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原创文章:《庄子的世界》之《用志凝神》

《庄子的世界》

第十六集《用志凝神》

作者:王泽仁

主持人:做任何事情,如要达到庖丁解牛般的游刃有余,必然要经过无数次的训练以及多年专注的投入。

嘉宾:是的,任何事情要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都非一朝一夕之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庄子》书中,有一位用竹竿粘蝉的驼背老人,他粘蝉就像是用手拾掇那样容易。孔子看到了,说:“您真灵巧啊,这里有什么门道吗?”老人说:“是的,我有门道,我在竹竿上累放两个弹丸,经过五六个月的练习就不会掉下来,那么粘蝉失手的次数就很少了;如果练到累放三个弹丸也掉不下来,那么粘蝉失误的概率也就十分之一了;如果练到累放五个弹丸也掉不下来,那么粘蝉就如像拾取那样容易了。当我粘蝉时,身体站在那里一动不动,就像一个竖立的木桩;我伸臂执竿,如同枯槁的树枝。虽然天地无限广大,万物纷纭繁多,而我眼中心中只有蝉翼。我身心不变不动,不因纷杂的万物改变我对蝉翼的关注,怎么可能得不到蝉呢?”孔子回头对弟子们说:“用志不分,乃凝于神。说的就是这位驼背老人啊!”

主持人:凝神专注,而不被外物动心,方能达到至高境界。这位驼背老人长期训练,熟能生巧,以静制动,以不变应万变,呆若木鸡,守气全神;所以粘蝉时能够做到悠然得意。

嘉宾:说到“呆若木鸡”,现代人一般用来形容一个人有些痴傻发愣的样子,或因恐惧或惊异而发愣的样子。是一个贬义词。然而它最初的含义正好相反,是一个最高级的褒义词。《庄子.达生》中写道:纪渻子为王养斗鸡。十日而问:“鸡已乎?”曰:“未也,方虚骄而恃气。”十日又问,曰:“未也,犹应向景。”十日又问,曰: “未也,犹疾视而盛气。”十日又问,曰:“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主持人:原来“呆若木鸡”指的是守气全身、以静制动之鸡。庄子还讲过一个“郢都匠人”的故事,匠人的技巧也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嘉宾:“郢都匠人”这则故事,主要是讲庄子和他的好朋友惠施的“莫逆于心”的友谊的。同时也在说明技巧运用的娴熟无碍跟所施展的对象有关。

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 使匠人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 容。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匠石曰:‘臣则 尝能斫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 吾无与言之矣!”

匠人为朋友削鼻灰,运斤成风;他的朋友从容镇定,非常信任匠人的技术,不会伤到自己的鼻子。可是宋元君让匠人为自己削鼻灰,却被匠人拒绝了,匠人说:“我确实曾经砍削过鼻尖的泥点,不过现在我对手已经死了很久了。”庄子在这里其实主要还是怀念他的朋友惠施。惠施去世后,庄子没有辩论的对象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用志不分 | 庄子说
《庄子·达生》原文、翻译及赏析
如何达到养生的至高境界?
触类旁通
远山论道016 ︱ 专注成就高段
6期抢先看︱匠心至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