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刘备托孤白帝城
♣ 卞 卡
托孤,就是人临终之前,将未成年的子嗣,托付给自己最为信赖的人,嘱其多加照应,以了却一桩心愿。这事民间亦有,只是太过平常,没人去关注,更没人去记述。如果发生在宫廷,由史官记下,往往会演绎出一系列惊天动地甚至耐人寻味的历史故事。刘备白帝城托孤就是典型一例。
公元223年,刘备病逝于西蜀永安(今四川奉节东),终年63岁。病重期间,他将丞相诸葛亮和尚书令李严叫到跟前,把继承帝王之位的儿子刘禅托付给了二位。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魏纪二 文帝黄初四年》记录了这件事:“汉主病笃,命丞相亮辅太子,以尚书令李严为副,汉主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成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不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汉主又为诏敕太子曰:‘人五十不称夭,吾年已六十有余,何所复恨,但以卿兄弟为念耳。勉之,勉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可以服人。汝父德薄,不足效也。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夏,四月,癸巳,汉主殂于永安,谥曰昭烈。”
蜀汉昭烈帝刘备“白帝城托孤”,将后主刘禅连同蜀汉江山,一同交给诸葛亮照管。其实,刘备托孤时,刘禅已16岁,接近成年,按西汉诸帝过往做法,完全可以亲政。但刘备心里明白,不论是自己匡复汉室、中兴汉业的理想,还是确保西蜀基业的要求,最佳人选远非刘禅,而诸葛亮才是他真正属意的继承人。白帝城托孤,其实质结局,刘禅仅仅继承了蜀汉的名号而已。难得的是,诸葛亮始终恪守托孤时面对刘备的铮言,不曾逾越“雷池”一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扶阿斗刘禅中兴汉室。遗憾的是,在君权极度集中和强化的后世,再难体现秦汉风骨的豪迈爽朗,难以理解刘备和诸葛亮的以天下为公的大公无私。或许正如此,《三国演义》中对诸葛亮的描写与刻画有点不符其实,好像他是一个兢战不已而又忧馋畏讥之臣。这是一种偏见,不公平的。
刘备原本是个立志匡扶汉室的英雄义士,但在一路拼杀征程中,不知是实力不足,功夫不到家,还是时运不济,屡有战败记录。难能可贵的是,败而不馁,重整旗鼓再战。其百折不挠之志,深得天下认可,终得西蜀汉王之位。他在总结自己的战斗历程时曾自诩:“今指与吾水火者,曹操也。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谲,吾以忠。每与操反,事乃可我耳。”
两个营垒交恶,胜与败相互交替出现,乃兵家常事。但事实是,白帝城托孤时,刘备的蜀汉政权已处十分不利境遇。在那之前的夷陵之战,蜀汉四万中军精锐几乎全军覆没,沙摩柯部武陵蛮军一万几近全灭,黄权部江北军又投靠曹魏,再加其余部队的损失,使得蜀汉政权遭到重创,元气大伤。天有不测风云,在这重要关口,首席大将关羽和谋士马良战死,张飞遇刺,马超、黄忠病死。“桃园三结义”的刘、关、张,仅剩刘备一人,损兵折将,情势严峻,这时的蜀汉无疑成了一个烂摊子。
就在这生死存亡之秋,刘备痛定思痛,白帝城托孤,展示的智慧和谋略,正是他重拾早年情怀的高义之举。诸葛亮以匡扶蜀汉为己任,竭力扶持刘禅,始终没去占位蜀汉王朝的头把交椅,其高风亮节彪炳史册,深受后人赞佩!
一年在成都游历武侯祠时,得见这样一副楹联——
可托六尺之孤,可寄百里之命,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隐居以求其志,引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吾见其人。
历史事件往往错综复杂,加之野史、稗史杂糅其间,不同人笔下会有不同的考据和结论,需要史学家拨雾见真,尽量复原史实真相。
此联引入了刘备托孤之事,同时对诸葛亮做了客观公允的评价,似可信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刘备白帝城托孤,安排李严给诸葛亮当副手,背后的真实用意是啥?
刘备白帝城托孤给诸葛,诸葛走错一步其实就是死
刘备白帝城托孤有没有想过要杀掉孔明?
刘备已经死去,诸葛亮可能回家种地吗?答案并不意外
刘备临终托孤,给阿斗留下二份遗诏,第二份只有十个字,却是核心
刘备白帝城托孤诸葛亮有何“阴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