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伤寒
第199条 阳明病,无汗,小便不利,而心中懊憹者,身必发黄。“阳明病,无汗”,便知是阳明中寒(这个在上面已经讲过了)。 阳明中寒,中虚不运。阳明无力降下,太阴即陷下不升而为湿邪所困。 湿困中焦,肝木被湿气郁滞不得疏泄,水道即不通畅,故“小便不利。” 湿气郁滞肝木,郁久即会化热,湿热丛生。湿热之气上冲胸膈,故“心中懊憹。” 因“无汗”及“小便不利”,湿热之气无从外出,郁滞于内,溢于肌肤,故为“发黄。” 
第200条 阳明病,被火,额上微汗出,小便不利者,必发黄。”本条是紧紧承接199条来的。 199条说“阳明病,无汗...”。本条的“阳明病,被火”中的“被火”,就是针对199条的“无汗”来的。 “被火”的意思就是要用火法取汗。就是因为199条的“无汗”,而后用“被火”之法后,才有“额上微汗出。” 有强发汗之意。 其机理就是通过外来的“火热”,增强了已经微弱的阳明经经气之热。 但外来阳火之气,总归不能使阳明经经气达到热盛状态,故“微汗出。” 阳明经无汗出,本是中焦虚弱,阳明不交太阴,足太阴脾土为湿所困,湿气又郁滞木气,木不疏泄水道,故“小便不利。” 湿郁木气,郁久化热,湿热遂生。无汗出又小便不利,湿热郁于内不得外泄,溢于肌肤,故“必发黄。” 
第201条 阳明病,脉浮而紧者,必潮热,发作有时。但浮者,必盗汗。” 本条还是承接着上面的“阳明中寒”的条文来的。 为什么这样说呢? 若不是阳明中寒,那就必是阳明中风。 如果是阳明中风,那就是阳明经热盛,是必有汗出的。 本条的阳明病,又有“脉浮而紧”。“脉浮而紧”,即是还有太阳伤寒的寒邪束表。虽然是阳明中寒,但是阳明经经气上逆不降的情况还是存在的。在阳明经经气上逆不降的情况下,又有表气不解,阳明经经气郁而化热情况就比较加强了,这个里热有表气的束缚不得通达于外。尽管如此,阳明经经气之热度还是没有阳明中风的情况那么严重,所以就没有汗出的情况。只有到每天的申酉时(下午3_9点时间段),阳明燥金之气旺的时候其热才有外发之势,但也仅仅是“潮热”,也没有汗出。 每到一天的下午3-9时,阳明经经气借助申酉时阳明燥金之气旺盛时才会跃跃外发“潮热”,就是“发作有时”了。 “但脉浮者”,是指脉象浮越于上。什么情况下脉象浮越于上? 阴不涵阳时。 阳明病日久,必阴液亏虚。 所谓“盗汗”,即是指在睡眠时有汗出。人在不睡眠时,阳气本是在外。本应有汗出,但阳明经经气减弱,故没有汗出。 人在睡眠时,阳气本是要入于里(阴)的,无奈阴液不足,阳气无所依附,必游荡于外,故有“盗汗。” 
    立春,凡事必先“立”而后生。包括天地宇宙,包括天地间万物万事。凡事、物非“立”不成。 天地间,阳为大主,无阳则天地不立。 阳,即高高在上之太阳。位于“天”之上。 “二”,上为天下为地。“丷”,即是孔子的左手上指天、右手指地,为天地之气的左升右降。 整体的意思就是:天地间,只有在太阳的主宰、运行下,才有了阴与阳有规律的相对运动,才有了丰富多彩的自然界。大自然就“立”了起来。 万物万事也就“立”了起来。 立春,即是“春”开始“立”起来了。 “立春”又是怎么回事? “春”刚立,阳(日)尚在最低处,类似“初九”。 “初九”,是“潜龙在渊,”,有“潜龙勿用”之说。 “阳”刚刚萌动,势力太弱,要好生养护,以期壮大。 “立春”时节,人体同样是初阳萌动的。人体要养护这初生之阳,就不能在立春时节,过于妄动。要做到“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赏而勿罚,...” 所谓的“一年之计在于春”,是指在“立春”日,更要静而勿动,赏而勿罚,生而勿杀等等。 这样才能养护好初生之阳,初生之阳才能正常壮大起来。 
第202条 :“阳明病,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者,此必衄” 此条还是承接着上条阳明中寒的说辞来的。 阳明中寒,阳明经经气无力降下。阳明不降,肺气也不得降下,少阳胆经相火不降。 况,肺金之气不得降下,不能克制少阳木火之气,少阳相火之气越发上越,相火上逆灼伤津液,故有“口燥。” “口燥”,故欲“漱口水。” 阳明中寒,中虚不运,故饮水“不欲咽下。” 阳明中寒,阳明经经气并不是热盛,无力蒸腾津液为汗外出(无汗出),上逆之少阳相火不得由汗出而泻,致反侮肺金(木火刑金),肺经热盛因不得肃降而从其窍(鼻)随血而出。 故“此衄。”本条还应该有上一条的“脉浮而紧”的病机。
留个题目:为什么说桂枝汤为诸方之首?
经曰“故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筋骨,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生半死也。” 六淫之气,首犯皮毛而入,然后由表及里,由腑及脏。 这就是说,“皮毛”是机体的第一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如果能够抵御六淫之气的侵袭,就不会用到伤寒论中的各桂枝变方,就不会用到各麻黄变方,就不会用到各承气类,就不会用到各柴胡类,更不会用到各附子类等等。 桂枝汤之所以为群方之首,就是他能够调和营卫,使营卫之气同时得以加强,并同时得以平衡。由此,皮毛肌腠密固,不能轻易为六淫邪气所伤,怎么会用到各麻、桂变方、各柴胡方、各承气、各陷胸、各附子方等等方呢? 故桂枝汤有“群方之首”的美名。
第203条 :阳明病,本自汗出,医更重发汗,病已差,尚微烦不了了者,此大便必硬故也。以亡津液。胃中干燥,故令大便硬。当问其小便日几行,若本小便日三四行,今日再行,故知大便不久出。今小便数少,以津液当还胃中,故知不久必大便也。” 这一条,看起来比较繁琐,其实也是比较简单,阳明病,一般认为是阳明经热盛,胃气上逆不降,相火不降反外泄,故有“汗出”,这就是条纹里说的“本自汗出。” 医没有辩明是阳明经经气热盛之“汗出”,反认为是太阳中风之“自汗出”,误用桂枝汤更发汗。这便是“医更重发汗”的缘由。 “病已差”,是说因为“更发汗”,通过汗出,把阳明经经气之热盛,发泄出来一些,阳明病相对地减轻了些症状。 但并不是真正的好了,并且汗过后阳明经经气热盛之证旋即恢复,故有“尚微烦不了了者。” “此大便必硬故也”,与下文的“以亡津液,胃中干燥”,为倒装句。是说,因为“本自汗出”,又“更重发汗”,汗出太过,伤及津液,致胃家津液耗伤干燥,故“必大便硬。” 问小便的情况,是从日行小便的次数来判断大便的情况。 如果是本来日小便次数是三四次,今反而只有二次了,就知道大便硬的情况不久就会改变,不久就不会硬了。 此即“今小便数少,以津液当还胃中” 。为什么说“小便数少,津液当还胃中”? 小便数多,为肾气虚寒,不能蒸腾水气。同时,肾气虚寒,脾土无以温化,不能运化水湿,脾不能为胃行其阴液,故有“小便数多”而“胃中干燥。” “今小便数少”必是肾气复常,肾气能够蒸腾水气,能够温煦脾土,水气被蒸腾气化,必“小便数少”。脾土被温煦,脾土必为胃行其津液,胃中不燥,故“不久必大便。” 
第204条  :伤寒,呕多,虽有阳明证,不可攻之。” 本条的句首是“伤寒”,并不和阳明篇中其他条文句首的“阳明病”一样。这是要说明本条并不是阳明病,但却出现了“阳明病”的证。即“虽有阳明证”之谓。 本条的“伤寒”二字,是要与“阳明病”做区别的。为何“呕多”? 胃气上逆是“呕”的病机。但本条句首的“伤寒”,已经说明了本条不是阳明病,也就是说,本条胃气上逆的“呕多”,并不是阳明病形成的。 那是什么情况形成了胃气上逆的“呕多”呢? 少阳相火之气上逆不降,横克胃土,是胃气上逆不降“呕多”的不二原因。 为什么这样说?或曰:中气虚弱也可能致“呕多”呀? 为什么说少阳相火之气上逆不降是此胃气上逆不降的“呕多呢?” 这就要看“虽有阳明证”这句话了。阳明证何为? 汗出、口渴、不大便等都与阳明证类似。 “虽有阳明证”,即是说“虽然有汗出、口渴、不大便等。” 这个“口渴、汗出、不大便等”阳明病证,正是因少阳相火之气上逆不降,相火外泄,横克胃土,所以才出现了“呕多,汗出、口渴、不大便”等证。若不是少阳相火之气上逆不降引起,是不会出现“口渴、汗出、不大便的”,仅仅是“呕恶”罢了。 哪有为什么“不可攻之”? 说白了,这个“阳明证”,并不是阳明腑实证。 相反,因为少阳相火不降,胃土无以温煦,可能会形成胃气虚寒的病机,妄用苦寒攻下,岂不更伤胃气? 
第205条 阳明病,心下硬满者,不可攻之,攻之利遂不止者死,利止者愈。” 其实,最近讲的几条都是“阳明中寒”证。 阳明中寒,也即阳明胃腑病寒。阳明胃腑病寒,则中气虚寒,且不惟阳明胃腑病寒,太阴脾土同样病寒。 中焦虚寒,则湿不得运化,寒湿即凝滞于中焦(心下),寒湿凝滞气机不通,故而有“心下硬痛。” 中焦虚寒,自然不可攻之。若攻之,中焦即会更加虚寒,更加无力运化水湿,就会出现清气下陷而为“利下不止。” “若利下不止”,就会使中气衰亡的局面,故而“利下不止者死。” 若“利止”,为中阳恢复,中阳回复,故“愈。” 
第206条 “阳明病,面合赤色,不了攻之。必发热,色黄,小便不利。” 理解本条,还是要承接上条来理解的。 承接什么?承接那个“阳明中寒。” 本条的阳明病,还是“阳明中寒”的病机。 阳明中寒,中焦之气也即虚寒,中枢运转无力,在上之阳火即不能被下归收藏。阳热浮于上,不能被阳明降下,郁于上“面”(阳明经在面的穴位最多),故有“面合赤色”(即面全赤)。 阳热不降,中土便无阳热温煦,更致中焦虚寒。中焦更致虚寒,故“不可攻之”,因攻之又更虚寒,恐中气绝也。 “必发热”,是说“若攻之,必发热。” 若攻之,致中气更虚更寒,运转甚微,阳热更浮于外,故“必发热。” 中气更虚更寒,脾土清气更不升而陷,即为湿气所困。湿气郁滞中焦,肝木即被郁滞不疏水道,故“小便不利”。 湿气郁滞中焦,无汗又小便不利,郁久化热,溢于肌肤,故“发黄。” 
207条 阳明病,不吐不下,心烦者,可与调胃承气汤。” 这一条,看似简单。难在怎样理解“不吐不下。” 这一条还是要承接上面几条“阳明中寒”的病机来。 这样的话,就可以这样理解本条了。 阳明病中寒,中焦虚寒运转无力,仅仅是在上之阳热不能被降下,没有形成腑实证,故不用用“吐”或“下”法。即是条文里的“不吐不下。” 因为没有“实”邪,所以可以“不吐不下”。 至于“心烦者”,就自然好理解了。首先,中焦虚寒,运转无力,在上之阳热之气郁于阳明经致热盛之经气不降,也即胃气不降。 胃气不降,心火无以下达,郁于心中,故“心烦。” 胃气不降,热盛之胃气上冲,扰乱心神,也可导致“心烦。” 究之原因,唯中焦虚寒,胃经经气热盛不降。 故用调胃承气汤。 大黄用清酒洗,走上焦,发散其性,唯留其味,而专于通降。炙甘草,因中焦虚寒故。芒硝通降泻热。全方立足中焦之虚,专于通降在上之阳热。 没用厚朴枳实,更印证腑无实邪。 这样,在上之阳明经热盛之气得以降下,使胃气恢复正常的通降功能,此即为“调胃承气”的意义。 
第208条“阳明病,脉实,虽有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濈然汗而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气汤主之。若汗多,微发热恶寒者,外未解也,其热不潮,未可与承气汤。若腹大满不通者,可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勿令大泄下。” 纵观全条,可以看出此“阳明病”,是有胃家热实的病机的。 胃家热实,里热蒸腾津液外泄,故有“汗出”。胃家热实已是里证,故“不恶寒。” 胃家热实,中土之气雍滞不运,诸经气亦随之雍滞不畅,故有“身重。” 胃家热实,胃气不降,肺气亦即不能敛降,失其宣肃之功,故有“短气、喘。” 胃家热实,胃气不降,胃肠雍滞,腑气不通,故有“腹满。” 更有“潮热者”,说明胃家热实更重,出现了“胃家实”的情况了。“潮热”正是“胃家实”又在“申酉时”胃气旺时,雍滞于“胃家”的“热实”之物,不能及时排出,致里热更盛,蒸腾于机体而令身热的现象。 此种情况,基本没有了“表证”(纯属里证),又出现了“胃家实”的情况,是可以“攻里”的。 “手足濈然而汗出者”,是因为中土燥热已极故,迫津外出故也。(手足之气是来源于中土的) 燥热已极,必大伤津液,大便因硬。故用“大承气汤”急下存阴。 “若汗多,微发热恶寒者”,说明是既有表证,又有里热的情况。 有恶寒,必有表证。“其热不潮”,必是里热不是很重,并且没有造成“胃家实。” 既有表证,又没有“胃家实”,故有“未可与承气汤”(指大承气汤),“若腹大满不通者,可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勿令大泄下”,是说“在既有表证又没有胃家实的情况下,虽有腹满不通者,只能用小承气汤,清清胃热,通通滞气,使胃气变得平和一些即可。” 在胃家没有大实的情况下,不能用大承气汤大下之,以免伤及中气。
第209条 “阳明病,潮热,大便微硬者,可与大承气汤,不硬者,不可与之。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少与小承气汤,汤入腹中,转矢气者,此有燥屎也,乃可攻之。若不转矢气者,此但初头硬,后必溏,不可攻之,攻之必胀满不能食也。欲饮水者,与之则哕,其后发热者,必大便复硬而少也,以小承气汤和之,不转矢气者,慎不可攻也。” 阳明腑实证出现潮热、大便硬或微硬,是其必然。大承气汤为阳明腑实证而设,是急下存阴的方法,也是必然。 大便不硬,很明显是说还没有形成阳明腑实证,那就没有必要用急下存阴的方法了,自然也是必然的。 “若六七日不大便,恐有燥屎”是说:阳明病继续往下传经至六七日后,已经是手阳明燥金之气主令了,是应该有“燥屎”的。但为了慎重,又提出了鉴别有无“燥屎”的一个方法,就是:少与小承气汤试之。 如果服用了小承气汤后,出现肠鸣排气的现象时,就说明有燥屎,有燥屎才可以“攻之”的。 若“不转矢气”,即没有出现肠鸣排气的情况,并且大便出现开头硬后溏薄的情况,就不是胃家热实造成的“六七日不大便”,而是由于脾土虚弱不能运化无力排泄造成的。这种由中土虚弱造成的“六七日不大便”,假若再误用“大承气汤”攻之,就会更伤中土之气,出现“胀满不能食”的情况了。 可见医圣在临床中,辩证是非常细致的,也是示后人以方法。 “欲饮水者,与之则哕,其后发热者,必大便复硬而少也”,是说:阳明腑实证,用大小承气在“燥屎”得下后,阳明热盛又起(因津液尚未及时恢复,阴不制阳故),故欲饮水。 阳明热盛又起,胃气遂致上逆不降,饮热水则以热犯热,故出现“哕。” 阳明热盛又起,里热蒸腾于外,故有“其后发热。” 阳明热盛又起,津液恢复不及又被耗伤,肠道津枯,故虽燥屎已去,旋即又致“燥屎”出现,故有“必大便复硬而少” 此时虽“必大便复硬”,但还是要“以小承气汤和之”,若“不转矢气者”,还是“慎不可攻也。” 谨慎而又谨慎。
第210条 “夫实则澹语,虚则郑声。郑声者,重语也” 这里的“实”即是指阳明腑实证。阳明腑实,胃气燥热结实,胃气不能通降,心火也即不能通降于下,扰乱心神,是故“澹语。” “虚则郑声”的虚,即是与前面说的“实”相对。 既然“实”为阳明燥热实结,“虚”定为阳明虚寒。 阳明虚寒,虽说可以由外寒侵袭所为,但必定是心火不及在先。否则,阳明不会被外寒侵袭的。正所谓“正气内存,邪不可干。” 阳明虚寒,其根本是心火不及,致胃气无以所养故。 心火不及,心神暗淡,神思混沌不清。 郑声者,重(chong)语则。 心阳不及,正所谓“主不明”,是故言语重复无序也。 本条是想从声音言语来判断阳明是热实还是虚寒的。
210条的下半句 “直视、澹语、喘满者死,下利者也死。” 这句话里,出现了“直视”,这就说明与肝经的关系是必然的了。 从这个角度,结合上半句的“夫实则澹语”分析,应该是阳明病热盛腑结日久,不但是津液亏耗严重,而且是阳明经经气长时间不能够降下入肾,从而使肾中之精气日益衰竭。肾中之精气衰竭,肝木升发疏泄即失其根本,遂化生“风”起,风动筋收,目系挛紧,故有“直视。” 所谓“澹语”之因已于上半句讲明了。在此又讲“澹语”,属强调阳明腑实热结重的程度。 阳明热盛腑实越重,胃气越不能降下,太阴脾土即越不能升清。这样里出现了中焦脾胃严重失调的局面,也即中气大亏。 中气大亏,即不能化生肺金之气,肺金失养,是故“喘。”太阴脾土不能升清化湿,脾气郁滞不运,是故“腹满。” 太阴脾土不能升清,清气下陷,是故“下利。” 中焦脾胃中枢失和,上下不能相交反而相互背离,四维即不能正常运转。中焦失和越重,喘满越重、下利越重。是故“喘满者死,下利者死。” 此处所说的“死”,是指病已很重,治疗起来非常困难的意思。 
第211条 “发汗多,若重发汗者,亡其阳,澹语脉短者死。脉自和者不死。” 这一条的前面省略了“阳明病。” 阳明病热盛腑实,胃气上逆不降,在上之阳火之气不得降下,少阳相火外泄,故有“发汗多。” 在阳明病发汗多的基础上,“若重发汗”,在上之阳气随汗外越而溃散,故有“亡其阳”之虞。 况“重发汗”更致胃燥,更致心火不得降下,心神被扰,故有“澹语。” “亡其阳”则阳弱,阳弱则脉无力鼓动而现“脉短”。 “脉短者”即首位缩短,也即寸尺均无,仅现关脉。 寸脉主心肺,尺脉主肾气。在上之心肺之阳随汗而脱,故“寸脉无”,在下之肾因不得胃气下归之阳,而肾精虚无,故“尺脉无。” 同时,因重发汗致津液大亏,共致阴阳大虚。故曰“死。” “其脉自和”是说,脉气得阴阳之气润养,是阴阳恢复之象,故曰“不死。” 
第212条 只讲第一句 “伤寒,若吐、若下后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余日,日晡所发潮热,不恶寒,独语如见鬼壮。” 病伤寒,用吐法、下法后,造成津液耗伤,胃阴大亏,致胃燥热起,形成阳明腑实证,故有大便“不解。” “不大便五六日”正好是手阳明大肠燥金之气主令,即阳明燥结更甚。里有实结,既有“日晡潮热”出现。 阳明燥金主令的时间段,胃之阳热上逆不降,少阳相火随之外泄,故“不恶寒。” 从“不大便五六日”一直到“十余日”,也即“上至十余日”,是阳明腑实越来越重的一个过程,都会出现“日晡潮热”。至“十余日”时,正好是手少阴君火之气主令。少阴君火由于阳明热盛不得降下,郁于胸中,耗伤心阴,阳神无以藏,扰动不休,故“独语”如说鬼话。也即“如见鬼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刘渡舟伤寒论讲稿-搜狗网页
赵永山伤寒讲义•阳明病相关辩证论治
厥阴病
《类方讲伤寒》--理中类方之一
地平线老师讲太阴病提纲
第67 讲 辨呕吐、辨预后、厥阴病篇小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