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执业考前冲刺-- 中医妇科学(一)

中医妇科学

1.子处是指:女子胞。

2.子脏是指:女子胞。

3.血室是指:子宫。

4.女子胞是指:子宫。

5.子脏又称:女子胞。

6.男女之外生殖器称:阴器。

7.胞宫通过胞脉直接与哪个脏腑相联系:心。

8.胞宫通过胞络直接与哪个脏腑相联系:肾。

9.子门的功能是:排出月经和娩出胎儿的关口。

10.子户的功能是:排出月经和娩出胎儿的关口。

11.阴道的功能是:娩出胎儿和排出月经的通道、排出带下和恶露的通道、合阴阳,禁闭子精的处所、防御外邪的处所。

12.子肠的功能是:娩出胎儿和排出月经的通道、排出带下和恶露的通道、合阴阳,禁闭子精的处所、防御外邪的处所。

13.玉门的功能是:生育胎儿,排出月经的关口、排出带下,恶露的关口、合阴阳的出入口、防止外邪入侵的关口。

14.阴户的功能是:生育胎儿,排出月经的关口、排出带下,恶露的关口、合阴阳的出入口、防止外邪入侵的关口。

15.关于阴户的功能,下列哪项是错误的:合阴阳的通道。

16.关于四边的功能,下列哪项是错误的:合阴阳的通道。

17.“主胞胎”的经络是:任脉。

18.“主月经”的经络是:冲脉。

19.称“阴脉之海”的经络是:任脉。

20.称“阳脉之海”的经络是:督脉。

21.“隶于阳明”的经络是:冲脉。

22.能“约束诸经”的经络是:带脉。

23.终生不来月经而能受孕者称:暗经。

24.身体无病月经一年一行者称:避年。

25.身体无病月经三月一行者称:居经。

26.受孕初期仍按月行少量月经而无损于胎儿者称:激经。

27.称“十二经脉之海”的是:冲脉。

28.称“血海”是:冲脉。

29.正常妊娠脉是:滑疾流利。

30.正常临产脉是:浮数散乱。

31.末次月经为327日的预产期是:次年14日。

32.末次月经为阴历227日的预产期是:当年1211日。

33.妊娠八九个月时,或腹中痛,痛定仍然如常者,称:试胎。

34.妊娠月数已足,腹痛或作或止,腰不痛者,称:弄胎。

35.人工流产后阴道排出的血液称:恶露。

36.足月分娩后阴道排出的血液称:恶露。

37.妊娠期的生理特点是:阴血偏虚,阳气偏亢。

38.新产后的生理特点是:阴血骤虚,阳气易浮。

39.与热邪关系密切的病证是:经行吐衄。

40.与湿邪关系密切的病证是:带下病。

41.淫邪因素常导致:血分病变。

42.妇女情志变化常引起:气分病变。

43.血虚月经后期的治法是:补血调经。

44.血虚月经过少的治法是:补血调经。

45.痰湿型闭经的最佳选方是:苍附导痰汤。

46.痰湿型月经过少的最佳选方是:苍附导痰汤。

47.气虚月经先期的首选方是:补中益气汤。

48.气虚月经过多的首选方是:举元煎。

49.月经先期的常见证型是:气虚、血热。

50.月经过多的常见证型是:气虚、血热、血瘀。

51.血热月经先期的首选方是:清经散。

52.血热月经过多的首选方是:保阴煎。

53.血虚月经后期的首选方是:大补元煎。

54.血虚月经过少的首选方是:滋血汤。

55.气滞月经后期的首选方是:乌药汤。

56.肝郁月经先后无定期的首选方是:逍遥散。

57.肾虚月经过少的主证是:月经量少,色黯质稀。

58.血虚月经过少的主证是:月经量少,色淡无块。

59.血瘀月经过少的主证是:经行量少,色紫黑,有血块。

60.痰湿月经过少的主证是:月经量少,色淡红,质粘腻。

61.月经量少,色黯质稀,腰脊酸软,头晕耳鸣,足跟痛,治疗应首选:归肾丸。

62.月经量少,色淡无块,头晕眼花,心悸怔忡,小腹空坠,治疗应首选:滋血汤。

63.月经量少,色淡红,质粘腻,形体肥胖,胸闷呕恶,治疗应首选:苍附导痰汤。

64.月经量少,色紫黑,有血块,小腹胀痛拒按,血块排出后腹痛减轻,治疗应首选:桃红四物汤。

65.月经量少,色黯质稀,腰脊酸软,头晕耳鸣,正确的治法是:补肾养血调经。

66.月经量少,色紫黑,有血块,小腹胀痛拒按,正确的治法是:活血化瘀调经。

67.血虚型月经过少的正确治法是:养血调经。

68.痰湿型月经过少的正确治法是:化痰燥湿调经。

69.月经淋漓十余日,量少,色黯有块,小腹疼痛拒按,舌紫黯,脉弦涩。中医辨证为:气滞血瘀。

70.月经淋漓十余日,量少,色红,质稠,咽干口燥,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中医辨证为:阴虚内热。

71.月经淋漓十余日,量少,色红,质稠,五心烦热,潮热颧红,正确的治法是:养阴清热止血。

72.月经淋漓十余日,量少,色黯,有血块,小腹疼痛拒按,正确的治法是:活血祛瘀止血。

73.治疗血瘀型经期延长应首选:桃红四物汤合失笑散。74.治疗阴虚血热型经期延长应首选:两地汤合二至丸。75.经间期出血,量少,色红,无血块,无腹痛,头晕耳鸣,腰膝酸软,舌红,脉细数。中医辨证为:肾阴虚。

76.经间期出血,量少,色紫黑,有血块,少腹胀痛,胸闷烦躁,舌有瘀点,脉细弦。中医辨证为:血瘀。

77.经间期出血,量少,色红,质粘腻,无血块,神疲乏力,胸闷烦躁,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细弦。中医辨证为:湿热。

78.经间期出血,色紫黑,有血块,少腹剌痛,胸闷烦躁,舌有瘀点,脉细涩。中医辨证为:血瘀。

79.湿热型经间期出血的首选方剂是:清肝止淋汤。

80.血瘀型经间期出血的首选方剂是:逐瘀止血汤。

81.肾阴虚型经间期出血的首选方剂是:两地汤合二至丸。

82.经期小腹冷痛,喜温喜按,经量少,色黯淡,腰膝酸软,中医辨证为:阳虚内寒。

83.经后小腹隐痛,阴部空坠,喜按,月经量少,色淡,质稀,中医辨证为:气血虚弱。

84.经前小腹冷痛,拒按,得热痛减,经量少,色紫黯,有血块,中医辨证为:寒湿凝滞。

85.经前小腹灼痛拒按,伴腰骶胀痛,经色黯红,质稠,有血块,中医辨证为:湿热下注。

86.经期小腹绵绵作痛,腰部酸胀,经色黯淡,量少,质稀,头晕耳鸣,中医辨证为:肝肾虚损。

87.经后小腹隐痛,阴部空坠,月经量少,色淡,质稀,神疲乏力,中医辨证为:气血虚弱。

88.治疗寒湿凝滞型痛经的最佳方剂是:少腹逐瘀汤。

89.治疗湿热下注型痛经的最佳方剂是:清热调经汤。

90.治疗气滞血瘀型痛经的最佳方剂是:膈下逐瘀汤。

91.治疗肝肾虚损型痛经的最佳方剂是:调肝汤。

92.治疗气血虚弱型痛经的最佳方剂是:圣愈汤。

93.治疗阴虚内寒型痛经的最佳方剂是:金匮温经汤。

94.月经停闭,体质虚弱,腰膝酸软,头晕耳鸣,中医辨证为:肝肾不足。

95.月经停闭,头晕眼花,心悸气短,神疲肢倦,中医辨证为:气血虚弱。

96.月经停闭,形体肥胖,胸胁满闷,呕恶痰多,中医辨证为:痰湿阻滞。

97.月经停闭,烦躁易怒,胸胁胀满,少腹胀痛,中医辨证为:气滞血瘀。

98.月经停闭,五心烦热,两颧潮红,咳嗽盗汗,中医辨证为:阴虚血燥。

99.月经停闭,体质虚弱,腰膝酸软,头晕耳鸣,中医辨证为:肝肾不足。

100.治疗肝肾不足型闭经的首选方剂是:归肾丸。

101.治疗阴虚血燥型闭经的首选方剂是:加减一阴煎。

102.月经停闭,精神抑郁,胸胁胀满,少腹胀痛,治疗首选方剂是:血府逐瘀汤。

103.月经停闭,形体肥胖,神疲肢倦,呕恶痰多,治疗首选方剂是:苍附导痰汤。

104.月经停闭,五心烦热,两颧潮红,潮热咳嗽,治疗首选方剂是:加减一阴煎。

105.选方剂是:人参养荣汤。

106.月经20~60天一行,量时多时少,带经月余,其正确的诊断是:崩漏。

107.月经24天一行,量多如注,有大血块,7天干净,其正确的诊断是:月经过多。

108.经来无期,量多如崩,色淡质稀,畏寒肢冷,小便清长,中医辨证为:肾阳虚。

109.经乱无期,时下时止,或崩中下血,或淋漓不断,色紫黑,有血块,小腹疼痛,中医辨证为:血瘀。

110.经血非时而下,量多势急,色鲜红,质稠,心烦潮热,苔薄黄,脉细数。中医辨证为:虚热。

111.经血非时而下,量多势急,色深红,质稠,口渴烦热,苔黄,脉洪数。中医辨证为:实热。

112.经乱无期,崩中继而淋漓,色淡质稀,气短神疲,面浮肢肿,中医辨证为:脾虚。

113.经乱无期,淋漓不尽或量多。色鲜红,质稠,头晕耳鸣,腰膝酸软,中医辨证为:肾阴虚。

114.治疗实热型崩漏的首选方剂是:清热固经汤。

115.治疗血瘀型崩漏的首选方剂是:四物汤合失笑散。

116.经乱无期,量多如崩,色淡质稀,手足不温,气短神疲,纳呆食少,治疗最佳方剂是:固本止崩汤。

117.经乱无期,量多继而淋漓,色鲜红,质稠,五心烦热,溲黄便干,治疗最佳方剂是:保阴煎。

118.治疗肾阴虚型崩漏的首选方剂是:左归丸合二至丸。

119.治疗肾阳虚型崩漏的首选方剂是:右归丸。

120.痛泻要方用治哪种证型的经行泄泻:脾虚肝旺。

121.参苓白术散用治哪种证型的经行泄泻:脾虚。

122.经期大便泄泻,天亮前即泻,腰膝酸软,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迟,中医辨证为:肾虚。

123.经期大便溏泻,脘腹胀满,神疲肢倦,舌淡苔白,脉濡缓,中医辨证为:脾虚。

124.经期大便泄泻,天亮前即泻,腰膝酸冷,头晕耳鸣,经色淡,质稀,治疗的最佳方剂是:健固汤合四神丸。

125.经期泄泻,腹痛即泻,泻后痛缓,两胁胀痛,治疗的最佳方剂是:痛泻要方。

126.经期大便溏泻,脘腹胀满,神疲肢倦,经行量多,色淡质稀,治疗的最佳方剂是:参苓白术散。

127.经期吐血,衄血,量较多,色鲜红,心烦易怒,口苦咽干,尿黄便结,中医辨证为:肝经郁火。

128.经期吐血,衄血,量少,色黯红,手足心热,潮热咳嗽,中医辨证为:肺肾阴虚。

129.治疗肝经郁火型经行吐衄的最佳方剂是:清肝引经汤。

130.治疗肺肾阴虚型经行吐衄的最佳方剂是:顺经汤。

131.经期吐衄,量少,色黯红,潮热咳嗽,头晕耳鸣,手足心热,治疗首选方剂是:顺经汤。

132.经期吐衄,量较多,色鲜红,两胁胀痛,心烦易怒,口苦,治疗首选方剂是:清肝引经汤。

133.绝经前后,时而烘热汗出,时而畏寒肢冷,头晕耳鸣,腰酸乏力,中医辨证为:肾阴阳两虚。

134.绝经前后,烘热汗出,五心烦热,腰膝酸软,皮肤干燥瘙痒,中医辨证为:肾阴虚。

135.绝经前后,精神萎靡,面色晦黯,腰膝酸冷,纳呆便溏,面浮肢肿,治疗首选方剂是:右归丸合理中丸。

136.绝经前后,烘热汗出,五心烦热,腰膝酸软,月经先后不定,治疗首选方剂是:左归饮。

137.治疗肾阳虚型绝经前后诸证的最佳方剂是:右归丸合理中丸。

138.治疗肾阴虚型绝经前后诸证的最佳方剂是:左归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妇科学的月经病(上)【袋鼠医学带你复习中医妇科学系列2】
月经总是延后,怎么办
月经后期:血寒; 月经延后,量少,色黯有血块,小腹冷痛,畏寒肢冷。苔白,脉沉紧,温经汤。
经期变化与中医辩证
月经量少,颜色发黑的原因和调理
四物汤在中医妇科的应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