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怎么解释《道德经》中“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感谢您的邀请!要解释这句话,我觉得很有必要说一说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的区别。

在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和道家其实就像是一对冤家,对各自的思想很不感冒。这源于这两派思想的价值观的不同。儒家思想强调的是加法。认为人总是要向上向善向好,从道德修养上来说,要每天修养道德提升道德水平,从个人的价值来说,最好是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做高官,得厚禄,在社会的舞台上实现人生价值。用宋代著名哲学家张载的话说,就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在学问上,讲究日积月累的学习,以提高自己。你看儒家大师荀子的书,通篇都是提倡学习的,因为他认为,只有学习才能遏制人性之恶。所以,儒家的人生是加法,越努力越好,努力的人生才是有价值的人生。

道家思想就完全不同。道家思想认为,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本来是清静无为的,而社会的发展、阶层的变化、欲望的增加,让人越来越不堪重负,认为了前途,为了高官厚禄,为了那些后来被证明是虚幻的东西,殚精竭虑,搞得太累了,一点都不逍遥。而真正的人生是做减法的,减少欲望,减少知识,减少道德的束缚,让人自由自在的,像一条鱼儿愉快滴在大海中逍遥。这才是人生的最大的快乐!

所以,我们来看老子道德经中的这句话: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翻译成现代文就是:'为学'旨在每天增进知见;'为道'重在日渐减损执著,减损再减损,直到无所造作,无所执著的境地。无所造作,无所执著,便能无入不自得,自然而为顺着自然常道,安宁无事,便能得到天下;若是生事扰民,那便无法得到天下。

老子把人生境界分成现实生活和精神生活两种,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知识越多越好,这意味着我们可以驾驭世界,这就要做加法,但是在精神生活中,也就是对道的追寻中,我们要善于做减法,要目光敏锐地盯着万事万物的自然规律,而不是被多余的东西,影响了我们的智慧和判断。可以这么说,欲望越少,智慧越大,对道的遵循越准确,对道的践行越贴近实际。

所以说,老子认为,人生还是多做些减法,要是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那么我们就太笨了!可惜天下人,总是拿无关身心逍遥的事情来束缚自己,搞得那么累,这又是何苦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道德经日课048丨人生从来不是加法而是减法
心法修心 《道德经》与市场
以儒做人,以道养生,以禅清心
背不下《道德经》,至少背下这些精华
《道德经》第四十八章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道德经启示录115:为道日损做减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