无为?你拼命表现自己的能力,为什么周围的人却对你渐行渐远?”该书策划人武亮介绍说,“这是一本让你的能力被看见的书,帮助读者通过故事思维,将自己的能力变为力量和影响力,从而让自己的才华不再被埋没。”

悬念必不可少


为了提升故事的可读性以及观赏性,讲故事的人通常都会设置一些悬念。悬念是指即读者、观众、听众对文艺作品中人物命运的遭遇,未知的情节的发展变化所持的一种急切待的心情。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表现手法,在小说、戏曲、影视等作品中,经常会设置悬念,以此来吸引广大群众的兴趣。


在讲故事的时候,人们同样会通过对剧情做悬而未决和结局难料的安排,来引起观众急于得知结果的迫切期待心理。它的作用在于有效地使听众产生注意力,并使他们尽可能长时间地保持这种注意力;悬念能够为情节发展提供指示,堪称情节发展的指路标,目的是确保整个故事紧凑而集中;悬念的设置无疑像是给听众提出了一个问题,而随着故事情节的推进和发展,讲故事的人会给出一个答案,在提问和解答的过程中,往往能很好的塑造人物、阐述主题。


悬念的设置通常分为三种形式:


1
在开头设置悬念


先在故事开头打一个“结”,这个“结”往往是整个故事的主要矛盾或者主要情节。这样一个结的存在主要是为了引起听众的关注,并且使他们迫切地产生想要了解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或者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事情。


不过对于讲故事的人来说,他们并不着急立即解开这个结,而是慢慢通过故事情节的发展来积聚能量,然后等到合适的时机(主要是指主要事件充分展开、情节达到高潮、矛盾冲突达到最激烈状态)才解开。很明显,在故事开头设置一个“结”,容易将听众的心悬起来,确保他们能够关注情节的发展,从而将注意力放在故事上。


一位著名的演唱家在参加某个电视节目时,爆料说:“我上个月参加了某电视台举办的歌唱大赛,结果在60位选手当中只取得了倒数第二名的成绩。”当这番话说出之后,听众肯定会感到好奇,凭借着得天独厚的嗓音,高超的演唱技巧,再加上在娱乐圈和歌唱界的地位,别人很难相信,他只会取得倒数第二名的成绩。所以听众很快就会对这个令人吃惊的“结”产生兴趣,并希望从接下来的故事中听到更多相关的信息,以便找出答案。


当成功吊住听众的胃口时,这位演唱家会缓缓讲述自己喉咙不舒服,然后去医院检查出患有严重的喉咙疾病,而在动手术之后,仍旧坚持出现在舞台上,献身于心爱的歌唱事业的经历。这样一来,听众只有认真倾听接下来的故事,才能够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和信息。


2
在讲述情节发展的过程中设置悬念


第二种是在讲述故事情节发展的过程中设置悬念。比如设置在故事的某个阶段或某一具体场面,作为事件整个链条中的有机组成部分,讲故事的人需要将悬念精心编织到整个情节发展的过程当中去,这样可以让故事的情节变得更加引人关注。


初中的时候,很多人都学过一篇文章《驿路梨花》,作者讲述了自己的亲身经历,一开始他讲述了自己在哀牢山中荒无人烟的丛林中赶路,正在担心无处寄宿的时候,发现了一片梨花盛开的梨树林,接着又在梨树林中发现了一个草顶泥墙的小茅屋。一行人不免产生疑问,“屋子的主人是谁”,等到发现屋子里有水、干粮、盐巴和辣子时,作者一行人的疑惑不断加重,而听众也开始产生类似的疑问,“谁会在这荒山野岭留下水和食物呢?”这样就为整个故事留下了一个悬念。


紧接着,一个白胡子老人家背着粮食来敲门,这时候,大家都以为老人家就是房子的主人,可是对方却说自己当初在树林里打猎迷失了方向,正是因为房间里的食物和水才渡过难关,老人还说粮食和水是一位叫“梨花”的哈尼族小姑娘给路人留下的。


第二天,一行人见到了一大群哈尼族小姑娘,老人准备对她们盖好房子,并留下了粮食和水的善行表示感谢。却意外得知,茅草房是一群解放军战士当年留下的,为的就是方便过路人,而梨花姑娘受到感动,此后便一直负责打理这个房子,等到梨花出嫁之后,梨花的妹妹开始接过这个任务。


至此所有的悬念才被解开,而对于听众来说,这样的故事处处设疑、若隐若现,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3
在结局设置悬念


讲故事的人不一定非要把结局说破,不一定非要给出一个确切的答案,保持故事结尾的模糊性有时候更具吸引力。听故事的人可以在故事完结之后,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尽可能对有限的信息做出更大的联想和延展。


很多故事说到最后,往往只剩下说教和铁打的结论,这样的故事基本上都流于形式,缺乏太大的价值。一个有意义的故事必须具备很好的留白,能够让听众自己找出答案,并进行思考。


有个人在谈论自己曾经遇到的一个乡村医生,多年来一直都在深山里采集和研究各种蛇药,帮助那些被毒蛇咬伤的患者,并且治愈了无数人,使他们摆脱了断肢和丧命的威胁。那一次,他(讲故事的人)准备前去拜访这个医生,却获悉对方为了配制一种新药,于是上山抓蛇,再后来,他听到的消息是医生不幸被一种剧毒的毒蛇咬伤,生命危在旦夕。


故事到这儿就讲完了,可是故事的结局却非常模糊,这位医生是不是医好了,还是说遭遇了不幸,讲故事的人呢并没有明说。虽然这个结局对于整个故事所要传达的东西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可是听众却对这样的故事非常挂怀,他们会不断思考这个故事,希望找到一些想说来找到合适的答案。


以上三种悬念的设置方式,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信息被限制住了。著名的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有一个著名的冰山理论:冰山在海面上漂浮的时候,实际上只露出了极小的一部分,其余99%隐藏在海面以下。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这个理论体现出了信息限制的原则,就是说只让信息接收的那一方接收到部分的信息,想要获得更多的信息则需要循着相关的线索深入挖掘。而悬念的设置正好达到了这样的功效,使人迫不及待地想要挖掘更多的信息来弄清楚究竟发生了什么,并借此抓住听众的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设置悬念五法
新课标高考文学作品阅读小说阅读解题指津
[转载]情节安排及其作用类题规范思路:
尺水兴波 曲折生姿
让开场白引出精彩
读梁羽生的《鸣镝风云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