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每日学论语#13.28【2017-6-10】

#每日学论语#13.28

【原文】

子路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切切(qiè qiè)偲偲(sī sī),怡怡如也,可谓士矣。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

【译文】 子路问道:“怎么做才可以称得上是士呢?”孔子说:“互相善意批评、相互切磋督促,一副顺遂悦色、谦让和气的样子,可称得上是士了。朋友之间,互相督责勉励,兄弟之间,互相谦让和气。”

【微言微感】

如果给“切”组词,可以是迫切、急切、切磋……

“切切”呢?可以理解为:态度诚恳,直言不讳,切中要害,指出不足。

“偲偲”,意思是:相互勉励,相互督促。

为什么“朋友切切思思”?为了不看着好朋友睁眼跳坑里,处于道义,处于情谊,要真诚指出问题,发出善意的警告,忠心的劝告。

“怡怡”呢?兄弟和睦,其乐融融的样子。

也就是说,作为“士”,朋友相处之道贵在真诚义气,兄弟相处之道贵在和睦和谐。

怎么兄弟还没有朋友好相处?

朋友是道友。同门同窗为朋,志同道合为友。也就是说,朋友相处的原则是平等,是靠志趣连在一起的,很多时候就是因为你好,所以我也要好,是礼尚往来。如果缘分尽了,恩断义绝,一拍两散。

而兄弟则不同,兄弟是血亲,一奶同胞是兄弟,吃你喝你麻烦你应当应分。而且为了家产归属,为了老人赡养,兄弟还会有矛盾纠纷。

所以,生活中这种情况不少,一个人善于交朋友,狐朋狗友成群结队,但是和自己亲兄弟相处不好,彼此斤斤计较,闹得很生分。

为什么呢?

朋友礼尚往来,彼此肝胆相照,唯恐欠了对方人情,所以容易相处。

兄弟不分彼此,你的就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如果遇到一方恃宠而骄,只进不出,如果再加上两个毫无关系的“妯娌”,那还不兄弟失和,反目成仇?

孔子和子贡也谈论过关于“士”的话题。孔子的回答,一是从国家层面讲,“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使命”;二是从社会层面讲,“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三是从个人层面讲,“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

为什么同一话题,不同的人问,答案不一样?

因材施教。

子路的性格直爽豪放,“行行如也”。孔老师都开他的玩笑说:“若由也,不得其死然”。子路太性急,太耿直,将来会因此吃亏的,恐怕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孔老师提醒他朋友交往之道,兄弟相处之道,其实都是针对子路的性格而言的。要坦诚还要友善,要注意说话的态度,表达的方法。

对我们每一个人而言,“切切偲偲,怡怡如也”都是有道理的。好话好好说,好事好好办,好心要让对方理解,好意要让对方乐于接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刚、毅、木、讷近仁|《论语》没有那么难
【共读】《论语》子路篇第二十八
【论语导读】 如何才称得上士
【第303期】音频学《论语·子路篇第28章》“朋友切切偲偲”何以称为士?
常顺有话如是说之我读《论语》:与朋友互相勉励,与兄弟和和气气 (13—28,讲于2022年8月8日)
论语连载(345)《子路篇》第28章,“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