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知青岁月:老李在东北插队娶了农村媳妇,他说这是他最大的收获

因为毛笔字写得好,老李成了我们小区的名人,我们小区居民家的春联,百分之六十是他帮忙写的。每次写对联,纸墨都是老李买,写好了老李还挨家送。老李还多次参加过市里和省里举办的书法大赛,每次都获奖。因为老李有过下乡插队的经历,小区里的居民都称呼老李为知青书法家,也有人叫他知青老李。

老李是上海人,他的大名叫李根生,是六八届初中毕业生,曾在龙山屯插队落户生活了十二年,后来被招工当了工人,才算离开了农村,结束了下乡插队的日子。说起当年在农村下乡插队的经历,李根生很自豪,他说下乡插队锻炼了他的意志和自理能力,他在农村的收获也很大,农闲时节学会了写毛笔字,学会了写诗,还学会了干各种农活,他最大的收获是找到了一个勤劳善良、通情达理的好妻子。说起他的爱人,李根生跟我讲述了他下乡插队的那段生活经历和浪漫的爱情故事。

李根生当年插队落户的村子叫龙山屯,是吉林东部一个比较富裕的自然村,李根生当年十七岁,他是1969年3月末来到龙山屯的。当年在龙山屯第一生产小队插队落户的上海知青共十二人,六名男生六名女生,年龄都是十六七岁,他们都来自上海的同一所中学。

龙山屯很美丽,依山傍水,耕地肥沃,还有水田,在当时,龙山屯是为数不多能吃上大米的村子。来到龙山屯后,他们六名男生住在了一队队长家的那两间西厢房里,六名女知青住在了孤寡老人崔大娘家。

龙山一队的队长姓孟,叫孟繁忠,他的小儿子叫孟祥华,早就结婚单过了。孟队长老两口住三间正房,李根生他们六名男知青住的那两间西厢房就是孟队长的二儿子原来住的房子。那两间房子挺宽敞,火炕上铺着炕席,正好睡下他们六人。外屋地(厨房)有锅灶,还有一个大水缸,烧火做饭都很方便。

安顿好知青们住的地方,孟队长到公社粮站给知青们领回当月的口粮(国库供应粮),又带领知青们上山拉了几天烧柴,吃住烧的问题都解决了,知青们就算安顿下来了。休息了两天,熟悉了一下村里的情况和周边环境,李根生他们就开始参加生产劳动了。

东北的四月天气还有些寒冷,地里虽然没什么要紧的农活,可社员们都闲了一冬半春,队长也不能总让社员在家闲着啊,他就带领社员把牛圈里沤积了一冬的牛粪用尖稿刨起来,再挑到村头的场院里晾晒,提前为春耕生产做准备。把牛圈里牛粪全部挑到场院,牛圈里再垫上干土,紧接着就是往地里运送土杂肥。那年春脖子短,气温回升快,春耕连着春播,生产劳动比往年紧张了一些。

因为龙山一队的耕地都在村子周边,地势平坦再加上生产队有十头耕牛,还有四辆架子车,靠肩挑人抬的农活不多。最远的就是江北(小青江北面)那片坡地,因为江面上的便桥太窄,架子车无法通过,往地里运送土杂肥和秋收只能靠肩挑人抬了。

第一次挑着两筐土杂肥过江走便桥,李根生刚走上桥面就退了回来,桥面太窄,还有点晃悠,李根生不敢过桥。那天跟在他后面的是一名女社员,那个女社员年龄也不大,和李根生年龄差不多,她看李根生不敢过桥,就放下自己的担子,先帮着李根生把两筐土杂肥挑到对面,李根生紧跟在她后面空走了过去。

因为自己胆子小,李根生被社员们取笑了好几天,都说他一个男子汉,还不如一个小姑娘。后来,李根生才知道,帮他挑土杂肥过桥的那个女社员叫孟祥丽,是孟队长三弟弟家的孩子,她比李根生大一岁,长得很漂亮,就是没文化。

之后的日子里,孟祥丽见了李根生就跟他打招呼,有时还跟他聊几句,问他上海远不远?上海有大楼吗?还问他火车票贵不贵?每次李根生都是耐心回答。就这样一来二往,在龙山一队,除了孟队长,李根生最熟悉的社员就是孟祥丽。他对孟祥丽的感觉很好,他愿意听东北女孩讲普通话。

秋收结束后,东北农村漫长又无聊的农闲时节到来了,小队或大队偶尔召集社员们开个会,地里基本没什么农活了,知青们最大的事情就是跟社员们上山打柴,东北的冬季寒冷,必须备下足够的烧柴,不然冬天就要挨冻。还有一日三餐,也离不了烧柴。

只十来天的时间,孟队长家前院房后都垛满了烧柴,李根生他们还帮着女知青打了几天烧柴,毕竟打柴是力气活,女生们上山打柴有些吃力。

备下了足够烧柴,吃粮不用担心,知青们也和社员们一样,安心猫冬(过冬)就是了。李根生他们这六名男生都很文静,很少出去乱跑,偶尔也和社员们一起打扑克或听社员们瞎吹牛,但他们很少搭言。每天饭后,刷洗完碗筷,李根生就会蹲在厨房,用一根弯曲的筷子在地上练习写字,天天如此,每次都写半个小时以上。有时还用手指头蘸水在饭桌上写,在手背上写,他喜欢写字。李根生还有一个爱好,他喜欢古诗词,那本诗词集萃都被他翻烂了。

刚进腊月那天,吃过早饭李根生正蹲在厨房地上练字,孟队长进来了,他笑着问李根生:“根生,我弟家的两个孩子想跟你学习认字,你能教教他们吗?”“行!队长。”李根生不假思索就爽快地答应了。

孟队长说的他弟弟就是他的三弟弟,他三弟家有两个孩子,老大是女孩,就是那个帮李根生挑土杂肥过桥的孟祥丽。老二是个男孩,叫孟祥勇,十二岁,也没上过学。李根生穿上棉大衣,就跟着孟队长去了他三弟家。

因为和孟祥丽熟悉,李根生倒没觉得难为情,来到孟祥丽家,他就开始从最简单的一二三四开始,教孟祥丽姐弟俩识字。直到该吃午饭的时候,他才离开,孟祥丽的父母留他吃饭,他说啥也不在那吃。

一个腊月加上一个正月,除了队里开会和到公社学习,其他时间李根生都在教孟祥丽姐弟俩识字。两个月的时间,孟祥丽姐弟俩都学会了好几百个字,也会简单的加减法运算了。

农忙开始后,李根生就不去教孟祥丽姐弟俩学习识字了,只要有时间,他还是坚持练习写字,学习写诗。劳动间歇时间,孟祥丽经常坐在李根生身边,看李根生在地上练习写字。有时她也问李根生写的什么字,李根生都会告诉她。

转眼到了1973年春天,公社要招聘一名文书,李根生他们六名男知青都报名应聘,结果他们都没通过文化考核,公社书记说他们写的文章,就像小学生的作文一样,太没水平了。不过,公社书记特别表扬了李根生,说他写的字很好看,很整齐,就像印刷的一样。

资料图片,上海知青在延边

那年插秧前,孟队长带领社员们到小青江上游清理引水渠,加固拦水坝,为插秧做准备。搬石头时,李根生不小心划破了手指,鲜血直流,疼得李根生呲牙咧嘴的。在不远处挑土的孟祥丽看到李根生受伤了,她就跑了过来,掏出自己的花手绢,给李根生包住了伤口,还抓着他的手问疼不疼。一位女社员看到了这一幕,就跟李根生开玩笑:“根生,你摸了人家祥丽的手就得娶人家,这是咱这的规矩。今天人家祥丽把自己的手绢都包在了你手上,你可不能没良心。

听了那位女社员的话,孟祥丽捂着脸跑开了,李根生臊得满脸通红,一句话也没说出来,又忍着疼痛干活去了。

自那以后,李根生看到孟祥丽就脸红,孟祥丽看到李根生也不像以前那样自然了。春播生产结束后,孟队长让李根生和他一起去公社供销社买农具,趁着孟队长不注意,李根生偷偷买了一块花手绢,他准备送给孟祥丽,孟祥丽为他包伤口的那块手绢染上了血,李根生早就计划给孟祥丽买块新手绢了。

给孟祥丽还手绢的时候,李根生红着脸说:“祥丽姐,谢谢你那天为我包扎伤口。你那块手绢弄脏了,我给你买了一块新的。那天那位大嫂说我摸了你的手就得娶你是真的吗?龙山屯真有这样的规矩呀?

孟祥丽啥也没说,红着脸走开了。李根生还真把那位女社员的话当真了,他心里很忐忑,不知该怎么办好了。

1974年春天,石岘造纸厂招工,龙山屯有两个招工名额,李根生也想去当工人。孟祥丽听说李根生要去当工人,她在家偷偷哭了半天。结果那次招工龙山屯二队和三队各招走一人,李根生没能走。事后,孟祥丽问李根生:“你真要离开龙山屯啊?你要走的话,我就把你买的手绢还给你。”孟祥丽说完,抹着眼泪走开了。那天,李根生心里乱成了一锅粥,他从心里喜欢孟祥丽,只是他不敢说出口。还有他父母,他父母说找对象要找上海人,不能找农村的,李根生担心他父母反对。

随后,李根生给他父母写信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还说了孟祥丽用手绢给他包扎伤口的事情。他父母的态度是坚决反对,因为当时已经有知青返回了上海,还有被推荐上大学的。

1975年年末,在父母和知青们的反对下,李根生和孟祥丽领取了结婚证,他成了在龙山屯插队落户的上海知青中第一个和当地农民结婚的人。知青们都说李根生早晚会后悔的,他的父母还说以后就不认这个儿子了。

结婚后,李根生和孟祥丽临时住在了一队队部的一间房子里,大队书记答应开春就给李根生盖新房子,公社还表扬了李根生,说他用实际行动带头扎根农村一辈子。婚后的生活幸福又甜蜜,第二年他俩就有了爱的结晶,他们的儿子出生了。

到了1979年,龙山屯就剩下李根生一名上海知青了。据李根生说,当时他也很失落,很惆怅,很难过,他也偷偷哭过。好在他的爱人温柔体贴,勤劳善良,特别疼爱他,他失落的心情很快就好起来了。

1981年春天,李根生被招工到农机厂当了工人,离开了龙山屯。第三年,他的爱人也转成了非农业户口,招工到了纺织厂当了挡车工。

1996年,李根生的儿子考上了上海同济大学,大学毕业后留在了上海,在上海成家立业了。

李根生退休后,带着他爱人到上海生活了一年,他爱人不习惯上海夏季的炎热和冬季的湿冷,一年后他夫妻俩又回到了东北。回到东北后,李根生上了老年大学,学习书法和画画。他爱人闲不住,就在我们小区做保洁,一个月挣一千七百五十块钱。

老李的墨宝

目前,李根生加入了市书法家协会和诗词协会,还是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他的书画在我们这小有名气,几乎是家喻户晓。说起他的字画,李根生说他之所以能写出这样被大家认可的字,得益于他下乡插队那几年不间断地练习。说起当年插队落户的点点滴滴,李根生很激动,他说下乡插队的那几年他收获满满,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特别是在农村找到了一个勤劳善良、善解人意的好妻子,这是他人生中最大的收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永生难忘的一件事
回忆在罗山插队那几年!(7)
知青岁月:知恩图报他娶了农村姑娘,现在的田园生活人人羡慕
我知青岁月中的那些姐妹们......
有声读物 | 72年的猪,79年的羊
[老知青回忆录] 政治队长(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