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书有感 杨楠

读书有感 杨楠

首先感谢学校给大家这样一个读书交流的平台,让我们在这里共同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这段时间,我读了龙应台的《目送》和周益民的《做个书生教师》这两本书,对我来说可谓是受益匪浅。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这是龙应台《目送》中的一段。龙应台,这支亚洲最犀利的一支笔,也会有最柔软和难以言尽的时候。在此之前我读过她的《孩子,你慢慢来》、《亲爱的安德烈》,都是用尽了深沉和喜悦的笔锋,写尽了一个母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点滴惊叹和感慨。而《目送》却是思考着生与死的人生大问题,在写父亲的逝去、母亲的垂老、儿子的远离、朋友的牵挂、兄弟的携手共进的同时还写失意、失败、脆弱和放手,这是一本生死笔记,深邃、忧伤、美丽。

其实,《目送》只是这本书中的开篇。开头作者是写自己在孩子第一天上学时看着他慢慢地一步一回头地走进校门,消失在自己的视野中;再到孩子十六岁时在机场目送他离开;当孩子慢慢地不再粘着父母,不再愿意和父母齐头并进的时候,这个做母亲的人,慢慢地独自咀嚼着这份落寞,慢慢地眼前出现了另一个背影,这个背影也是落寞的。在被泪水湿润而模糊了的视线里,我们都看到了那个背影,是被长大了的我们无意时怠慢了的父母的背影。他们从不打搅我们,总是在离我们十步之遥的地方缓慢前行,是为了看我们是否安全,是确保我们在无助的时候能第一个出现在我们的面前,是在看到我们欢乐时他们也能偷着乐。是的,养儿方知父母恩。在我们目送着孩子远离了自己的视野时,才知道这样的滋味父母已经尝过了很多遍。

另一本书是周益民的《做个书生教师》。

一直以来,对教师角色与成长定位的描述、隐喻比比皆是。随着新课程的实施与推进,对教师角色与定位又有了新发展、新内涵,像反思型教师、研究型教师、学者型教师等提法更是成为主流。  面对外在的角色界定,我想每一个教师都应该有自己的角色追求和定位方向。在追求和提升面前,我选择做一名书生教师。在我眼中,书生教师是一种主动的自我定位,是一种在文化人生的思想角色定位,是自己希望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的诠释。 

喜欢做一名书生教师,源于一种浓厚的历史情结。从小喜欢阅读历史,知道很多伟大的人物最初起点是书生,最终的根也是书生。书生的情结成为中国文人文化血脉的主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书生济世情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书生凛然气节,“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挥斥方遒”的书生慷慨意气,“天下兴亡,匹无有责”的书生爱国大义,“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的书生洒脱形象,“书中自有黄金屋”的书生理想寄托……

心存一份信念,生活就多了一种期待,生命也多一份厚实,心灵也见证了一次洗礼,因为所有的行动将向它皈依。这次的阅读让我受益匪浅,我会继续保持下去,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回头便知,那藏在目送中的亲情
美文丨读《目送》有感
胡丽芬 | 你来看此花时——读目送有感
读目送有感作文300字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张宁宁
【 人生感悟 】人生是一场渐行渐远的背影目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