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汉传中医·中药煎服法 、服药忌口、病情好转反应
userphoto

2022.10.05 黑龙江

关注
本文主要为方便广大患者及医师,了解经方中药在治疗时,需注意的煎服法、忌口、服药反应等问题。适合收藏,以备所需

一、中药煎服法

1、最好用砂锅瓷锅煎药壶煎药,家用普通非铝制电饭锅不锈钢盆也可以,切忌用铁、铜、铝等金属器具。

2、煎药前要先用凉水将药材浸泡 半小时 以上

3、煎药加水一定要面超过药物,一般高出 3~5cm,不宜过少。

一般每剂药加水 7 碗,每次煎出 3 碗药液(每碗约 150~200 毫升),小儿药量煎取的要少,可以适当浓缩。

如果医嘱为 1 剂药服 2 天,每剂药加水 10 碗左右,煎出 6 碗(每天3碗,喝2天);或 4 碗(每天2碗,喝2天)。

4、煎药时,须大火烧开煮沸后,转小火煎煮 45 分钟~1 小时。如含有烈性偏大的药物,如 乌头、附子、细辛、生半夏、生麻黄 等,须煎煮 1.5 小时以上,确保烈性经煎煮而消失。

5、贵重、数量少和挥发性强的药物,如 珍珠、三七、麝香 等不需要同煎,只要将药物研成细末,再用煎好的药液冲服即可。再如 阿胶、饴糖 等药,加热融化后溶于已煎好的药液中就可以。

6、每剂药充分煎煮 1 次即可,不需 2 煎

如果因加水偏少导致煎煮期间药汁不足,须及时添加烧开的热水,继续煎煮;不可加 凉水 或 温水,以防药物变质。

7、药煎好后尽量趁热将药汁滤出,可以一次熬出多日的药物,未服用的药液及时密封、冷藏保存。

8、如药物煎煮时出现糊锅,不可服用,请扔掉。

9、通常按 早饭前、晚饭后 服用,中午随意。其他或特殊情况须遵医嘱。

10、服用发汗类方药会汗出增多,或需盖衣被微出汗,此时遵医嘱,避免各种吹风着凉

二、服药忌口

大小白菜、绿豆、木耳、生冷、海鲜(尤其生鲜)、油腻、腥辣、臭腐、啤酒。

三、病情好转或服药反应

1、因药物与疾病抗衡,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短暂的、一过性的症状加重、改变,或旧病复发等。

如:

(1)一过性的腹泻、便溏,或腹泻便溏与便秘交替,或大小便、排气增多(多会泻后、排气后感到舒适);

(2)口干、想喝水(不宜过多饮水,解渴即可)、恶心、痰变多;

(3)困倦欲睡,或一过性失眠;

(4)皮肤出疹、发痒、发红(曾患或现患皮肤病、过敏疾病者可能出现);

(5)月经短时间周期变动、血块增多、血色变化等;

(6)体重暂时增加肥胖者居多,伴食欲增加),或减少体瘦者居多),后会逐渐恢复和改善;

(7)以往得过的疾病、症状再次复发等(因病灶重新被药物清理)。

2、服用含有附子、细辛等处方,会因体质不同,出现不同程度的 口舌、手臂或周身的发麻、发痒、虫爬感,关节冒风感 ,为正常现象。如明显不适须遵医嘱调整用量。

3、好转反应是机体正气恢复过程中,抵抗和修复能力增加,出现的状态改变反应,出现时无需担忧,一般会在短期停药后逐渐好转或消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图解 中药煎煮法
中药煎煮方法
不按要求煎服,莫怪中药无用,中药该如何煎和服?
中药正确煎服指南
煎药的“三三三制”
如何熬制中药?这些煎药常识一定要知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