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淮南子》卷14诠言训诗解12无予无夺誉生毁随

题文诗:

有明,不忧民晦;百姓也者,穿户凿牖,

自取照焉;有财,不忧民贫,百姓也者,

伐木芟草,自取富焉.至德道者,若丘山,

嵬然不动,行者为期.直己足物,不为人赣,

用之者亦,不受其德,故宁能久.天地无予,

故无夺也;日月无德,故无怨也.德者,

必多怨;予者,必善夺.唯灭迹于,

无为而随,天地自然,唯能胜理,而为受名,

则道不用,道行,则人无位.誉生毁随,

善见怨从.利为害始,福为祸先.唯不求利,

为无害,唯不求福,为无祸.侯而求霸,

必失其侯;霸而求王,必丧其霸.国全为常,

霸王其寄;身生为常,富贵其寄.能不以,

天下伤国,而不以国,害其身者,可托天下.

不知道者,释所已有,求所未得.苦心行曲,

福至则喜,祸至则怖,神劳于谋,智遽于事,

祸福萌生,终身不悔,己之所生,乃反愁人.

不喜则忧,中未尝平.持无所监,谓之狂生.

【原文】  


  天有明,不忧民之晦也,百姓穿户凿牖,自取照焉;地有财,不忧民之贫也,百姓伐木芟草,自取富焉。至德道者若丘山,嵬然不动,行者以为期也。直己而足物,不为人赣,用之者亦不受其德,故宁而能久。天地无予也,故无夺也;日月无德也,故无怨也。喜德者必多怨,喜予者必善夺。唯灭迹于无为,而随天地自然者,唯能胜理,而为受名。名兴则道行,道行则人无位矣。故誉生则毁随之,善见则怨从之。利则为害始,福则为祸先。唯不求利者为无害,唯不求福者为无祸。侯而求霸者,必失其侯;霸而求王者,必丧其霸。故国以全为常,霸王其寄也;身以生为常,富贵其寄也。能不以天下伤其国,而不以国害其身者,为可以托天下也。

     不知道者,释其所已有,而求其所未得也。苦心愁虑以行曲,故福至则喜,祸至则怖,神劳于谋,智遽于事,祸福萌生,终身不悔,己之所生,乃反愁人。不喜则忧,中未尝平。持无所监,谓之狂生。

文】

天本有明,不忧虑百姓在黑暗中生活,而百姓也自会开门户、凿牖窗,从天上采光照亮房屋;地本有财,不忧虑百姓的贫穷,而百姓自会伐木砍草,从大地获取财物丰富生活。得道的人就像山丘、巍然不动,而行路人将它作为目标来攀登。这巍然不动的山丘只是自然而然地自给自足,它也不对人有过什么有意的施与,取用山丘财货的人也不必以为受了山的恩德而要去回报它,所以这山能安宁长久。天地也是这样不赐予,所以也就无剥夺;就像日月那样无恩施,故也不招惹怨恨。喜欢施恩的必定多怨恨,喜欢施予的必定会剥夺。

 唯有在无为中隐匿自己踪迹、顺随天地自然的人,才能理解这个道理而不爱名。名誉兴盛起来这道就行不通,道行得通则人就无须名位。所以称誉产生,这诋毁也就随之而来;善行显示,这恶恨也就跟着而至。利是害的开始,福是祸的先导;唯有不追求利的人没有害,唯有不追求福的人没有祸。是诸侯却要去谋求当霸主,就会连诸侯都保不住;是霸主却要想统治天下当天子,就会连霸主的位子都保不牢。所以国家以保全自己为长久之计,称王称霸只是一种暂时的寄托;人生也以活命为长久之计,大贵大富只是一种暂时的寄托。能够不因为拥有天下而伤害国家,能够不因为拥有国家而伤害身体,这样的人可以将天下托付给他。 

不懂“道”的人,放弃自己已拥有的,而去追求自己所没有得到的,煞费苦心玩弄智巧邪行,幸福来临就高兴,灾难临头就恐怖,策划计谋弄得疲劳不堪,事务纠缠得智困虑苦,灾祸由此产生也终身不悔,一切是自作自受,却反而埋怨人家。不是沾沾自喜,就是忧心忡忡,心里总是不平衡,行为没有原则标准,这就叫做“狂妄之徒”。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易经中的卦象、卦辞、爻辞原来是这样指导生活的
《老子》帛书版——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德经》与《道经》
这才是真正的《道德经》帛书版
老子《道德经》中75句名言及解释
中庸·处世哲学
帛书版道德经原文高明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