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史家陈寿的一大错误

○顾农

  《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史家之一,曾经有人认为他已经接近司马迁的水平。但他平生有一桩很不光彩之事,这就是《晋书·陈寿传》所载的他向人家索取巨额财产,然后才肯为其先人作传:“丁仪、丁有盛名于魏。寿谓其子曰:‘可觅千斛米见与,当为尊公作佳传。’丁不与之,竟不为立传。”有偿写佳传、无

偿就不写,“史德”大大受损。

  一般认为此说并不可信:水平极高的陈寿怎么会做这样的事情!可是也找不出否认此事的确切根据,所以我们只好姑且承认仍有此事:了不起的史家也可能偶尔犯错误。

  陈寿不向别人寻租讨米而专门找二丁的后代,那是有原因的。二丁遭遇很特殊,在政争的变局中一起死于非命,其后代大约很需要一篇“佳传”。小丁的祖父,亦即丁仪(正礼)、丁?M(敬礼)兄弟的父亲丁冲是曹操的老朋友,曾经劝曹操迎献帝都许昌,以此大功当上了权力很大的司隶校尉,丁仪被辟为西曹掾,后迁尚书,曹操打算把女儿嫁给他,因为曹丕反对(说他盲了一只眼,没有条件充当曹家的快婿)未能成其好事。丁仪从此自结于曹植而与曹丕对立,史称“时仪恨不得尚公主,而与临淄侯(曹植)亲善,数称其奇才。太祖既有意欲立植,而仪又共赞之。及太子立,欲治仪罪,转仪为右刺奸掾,欲仪自裁而仪不能,乃对中领军夏侯尚叩头求哀,尚为涕泣而不能救。后遂因职事收付狱,杀之”。(《三国志·魏书·陈思王传》注引《魏略》)曹丕杀丁仪及其弟丁?M当在他继承曹操的地位当了魏王而尚未称帝之时。

  丁仪颇有思想家的丰采,他写过一篇《刑礼论》,文章兼取儒、法两家之说,一方面强调“先礼而后刑”,同时又指出,所谓“礼”决不仅仅是叔嫂不亲之类的伦理规范,而必须“别男女,定夫妇,分土地,班食物”,要先行把这些维持社会生活正常运转的种种必要条件安排好,然后才去惩罚那些不合于正常秩序的言行,这就是“刑”。这一思路要比腐儒们只拘泥于小节高明多了,比较靠近曹操的思想。所以曹操与丁仪接谈之后对他大为赏识,甚至说过“丁掾,好士也。即使其两目盲,尚当与女,何况但眇?是吾儿误我!”(《三国志·魏书·陈思王传》注引《魏略》)“吾儿”即指曹丕。

  丁?M“初辟公府,建安中为黄门侍郎”,他以文才见长,与曹植关系尤其密切,曾经对曹操大谈曹植的优点,说是“当今天下之贤才君子,皆愿从其游而为之死。实天所以锺福于大魏,而永授无穷之祚也”。据说当时曹操对此言“深纳之”(《三国志·魏书·陈思王传》注引《文士传》)。但大人物私下的表态往往可以不算数,后来曹操并没有立曹植为接班人,还是选择了居长的曹丕。

  曹植在致杨修的信中曾经提到,“昔丁敬礼尝作小文,使仆润饰之,仆自以才不过若人,辞不为也,敬礼谓仆:‘卿何所疑难?文之佳恶,吾自得之,后世谁相知定吾文者耶?’吾尝叹此达言,以为美谈。”丁?M说他请曹植润饰自己的文章,修订后文本之文责还是由他自己来负,请曹植动笔时不要有什么顾虑。他们间关系之亲密实在不同寻常。曹植写过《与丁?M》(一作《与丁翼》,翼、?M二字相通)、《与都亭侯丁?M》(一作《赠丁仪》)、《答丁敬礼王仲宣》(一作《赠丁仪王粲》),充分表明了他与丁氏兄弟相知之深。

  丁仪、丁?M被杀的细节现在所知不多,《三国志》只是在《魏书·陈思王传》中附带地说了一句“文帝即王位,诛丁仪、丁?M并其男口”。这未免言之过简,且不尽准确,事实上丁家至少有一个男孩没有被杀。二丁遇害后,丁?M妻在《寡妇赋》中提到过这个男孩(参见顾农《中古时代的四篇〈寡妇赋〉》,《书品》2006年第一辑)。陈寿故意这样说,似有抹杀小丁的存在之意。曹丕杀二丁无非是因为他们曾经鼓吹由曹植来当曹操的接班人,直接危害了自己的利益。在这个问题上,古代宫廷里历来是你死我活,没有任何其他考虑的。

  等到魏晋易代之后、陈寿来写《三国志》的时候,形势已经很不同,为丁氏兄弟写“佳传”不会犯什么忌讳,当然不将二丁列入亦无不可,于是陈寿抓住这一颇有弹性的空挡谋取“千斛米”,其思路是可以理解的。小丁很有骨气,没有理他。

  就史家索贿而言,陈寿一案并不典型,搞有偿传记比较厉害而且情节特别恶劣的,是初唐时代的高官许敬宗。《旧唐书》本传载:

  敬宗自掌知国史,记事阿曲……敬宗嫁女于左监门大将军钱九陇,本皇家隶人,敬宗贪财与婚,乃为九陇曲叙门阀,妄加功绩,并升与刘文静、长孙顺德同传。敬宗为子娶尉迟宝琳孙女为妻,多得赂遗,及作宝琳父敬德传,悉为隐诸过咎。太宗作《威凤赋》以赠长孙无忌,敬宗改云赐敬德。白州人庞孝泰,蛮酋凡品,率兵从征高丽,贼知其懦,袭破之。敬宗又纳其宝货,称孝泰频破贼徒,斩获数万,汉将骁健者,唯苏定方与庞孝泰耳,曹继叔、刘伯英皆出其下。虚美隐恶如此。

  出身微贱的钱九陇可以变得同一流的功臣相提并论;许敬宗又为另一亲戚大说好话,完全不管事实如何;而吃了败仗的庞孝泰给了他一大笔钱竟成为功勋卓著的大英雄——许敬宗一再“虚美隐恶”、乱编历史的根子,无非在钱财宝货。即使是亲戚也得给钱才行。许敬宗利用自己撰写国史的权力,到处寻租纳贿。

  在贪官那里,随便是什么权,都可以拿来换钱。如果并不是官而手里也有些职业带来的权力,也有人可能就地取材地以权谋私。权和利关系太密切了,这一带区域很容易出问题,非建立严格的监督机制并加强道德建设不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国成语典故排行榜
世子之争:曹丕如何在曹操的众多候选人竞争中,最后脱颖而出的?
解密八王之乱爆发的原因:一切的起源——“士族”
建安的尾声(十四)立储之争,大名鼎鼎的曹植为何输给貌似平庸的曹丕?
曹操临死前为啥杀了杨修,没有杀死夺了曹家江山的司马懿
曹植与曹丕竞争失败,看看曹植党羽们的下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