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我们忽视的友情教育:如何教女孩在现实生活中读懂《爱玛》

看点  “朋友”是每个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关系。然而“友情课”,尤其是女孩子间的“友情课”却最易被家长忽略。经典小说简·奥斯汀的《爱玛》或许可以作为这一课题的“教科书”。虽然主人公爱玛算不上“完美朋友”,但书中描写她善良、独立也能教会女孩子处理亲密的关系,学会适度地掌握自己的友情。


文丨吴微    编辑丨李臻





在各种情感教育中,“友情课”可能是最易于为中国家长忽略的一种,但真正出问题,往往又是最棘手的一种,尤其对女孩来说,“闺蜜”关系从青少年时代直至成年,时常会影响到她们生活的各种方面,也许多数友情是正面的、互相滋养式的连接,但有时破裂起来——尤其在青春期,在真正了解到社会轻重和行事分寸之前,伤害性可能超过成年人预估或想象的地步。

 

我最近听过一个悲伤的故事,是考进同一所美国高中的两位女生,因为学校中国人少,两人本是形影不离。但一次偶然的事情,B女孩在社交网络上议论A女孩的衣服是假名牌,A女孩在激怒之下,在社交媒体上PO出之前和B女孩议论他人的所有截屏,所谓Gossip。一时千夫所指,最终导致B精神崩溃,退学、回国,唏嘘收场。

 

女孩子的友情细腻、亲密,情绪微妙,但在成年人的世界里好像又不值一提。像上面故事里的两个女孩——悲剧发生在别人身上,我们可能批评一句“也太戏剧化了”,转头最多再跟自己孩子提点一句:要慎重交友。但交友要如何慎重?

 


就像前阵子刷屏的“江歌案”,如果不是曝光出这样惨烈的对峙,谁能判断某个朋友是“不可交”的?如果两个女孩继续在生活中发展她们的友谊,也许也会有细碎的细节,让她们最后分道扬镳,但一开始看起来,两人之间终归是颇受鼓励的好友情。

 

我在看“江歌案”的时候,我时时克制自己对真相的猜度,也并不想给任何道德判断,但我一直在想,是什么样的情绪,让江歌要自觉有监护人般的责任,要帮刘鑫处理诸多事情,直至挡刀。

 

我觉得还是友情边界问题。

 

女孩子之间太容易亲密,但这种亲密关系是中性词。在亲密关系中,女孩子能根据朋友的情感、行为双重反馈去审视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即便时有冲突发生,这也是一个不错的自我探索的过程——这也是为什么女性的共情能力往往高于男性,因为“练习”机会多多了;


但另一方面,真正可能造成伤害的,是女孩是否有辨识自己情绪和客观事实的能力,并能按照理性原则处理好即时情绪。

 

如何选择朋友,这件事说到底是孩子的自由,但如何识别情绪、反思自己,却是每一个家长都应该从小渐进地教给孩子的东西。



 

最近重看简·奥斯汀的《爱玛》,突然看出很多与青少年时代读书时完全不同的东西。


如果从友情的角度去看,爱玛真算不上一个“完美朋友”,她在性格上有许多问题:骄傲自负、充满优越感、对朋友专断、有点尖刻的洞察力、多数时候很强势,但也会在某种场合中为了迎逢而口是心非。

 

她有个最爱的朋友,一个年龄比她小、地位上比她低的女孩哈丽特,所以一心想引领她,在很多地方主导她的选择,包括恋爱,却导致哈丽特一次又一次置于错误的情感之中。

 

她和背景相似、性格迥异的简不太合得来,但总是在同一个社交圈中,有时在背后对简发出猜度和非议,虽然没引起什么风波,但也是够刻薄的。

 

还有她对简的姨妈贝茨小姐的嘲讽、对弗兰克·邱吉尔大献殷勤时的逢场做戏的态度——很多时候,爱玛是个充满缺点的富家女孩,尽管另一方面她在礼仪和头脑上,的确无可挑剔。



但另一方面,她又有着极其珍贵的品质:她的心地是善良的,虽然在错误的地方引导了哈丽特,但本质上说还是体贴的。而其中最为难得的地方在于,她足够独立,无论是在理性判断力上,还是在情感上都非常独立,而且,她能听进去公正的批评。

 

奈特利先生就是那个批评他的人,奈特利会在他嘲讽贝茨小姐后对她当面直言:“你这件事做得真不像话!”,或是在爱玛要对哈丽特施加影响时说:“爱玛,你根本算不上哈丽特·史密斯的朋友。”

 

然而当爱玛一次次修正自己的态度时,奈特利也说:“你的自负生性把你引入歧途,而你的认真精神,就会为你指明方向。”

 

什么是认真精神?我没有去比对英文原文去看原本是个什么词,但从整个故事中,你能看出,刚出场的爱玛是多少惹人讨厌的,她陷在自己逻辑和立场中的时候,有点幼稚,有点偏执,但你能看出她一直在反思,尊重事实,也以公正的心态去参考别人对同一件事不同评论,并时时审视自己的真实感觉到底是怎样的。

 

她的这种认真精神也确保她在友情的亲密关系中,并不丧失自己的边界,也并不完全妥协自己的意愿。女孩子很多时候有取悦他人、希望被他人赞美的倾向,但这种倾向在何时是适度的,以免过度到一种单方面的牺牲精神中去,这是家长需要跟女孩们探讨的课题。

 


另一个课题就是如何克服自己的自负,爱玛这个创作于200年前的人物,今天看起来仍然是一个无比真实的、可以与之对话的形象。

 

自负这个特质,非常有可能是这个时代少年人的共同画像,当自负让孩子走进一条偏狭的路上去,比如苛求朋友、高估自己的受挫感、或者在顺境中变得自私傲慢——完全需要家长事先教导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并形成思维习惯,让孩子能够时时审视自己的即时反应,辨明什么是有益的劝告,作出更适当的判断。



 

关于如何建立一段好的友情,实际上国外一直有相应的书籍去指引孩子,尤其是女孩子。在小女孩4岁以上的年龄,就有像《小马宝莉》这样的动画片,教女孩如何接纳他人,理解他人,不以自己的骄傲去挑剔别人,更好融入团队中;到了少年时,充满细腻内心世界剖析的所有简·奥斯汀著作,都营造了一种安全的体验环境,让女孩子对照自己的心灵,获得成长。

 

向今天的年轻人介绍这样一本80后心目中的经典小说,其实我的内心还是有点惶恐的。从《爱玛》诞生到现在,200年的时间里,前150年的变化可能都没有最近50年的变化巨大,有时我想,今天的孩子还能不能进入那种英国古典庄园社交活动的语境?仍然喜欢简·奥斯汀?

 

但重新看完后,我觉得那些曾动人的光芒还在,并且谈“人设”,爱玛的背景也许竟前所未有贴近今天的孩子:生活裕足、自我实现的需求远大于奋斗的需求、对自我与他人的探索超过了对任何一门独立技艺或学科的追求。

从某种故事背景上来看,《爱玛》不像是今天在孩子中间流行的那种“酷”小说,但她在200年之前,就通过爱玛和奈特利的对话告诉你:

 

一个人的风格不必成为另一个人的准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今日读书:《爱玛》
简·奥斯汀的《爱玛》:最伟大的实验小说?
评《理智与情感》和《爱玛》
简·奥斯汀经典作品《爱玛》再改编,主角竟然不是周杰伦
《爱玛》中爱玛的人物形象分析 爱玛是怎样的人
老去的是年龄,成熟的是心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