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黄帝内经素问》68六微旨大论诗解1《类经》张景岳23卷6天地六 六之节标本之应

《黄帝内经素问》68六微旨大论诗解1《类经》张景岳23卷6天地六

六之节标本之应

题文诗:

至天之道,至道至情,如迎浮云,莫知其极,

若视深渊,深尚可测.因天之序,盛衰时变.

六六之节,,上下有位,左右有纪.

少阳之右,阳明治之;阳明之右,太阳治之;

太阳之右,厥阴治之;厥阴之右,少阴治之;

少阴之右,太阴治之;太阴之右,少阳治之.

气之标,移光定位,正立待之,此之谓也.

少阳之上,火气治之,中见厥阴;阳明之上,

燥气治之,中见太阴;太阳之上,寒气治之,

中见少阴;厥阴之上,风气治之,中见少阳;

少阴之上,热气治之,中见太阳;太阴之上,

湿气治之,中见阳明.六气之化,上本下标,

标本中见,本标不同,气应异象.六气之来,

至与不至:至而至和,至而不至,来气不及;

未至而至,来气有余.当期为应,应则,

愆期为否,否则,逆则变生,变生则病.

六微旨大论篇第六十八

黄帝问曰:呜呼,远哉!天之道也,如迎浮云,若视深渊尚可测,迎浮云莫知其极。夫子数言谨奉天道,余闻而藏之,心私异之,不知其所谓也?愿夫子溢志尽言其事,令终不灭,久而不绝,天之道,可得闻乎?

岐伯稽首再拜对曰:明乎哉问!天之道也,此因天之序,盛衰之时也。

帝曰:愿闻天道六六之节,盛衰何也?

岐伯曰:上下有位,左右有纪。故少阳之右,阳明治之;阳明之右,太阳治之;太阳之右,厥阴治之;厥阴之右,少阴治之;少阴之右,太阴治之;太阴之右,少阳治之;此所谓气之标,盖南面而待也。故曰:因天之序,盛衰之时,移光定位,正立而待之,此之谓也。

少阳之上,火气治之,中见厥阴。

阳明之上,燥气治之,中见太阴。

太阳之上,寒气治之,中见少阴。

厥阴之上,风气治之,中见少阳。

少阴之上,热气治之,中见太阳。

太阴之上,湿气治之,中见阳明。

本标不同,气应异象。

帝曰:其有至而至,有至而不至,有至而太过,何也?

岐伯曰:至而至者和;至而不至,来气不及也;未至而至,来气有余也。

帝曰:至而不至,未至而至,如何?岐伯曰:应则顺,否则逆,逆则变生,变则病。

帝曰:善。请言其应。岐伯曰:物生其应也,气脉其应也。

帝曰:善。愿闻地理之应六节,气位,何如?岐伯曰:显明之右,君火之位也。君火之右,退行一步,相火治之,复行一步,土气治之。复行一步,金气治之。复行一步,水气治之。复行一步,木气治之。复行一步,君火治之。

相火之下,水气承之;水位之下,土气承之;土位之下,风气承之;风位之下,金气承之;金位之下,火气承之;君火之下,阴情承之。

帝曰:何也?岐伯曰: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外列盛衰;害则败乱,生化大病。

《类经》张景岳231天地六六之节标本之应

黄帝问曰呜呼远哉!天之道也,如迎浮云,若视深渊,视深渊尚可测,迎浮云莫知其极。

(此甚言天道之难穷也。疏五过论亦有此数句,详论治类十八,但彼言医道,此言天道也。)

夫子数言谨奉天道,余闻而藏之,心私异之,不知其所谓也。愿夫子溢志尽言其事,令终不灭,久而不绝,天之道可得闻乎?

岐伯稽首再拜对曰明乎哉!问天之道也。此因天之序,盛衰之时也。

(因天道之序更,所以成盛衰之时也。)

帝曰愿闻天道六六之节盛衰何也?

(六六之义,已见前第一章,此复求其盛衰之详。)

岐伯曰上下有位,左右有纪。

(此言六位之序,以明客气之盛衰也。)

故少阳之右,阳明治之;阳明之右,太阳治之;太阳之右,厥阴治之;厥阴之右,少阴治之;少阴之右,太阴治之;太阴之右,少阳治之。此所谓气之标,盖南面而待之也。

(此即天道六六之节也。三阴三阳以六气为本,六气以三阴三阳为标。然此右字,皆自南面而观以待之,所以少阳之右为阳明也。有天地六气图解,在《图翼》二卷。)

故曰因天之序,盛衰之时,移光定位,正立而待之,此之谓也。

(光,日光也。位,位次也。凡此六气之次,即因天之序也。天既有序,则气之王者为盛,气之退者为衰。然此盛衰之时,由于日光之移,日光移而后位次定。圣人之察之者,但南面正立而待之,则其时更气易,皆于日光而见之矣。故《生气通天论》曰天运当以日光明。正此移光定位之义。此数句与《八正神明论》同,详针刺类十三。)

少阳之上,火气治之,中见厥阴;

(此以下言三阴三阳,各有表里,其气相通,故各有互根之中气也。少阳之本火,故火气在上。与厥阴为表里,故中见厥阴,是以相火而兼风木之化也。此有上中下本标中气图解,在《图翼》四卷。)

阳明之上,燥气治之,中见太阴;

(阳明之本燥,故燥气在上。与太阴为表里,故中见太阴,是以燥金而兼湿土之化也。)

太阳之上,寒气治之,中见少阴;

(太阳之本寒,故寒气在上。与少阴为表里,故中见少阴,是以寒水而兼君火之化也。)

厥阴之上,风气治之,中见少阳;

(厥阴之本风,故风气在上。与少阳为表里,故中见少阳,是以风木而兼相火之化也。)

少阴之上,热气治之,中见太阳;

(少阴之本热,故热气在上。与太阳为表里,故中见太阳,是以君火而兼寒水之化也。)

太阴之上,湿气治之,中见阳明。

(太阴之本湿,故湿气在上。与阳明为表里,故中见阳明,是以湿土而兼燥金之化也。)

所谓本也。本之下,中之见也;见之下,气之标也

(所谓本也一句,与前天元纪章所云者同义。盖上之六气,为三阴三阳之本;下之三阴三阳,为六气之标,而兼见于标本之间者,是阴阳表里之相合,而互为中见之气也。其于人之应之者亦然。故足太阳、少阴二经为一合,而膀胱与肾之脉互相络也;足少阳、厥阴为二合,而胆与肝脉互相络也;足阳明、太阴为三合,而胃与脾脉互相络也;手太阳、少阴为四合,而小肠与心脉互相络也;手少阳、厥阴为五合,而三焦与心包络之脉互相络也;手阳明、太阴为六合,而大肠与肺脉互相络也。此即一表一里而阳中有阴、阴中有阳之义。)

本标不同,气应异象。

(本标不同者,若以三阴三阳言之,如太阳本寒而标阳,少阴本热而标阴也。以中见之气言之,如少阳所至为火生,而中为风;阳明所至为燥生,而中为湿;太阳所至为寒生,而中为热;厥阴所至为风生,而中为火;少阴所至为热生,而中为寒;太阴所至为湿生,而中为燥也。故岁气有寒热之非常者,诊法有脉从而病反者,病有生于本、生于标、生于中气者,治有取本而得、取标而得、取中气而得者,此皆标本之不同而气应之异象,即下文所谓物生其应、脉气其应者是也。故如瓜甜蒂苦、葱白叶青、参补芦泻、麻黄发汗、根节止汗之类,皆本标不同之象。此一段义深意圆,当与标本类诸章参悟。)

帝曰其有至而至,有至而不至,有至而太过何也?

(此下正以明气候之盛衰也。六气治岁各有其时,气至有迟早,而盛衰见矣。)岐伯曰至而至者和;至而不至,来气不及也;未至而至,来气有余也。

(时至气亦至,和平之应也,此为平岁。若时至而气不至,来气不及也。时未至而气先至,来气有余也。)

帝曰至而不至,未至而至何如?

 岐伯曰应则顺,否则逆,逆则变生,变生则病。

当期为应,愆期为否应则顺而生化之气正否则逆而胜复之变生,天地变生则万物亦病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帝内经365》--060.客气
五运与六气
《六微旨大论》及微观医学 1
@18盛衰之时:气之盛衰,至而至者和;至而不至,来气不及;未至而至,来气有余
巴山夜语中医大讲堂:吴述伤寒杂病论研究(13)标本中气上(2)
六气标本中气的分配规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