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张三丰注《吕祖百字碑》

张三丰注《吕祖百字碑》,是一篇普及道家金丹文化的通俗读物。在这篇《吕祖百字碑》注里面,张三丰先生对道家的金丹大义,作了深入浅出的讲解,成为我们理解钟吕派和三丰派的金丹思想,难能可贵的一篇道学经典。

张三丰先生在注《吕祖百字碑》里面,大量的引用了一些往古丹书口诀,他欲借助对这些口诀,来阐释炼金丹的具体方法,故这些引经据典的口诀,是这篇注的重点内容这一。

如:“以眼观鼻,以鼻观脐,上下相顾,心息相依,着意玄关,便可降伏思虑。”一句,是在教授我们炼金丹的姿势、方法与技巧,要大家在姿势上,先要注意“以眼观鼻,以鼻观脐,上下相顾,心息相依”,接着是要走出“心息相依”的境界,再进入“着意玄关”的求安生悟,也就是只有“玄关窍开”的动,才能起到“便可降伏思虑”的“知雄才能守雌”(吕祖《黄鹤赋》)的真正意义上的静,故此一再强调,这些都是师承的道家炼金丹的秘密与核心思想。

所以,张三丰先生反问大家:“修炼不知玄关,无论其他,只此便如入暗室一般,从何下手?”(《道言浅近说》)。如此直白的强调,金丹的修炼,大家要是不懂玄关,就不能实现“七返还丹,因有动而方有静”(《吕祖黄鹤赋》)的奥妙。就是这句不能降伏思虑的中心意思,是道家炼金丹的根本,也是起点。否则,一切打坐,在道家金丹文化来讲,都是孤修,都是枯禅。

《百字碑》仅仅一百字,就将整个金丹大道的原理论述出来了。故《百字碑》一直被视为道家金丹文化的宝典,是微言中蕴含着大义,平淡中隐藏着神奇的大道丹经。

这篇《百字碑》注,通过吕洞宾和张三丰两位历史上的金丹文化集大成者的相互补充参证,故研究这篇文章,将对我们认识我国道家整个金丹文化体系,理解道家炼金丹的性命双修主旨,寻找道家的金丹大道文化源头,获得修命的至理,均具有极高的学术研究价值。

大家能够读懂这篇《百字碑》及张三丰先生的注解,需要结合系列的道家金丹文化知识,才能领悟的明白。所以,后世缺乏传承的道教人士,简单的以为这篇《百字碑》是单单在讲金丹的修命,故而莫名其妙的弄出个无实际修真价值,冠名吕祖的“修性”《百字碑》来,寻其文,解其义,真假自清。

解读《百字碑》的最重要的概念,是道家关于“气”的含义解读,这个气的概念,是我们研究道家金丹文化的基础术语,气就是道,气就是心。故养气就是养心,就是修道。所以,吕洞宾说“养气”是要“忘言守”的。

既然这个气是无形的,那么,我们怎么去养这个气呢?紧接着《百字碑》有了这句“降心为不为”的补充句。“为”就是有方法、用方法去降心,“不为”就是不能执着、强制的用方法去降心。这也是张三丰先生说的“以在身中之中,寻不在身中”得修真道理。“为不为”的目的,就是求动、得玄关妙法。

我国金丹文化对比世界其它宗教的优点,是道家尚于修命,也就

是说,我国道家通过千万年的积累,除了心性之学跟禅宗有很多殊胜处外,道家还有一个殊胜的法宝,就是擅长用无形的手段,去完成对形躯的修炼,用的是“顺其所欲,渐次导之”的诀窍去降心,去炼出玄关来,从而完成对形体的修炼,实现性命双修。

大家一旦明白了道家金丹炼玄关的道理,通过“配内外两个阴阳”,完成水火交媾的结丹。从初玄关的还丹,经过水火锻炼,将这个生丹,锻炼成熟丹。这样就达到了《黄鹤赋》说的“虚极静笃神有象。”的证验。这个“神有象”就是道家的“黍米玄珠”,道家也叫刀圭。

为了说明这个道理,吕祖还专门写了《窑头坯》的歌,来阐释道家修命未经水火锻炼的丹,是窑头坯,不能长久的道理。

整个道家炼金丹以修命的过程,作为该篇的主线,出现在这篇张三丰先生注《吕祖百字碑》里面,大家可以熟玩细品个中含义。

张三丰先生注《百字碑》还指出了一个金丹要义,即:“神驭气,气留形,不必杂术自长生。”的修命价值。张三丰先生是在肯定“神驭气,气留形”的长生久视的根本意义,这一点是是道家金丹文化的基础内容,研究金丹文化的学者们,应该仔细斟酌这句话的实义,以明白道教炼金丹的修命秘密,好归到一个实处,即道家是怎样实现留形驻世的。

张三丰先生在这篇注里面,还比较完整的告诉了我们,道家金丹到了黍米玄珠这一步的秘密,一定是有一个检验的标准的,那就是“真息自住,百脉自停。”的等等证验。

我们认为,研究道家金丹文化,要从这些基础性工作做起,例如,金丹的水火既济之功的结果是什么?就是这个“黍米玄珠”,佛家说的“摩尼珠”。炼金丹要获得这个“黍米玄珠”,是以这样的证验为标准的。它是正统道家金丹工夫完成修命,获得刀圭入口,必须经过与出现的证验,也是钟吕派、三丰派修命阶段鲜为人知的秘密,是完成金丹性命双修的“修命”过程的结胎,是历代丹书所指的温养十月来“养就婴儿”的过程,接着才是“饮刀圭”,也就是脱胎,即进入金丹性命双修的修性阶段。是张伯端说的“始于有作无人见”的修命阶段的完成。以后才是“及至无为众始之”的“更于性上究真宗,决了生死作用”的修性阶段。

整个过程合起来,才是道家的性命双修过程,我们只有依照师承,来解读这篇张三丰先生的《百字碑》注解,才能明白这些道家炼金丹鲜为人知的秘密。

我国道家金丹文化,长期不得修真的原因,是大家缺乏对这些道家金丹经典的解读,更缺乏一定的师承与师资力量,去着重对这些相关金丹隐秘内容进行释义。故导致近50年来,道家金丹文化,无法走出强猜金丹的困惑,无法让一个被师所误的盲师,去开照心腑,以至于我国金丹文化,误信盲师,以盲引盲,愈演愈烈,正道日毁,邪道弥张。

鉴于目前流行本的张三丰先生注《吕祖百字碑》,有传抄上的错误,不便大家阅读,故对注文,进行重新标点,校勘,并对其中的一些重点段落的隐语的寓意,略做提示,藉此抛砖引玉,以就正于方家。

附录一:

《吕祖百字碑》

养气忘言守,降心为不为。动静知宗祖,无事更寻谁?

真常须应物,应物要不迷。不迷性自住,性住气自回。

气回丹自结,壶中配坎离。阴阳生反复,普化一声雷。

白云朝顶上,甘露洒须弥。自饮长生酒,逍遥谁得知。

坐听无弦曲,明通造化机。都来二十句,端的上天梯。

附录二:

             张三丰注《吕祖百字碑》

【养气忘言守,】

凡修行者,先须养气。养气之法,在乎忘言守一,忘言,则气不散,守一,则神不出。诀曰:“缄舌静,抱神定。”

【降心为不为。】

凡人之心,动荡不已。修行人心欲入静,贵乎制伏两眼。眼者,心之门户,须要垂帘塞兑,一切事体,以心为剑,想世事无益于我,火烈顿除,莫去贪着。诀云:“以眼观鼻,以鼻观脐,上下相顾,心息相依,着意玄关,便可降伏思虑。”

【动静知宗祖,】

动静者,一阴一阳也。宗祖者,生身之处也。修行人,当知父母未生之前.即玄牝也。一身上下,乾坤八卦,五行四象,聚会之处,乃天地未判之先,一点灵光而成,即太极也。心之下,肾之上,仿佛之内念头无,真息所起之处,即是宗祖。所谓动静者,调和真气,安理真元也。盖呼接天根,吸接地根,即阖户之谓坤,辟户之谓乾,呼则龙吟云起,吸则虎啸风生,一阖一辟,贵乎心意不动,任其真息往来,绵绵若存,调息调至无息之息,打成一片,斯神可凝,丹可就矣。

【无事更寻谁?】

若能养气忘言守,降伏身心,神归气穴,意注规中,混融一气。如鸡抱卵,如龙养珠,念兹在兹,须臾不离,日久功深,自然现出黍米之珠,光耀如日,默化元神,灵明莫测,即此是也。

【真常须应物,应物要不迷。】

此道乃真常之道,以应事易于昏迷,故接物不可迷于尘事。若不应接,则空寂虚无。须要来则应之,事去不留,光明正大,乃是不迷,真性清静,元神凝结。诀曰:“着意头头错,无为又落空。”

【不迷性自住,性住气自回。】

凡人性烈如火,喜怒哀乐,爱恶欲憎,变态无常;但有触动。便生妄想,难以静性。必要有真惩忿则火降,真寡欲则火升。身不动,名曰炼精,炼精则虎啸,元神凝固;心不动,名曰炼气,炼气则龙吟,元气存守;意不动,名曰炼神,炼神则二气交,三元混,元气自回矣。三元者,精气神也,二气者,阴阳也。修行人应物不迷,则元神自归,本性自住矣。性住,则身中先天之气自回,复命归根有何难哉!诀曰:“回光返照,一心中存,内想不出,外想不入。”

【气回丹自结,壶中配坎离。】

修行人性不迷尘事,则气自回。将见二气升降于中宫,阴阳配合于丹鼎,忽觉肾中一缕热气上冲心府,情来归性,如夫妇配合,如痴如醉,二气氤氲,结成

丹质,而气穴中水火相交,循环不已,则神驭气,气留形,不必杂术自长生。诀曰:“耳目口三宝,闭塞勿发扬;真人潜深渊,浮游守规中”。直至丹田气满,结成刀圭也。

【阴阳生反覆,普化一声雷。】

工夫到此,神不外驰,气不外泄,神归气穴,坎离已交,愈加猛烈精进,至虚之极,守静之笃,身静于杳冥之中,心澄于无何有之乡,则真息自住,百脉自停,日月停景,璇玑不行,太极静而生动,阳产于西南之坤,坤即腹也,又名曲江。忽然一点灵光,如黍米之大,即药生消息也。赫然光透,两肾如汤煎,膀胱如火炙,腹中如烈风之吼,腹内如震雷之声,即复卦天根现也。天根现,即固心王,以神助之,则其气如火,逼金上行,穿过尾闾,轻轻送,默默举:一团和气,如雷之震,上升泥丸,周身踊跃,即天风姤卦也。由月窟,至印堂,眉中漏出元光,即太极动而生阴,化成神水甘露,内有黍米之珠,落在黄庭之中,点我离中灵汞,结成圣象之体,行周天火候一度,烹之炼之,丹自结矣。

【白云朝顶上,甘露洒须弥。】

到此地位,药即得矣,二气结刀圭,关窍开通,火降水升,一气周流,从太极中动天根,过玄谷关,升二十四椎骨节,至天谷关。月窟阴生,香甜美味,降下重楼,无休无息,名曰甘露洒须弥。诀曰:“甘露满口,以目送之,以意迎之,送下土釜,凝结元气以养之。”

【自饮长生酒,逍遥谁得知!】

养气到此,骨节已开,神水不住上下周流,往来不息,时时吞咽,谓之长生酒。诀曰:“流珠灌养灵根性,修行之人知不知?”

【坐听无弦曲,明通造化机。】

工夫到此,耳听仙乐之音,又有钟鼓之韵。五气朝元,三花聚顶,如晚鸦来栖之状。心田开朗,智慧自生,明通三教经书,默悟前生根本,豫知未来休咎,大地山河如在掌中,目视万里,已得六通之妙,此乃实有也。吾行实到此际,若有虚言以误后学,天必诛之。遇之不行,罪遭天谴,非与师遇,此事难知。

【都来二十句,端的上天梯。】

自“养气忘言”至此二十句,皆是吕祖真正口诀工夫,无半点虚伪,乃修行上天之阶梯。得悟此诀与注者,可急行之,勿妄漏泄,勿示匪人,以遭天谴。珍重奉行,克登天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张三丰《吕祖百字碑注》校勘及引义
道教指南-道学入门-道家养生内炼诸家举要
张三丰祖师金丹诀
丹道太极谈内丹
修行圈最新合集,各家祖师把玄关论述的淋漓尽致
何为内丹术(道家长生不老修炼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