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三百多年前的“小冰期”有多可怕?因为寒冷,使得人口骤减一大半

白门连岁值饥荒,十载良人旅朔方”——《白门感述》

饥荒,是中国古代对民众生活影响最大的事件,基本上在封建时代每隔几十年就会出现一次。一般而言,最开始是因气候异常而发,随着封建时代的为官者肆意贪腐,赈灾不利。比如将朝廷拨给民间的救济粮食收归己有,一层一层的贪污下来,最后到达荒民手中的物资就没有多少了,最终只能被活活饿死。不仅如此,因气候导致的饥荒,不仅对国家内部的个人产生影响,甚至会动摇整个国家的根基。

孟子曾说过:“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君王为“舟”,百姓为“水”,表面上看上去水面平静,一旦君王统治不利,对民众的利益产生了不可挽回的侵犯,那么民众就会“揭竿而起”推翻他的统治,事实也正如此,封建时代几乎每一场农民起义都是与荒灾年份相伴而生。前面我们提到过,气候异常导致荒年出现,荒年的发展导致人民难以生活,官府赈灾不利进一步侵犯了人民的利益,最终人民不得不拿起武器,反对原有的统治者,以建立一个新的王朝来维护他们的利益。这是一条非常合理且真实存在的“链条”,由此我们就可以得出,乱世期间通常气候也是属于异常阶段的结论。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人建立到王朝,史书记载它被清朝所灭,但是在学界,从来不会将清朝的武力进攻看作是明朝灭亡的主要因素。明亡,实亡于内乱”,也就是说明朝的灭亡与国家自身的内耗息息相关,这才是这个王朝真正灭亡的原因。气候异常是明朝出现内乱的重要因素甚至可以被当成主要因素来看待。经过气候学家们的研究,明朝所在的时间节点,全球正处于“小冰期”,气候是两千多年的封建时代最为寒冷的一个阶段,“小冰期”对人类社会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因为寒冷引发了各类天灾人祸,一度导致明朝中后期到清朝建立初期,人口减少了足足一半三百多年前的“小冰期”有多可怕?因为寒冷,使得人口骤减一大半。

“小冰期”这一概念,是1939年由一位叫做由弗朗索瓦-埃米尔·马泰的气候学家提出来的,一经提出就得到了学界的广泛认可。这位气候学家研究得出,在十三、十四世纪,全球气候进入了相对温暖期,是近千年来最为温和的时期,从十六到十九世纪,世界气候又来到了一个最低点,这个最低点存在之时刚好中国处于明中后期和清朝统治时期,因此被国内学者又称作“明清小冰期”。

由于气候异常,粮食大量减产,在生产力低下的古代社会,农民不堪重负,不少人被活活饿死,他们当中有一部分人,为了求生存,只好占山为王,或者落草为寇,干起了抢劫之事,正所谓“官逼民反”,当民间出现混乱局面,政府官员却还是以损害普通百姓的生活利益为代价换取自己的利益,自然会引发民变,使得社会混乱局面进一步加深,慢慢的消耗掉了国家生存发展的根基。

除了国内的主要因素,外部因素同样不容被忽视,北方的女真一族,一直以来都是以游牧为主,不像中原地区的农民过着以农田为生的定居生活,当天气异常寒冷的时候,他们为了更好的生活环境,不得不被迫南下,这就加剧了女真人对于入主中原的意愿。

实际上,这样的情况不止发生在明清之际,早在宋明之时就已经有过前车之鉴了,宋朝末年,生活在北方草原的蒙古人,每当冬天寒冷的时候,就会骚扰宋朝边境,常年寒冷之时则会想尽一切办法进攻宋朝,目的就是为了占据中原地区,以获得温暖安定的生活环境。

“小冰期”出现,明朝国内又没有一套应对冰期影响的策略,统治者更是认知能力有限,明朝灭亡自然就成为了板上钉钉的事情,清朝人的进攻不过是给了他们最后一击罢了。倘若按照明朝中前期的国力,热兵器已经有了较大的发展,就算清朝在发展个两百年,也不可能在对明朝的战争取得彻底的胜利。

总而言之,“小冰期”危害甚大,但最大的受害者还要属普通民众,他们连最起码的生存都得不到保障,实在是令人感到可悲可叹。

参考资料:《明清小冰期:重审〈大明王朝 1566〉中的 自我奋斗与历史进程的未来意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公元1300年开始的冬天小冰河时代开始了一直持续到约1850年,欧洲人是如何在中世纪过冬:多种土豆和玉米,多吃蔬菜少吃肉、国家设立救济机构
小冰期:明朝覆灭的“天时”
东方导致明亡清兴,西方引发三十年战争,历史上的小冰期有多致命
三百年前的中国古代冬天有多冷? 明清小冰期是什么?
明清小冰期有多寒冷?北方是冰雪,南方有人冻死
太阳即将开启“冬眠”模式?小冰期即将到来,学者:或会持续30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