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青铜器鼎、乳钉纹四耳簋、牺尊—清华大学藝術博物馆藏文物

宝鸡石鼓山青铜器

宝鸡市石鼓山遗址,位于渭河南岸的台地上,刻有著名的“石鼓文”的十个鼓形石头相传即是唐代时出于此。20122013年,石鼓山先后发现了15座中型和小型两类西周贵族墓葬,出土了大量造型精致、风格独特、纹饰精美的青铜器。

其中最重要的两座相邻墓葬M3M4未曾经历任何盗扰,在墓向、规模和形制上均相类(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墓壁四周有熟土二层台),出土的器物种类和摆放位置也近乎相同(东壁、西壁和北壁各有多个壁龛,用于存放青铜器),甚至还同出了带有“臣辰光”铭文的青铜器,显示两座墓当有着密切的联系。M4共出土青铜礼器50件,有食器、酒器、水器等,制作年代为商代末期至西周初。M3出土31件青铜礼器,其中16件有铭文,涉及多个族徽和人名,为判断墓主增加了难度。不过,M3出土了一种名为“禁”的器物,上面放置着体量较大的一只方彝和两只大小有别的凤纹卣,3件器物上均出现了族徽“户”,很多学者相信这位“户”就是墓主。又有学者结合史料记载,认为姜姓部族起源于宝鸡地区,而墓中出土高领袋足鬲被认为是姜姓羌族文化的典型器物,故以此判断M3墓主“户”的族属当是姜戎。先秦时,南方和东方的少数民族分别被称为蛮、夷,西方和北方的少数民族分别被称为戎、狄。周人灭商前,姬姓周人常与之通婚的申人,即源自西方的姜戎。古公亶父的正妃,也就是周文王的祖母,被称为“太姜”,《诗经·大雅·文王之什·绵》曰:“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爰及姜女,聿来胥宇。”

本展所选三件青铜器,2-5)出土于M3,乳钉纹四耳簋(2-6)和牺尊(2-7)出土于M4鼎,口微敛,折沿,直立耳,器底分裆,具有西周早期鬲鼎的特征,内壁铸铭文“”(释为“正”)字。乳钉纹四耳簋厚重大方,线条上直曲结合,造型奇特,簋身周布尖凸的乳钉形装饰,四只簋耳呈十字形分布,簋耳正面、侧面以及背面则分别饰有形态各异的牛头造型。造型相似的牺尊出有两件,唯大小有别,似鹿似羊,身体两侧有翼状纹饰,体现出其所具备的神兽特征。“物”这个字,在《左传》里出现670次,意义也不一,但在不少场合它都表示神物,或“牺牲之物”,也就是能助巫觋通天地的动物。而以动物祭祀,在古代被视为是实现天地神人交通的一种具体方式。

牺尊线描图

备注:乳钉纹四耳簋(2-6)展出日期为10月8日—12月17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历史宝鸡:石鼓山墓葬的主人到底是谁
鼎是如何分类的,不同造型的鼎用途有何区别?
带你了解“青铜鼎”的故事
吉金重宝:宝鸡中国青铜器博物院
周邦肇作——陕西宝鸡出土商周青铜器精华
呦呦鹿鸣,周野之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