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各种效应的应用

各种效应的应用

标签: 学生  教师  效应  化学  评语  分类: 孩子的教育 2006-12-07 14:54

齐加尼克效应

齐加尼克是法国心理学家,他曾做这样一种实验:将一批受试者分为两组,让他们同时完成20项工作,其中一组顺利完成了全部工作,而另一组却未完成任务。虽然所有受试者接受任务时都呈现一种紧张状态,但其中顺利完成任务者,紧张状态逐渐消失;未完成任务者,紧张状态持续存在,他们的思想总是被那些尚未完成的工作所困扰,结果影响了以后任务的完成。这种现象被称为“齐加尼克效应”。

齐加尼克效应在教育教学中也比较容易出现,如果学生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学习效果就会受到影响。因此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学会给学生松绑,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孩子自由发展;在教学中实施分层次教学,减轻学生负担,使教育教学活动有张有弛;同时要注意对有上进心的同学施加安慰,让他们抬起头来走路。

得寸进尺效应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弗里得曼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他让助手去访问一些家庭主妇,请求被访问者答应将一个小招牌挂在窗户上,她们答应了。过了半个月,实验者再次登门,要求将一个大招牌放在庭院内,这个牌子不仅大,而且很不美观。同时,实验者也向以前没有放过小招牌的家庭主妇提出同样的要求。结果前者有55%的人同意,而后者只有不到17%的人同意,前者比后者高3倍。后来人们把这种心理现象叫作“得寸进尺效应”。

心理学认为,人的每个意志行动都有行动的最初目标,在许多场合下,由于人的动机是复杂的,人常常面临各种不同目标的比较、权衡和选择,在相同情况下,那些简单容易的目标容易让人接受。另外,人们总愿意把自己调整成前后一贯、首尾一致的形象,即使别人的要求有些过分,但为了维护印象的一贯性,人们也会继续下去。

上述心理效应告诉我们,要让他人接受一个很大的、甚至是很难的要求时,最好先让他接受一个小要求,一旦他接受了这个小要求,他就比较容易接受更高的要求。差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其身心素质和学习基础等方面都低于一般水平。转化差生,也要像弗里得曼一样善于引导,善于“搭梯子”,使之逐渐转化;应贯彻“小步子、低台阶、勤帮助、多照应”的原则,注意“梯子”依*的地方要正确、间距不宜太大、太陡,做到扶一扶“梯子”,托一托人。

巴奴姆效应

心理学家巴奴姆曾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他在报纸上刊登广告,声称自己是占星术家,能够遥测每个不相识者的性格。广而告之后,信件纷至沓来。这位心理学家根据读者来信寄出了数百份遥测评语。有二百多人回信感谢,称赞他的遥测准确、十分灵验。谁料心理学家寄出的竟是内容完全相同的标准答案:“您这个人非常需要得到别人的好评,希望被人喜欢和赞赏,不过并非每个人都如此对您;您的想象力丰富,有很多美好的理想,其中也包括一些脱离现实的幻想;您想做成许多事情,身上蕴藏的潜力无穷,相比之下,已经发挥出的却不多;在某种情况下,您会产生烦恼,甚至犹豫动摇,但到关键时刻,您的意志还是坚定不移的……”

这样的评语怎么会不“灵验”,因为谁不想被人喜欢和赞赏?谁不会有美好的憧憬?谁会说自己的潜力已充分发挥?所以,这种几乎适合任何人的评语每个人都会乐意接受。心理学家把人们乐于接受这种概括性的性格描述的现象称为“巴奴姆效应”。

巴奴姆效应告诉我们,不管每个学生过去和现在的表现多么差,其内心深处总会多少有点积极向上的念头。教师的责任在于点燃学生埋藏在心灵深处的希望之火,激发他们潜在的能量。

破窗效应

多年前,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詹巴斗进行了一项很有趣味的实验,他找了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把其中的一辆摆在柏罗阿尔托的中产阶级社区,而另一辆停在相对杂乱的布朗克斯街区。停在布朗克斯的一辆,他把车牌摘掉了,并且把车篷打开。结果这辆车一天之内就被人偷走了。而放在柏罗阿尔托的那一辆,摆了一个星期也无人问津。后来詹巴斗用锤子把那辆车的玻璃敲了一个大洞,结果仅过了几个小时,它就不见了。

破窗效应在教育中有着很重要的借鉴意义。如果一名学生因为成绩不好或有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就给他贴上一个“差生”或“坏学生”的标签,那么人们就会带上有色眼镜看他,只要他犯了一点小错,就抓住不放,乱扣帽子,因为既然是破的东西,让他再破一些也无妨,所谓“墙倒众人推”,说的也是这个意思。

而这样做的结果,是使所谓的“差生”的逆反心理越来越强,反正你们都不拿我当好人看,我索性就跟你对着干,坏就坏到底吧!他自己就会出现这种破罐子破摔的想法。所以教育工作者应该首先不要轻易认定哪扇窗破了,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及时修好被打碎的窗户玻璃才是明智之举。

 

l       巧用心理杠杆

 

“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其实,作为教师一方面我们应该明白,那些所谓“学不会”的学生只是在学习中暂时遇到困难而已;另一方面,学生必须在心理领域超越学习的各种障碍,才有可能真正地改善教学效果。

这就意味着,教师的任务不仅是按照教学进度推进教学,而且要时刻帮助学生消除负面、消极的学习心理,战胜各种心理障碍,真正提高教学效率。而那些善于灵活运用“心理效应”杠杆的教师,则更是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首因效应

在记忆实践中,存在列在表中最前面的几个字比中间的字易于记住的倾向。这就是心理学上的“首因效应”。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阿希的研究,第一印象的作用最强,持续的时间也长,比以后得到的信息对于事物整个印象产生的作用更强。人们对于事物的整个印象,一般是以第一印象为中心形成的。所以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在教学中,教师如果给学生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就能大大缩短师生间的距离,赢得学生的尊敬,从而有利于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实践证明,上好第一堂课,在学生心目中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不仅能赢得学生的敬佩,而且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体效应

同体效应也称自己人效应,是指学生把教师归于同一类型的人,是知心朋友。学生对“自己人”的话更信赖,更易于接受。管理心理学中有句名言:“如果你想要人们相信你是对的,并按照你的意见行事,那就首先需要人们喜欢你,否则,你的尝试就会失败。”

因此,教师首先要学会把学生当成自己人,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与之处于平等的地位,这样才能提高教师的影响力。

同体效应的合理运用,能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引起师生情感上的共鸣。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成了自己人,是知心朋友,于是对教师教的课也就产生了兴趣。若教法得当,学生的成绩自然而然地会逐步提高。

摩西奶奶效应

美国艺术家摩西奶奶,至暮年才发现自己有惊人的艺术天才,75岁开始学画,80岁举行首次个人画展。摩西奶奶效应告诉我们,一个人如果不去挖掘自己的潜在能力,它就会自行泯灭。

我是一位职业学校的数学教师,我发现职校生在学习中很容易片面、消极地评价自己,有严重的自卑倾向,他们在学习中稍遇挫折,就会感到在自己已经无能为力了。

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我首要做的是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引导学生坦然地面对学习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正像格拉宁所说:“如果每个人都能知道自己干什么,那么生活会变得多么好!因为每个人的能力都比他自己感觉到的大得多。”

我们的教育对象是有无限发展潜力的学生,充分发掘他们的潜力,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使他们产生“摩西奶奶效应”,学生的潜能就能得到巨大的发挥。

瓦拉赫效应

奥托·瓦拉赫是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他的成才过程极富传奇色彩。瓦拉赫在开始读中学时,父母为他选择的是一条文学之路,不料一个学期下来,老师为他写下了这样的评语:“瓦拉赫很用功,但过分拘泥,这样的人即使有着完善的品德,也决不可能在文学上发挥出来。”此时,父母只好尊重儿子的意见,让他改学油画。可瓦拉赫既不善于构图,又不会润色,对艺术的理解力也不强,成绩在班上是倒数第一,学校的评语更是令人难以接受:“你是绘画艺术方面的不可造就之才”。面对如此“笨拙”的学生,绝大部分老师认为他已成才无望,只有化学老师认为他做事一丝不苟,具备做好化学实验应有的品格,建议他试学化学。父母接受了化学老师的建议。这下,瓦拉赫智慧的火花一下被点着了。文学艺术的“不可造就之才”一下子就变成了公认的化学方面的“前程远大的高材生”。

瓦拉赫的成功,说明这样一个道理:学生的智能发展都是不均衡的,都有智能的强点和弱点,他们一旦发现自己智能的最佳点,使智能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便可取得惊人的成绩。这一现象人们称之为“瓦拉赫效应”。

每位学生都有自身的闪光点,教师平时应多观察,想方设法找到发挥学生潜能的最佳点和学生发展的优势方向,并创造一定的学习条件,就可能点燃孩子的智慧火花。

 

l       教育中的秘密武器

 

  林格尔曼效应
  “林格尔曼效应”源自德国的林格尔曼所做的一个实验:他把男大学生分成2人、4人、6人各一组,要他们大声喊叫,并记录各人的音量。结果发现,虽然团体喊叫的总音量随人数的增加而增加,但个人的音量却随团体人数的增加而降低。
  也许每个参加过合唱团的人也都会有这样的体会。这说明的确存在所谓的“社会浪费”,即在团体作业中个人工作效率随团体人数增加而下降的现象。
  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我们可以尝试利用“林格尔曼效应”。比如在打扫教室和清洁区卫生、组织集体劳动、开展学习比赛等活动中,应该将劳动任务或学习目标分解到小组直至个人,从而充分调动学生个体的积极性,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即使在必须由集体共同完成的活动中,也应该将问题解剖为几个相关的任务或目标,并分解到小组或个人,使成员之间分工明确,职责固定,这样才能激励每一个人发挥水平,确保任务完成。

3对1规律
  “3对1规律”是指在说服别人或提出令人为难的要求时,最好的办法是由几个人同时给对方施加压力。比如在纸牌或麻将牌游戏中,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在4个人参加的游戏中,当有人建议提高分值或导入新规则时,可能会有人提出异议,这时如果能拉拢其他两个人,三个人合力对付一个人,那么剩下的那个人会因寡不敌众而改变自己的主张,被多数人说服。
  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总会遇到某些违纪违规的学生,如果我们在教育的过程中有意动员科任教师及与他相好的同学共同说服他,那么这位学生就更容易认识错误,接受批评。在教学工作中,我们有时会发现一些教师在批评学生不良行为时,往往面对一群学生。根据“3对1规律”,这种方法是不可取的,因为此时学生是多数,教师是少数,学生认为违纪的又不是我一个人,必然对自己的错误认识不足,对教师的批评也会感到无所谓。这样的批评教育其结果可想而知。


  霍桑效应

  霍桑是美国一个制造电话交换机的工厂,它为员工提供了优越的生活条件和完善的福利保障,但工人们仍然牢骚满腹,生产效率也不理想。为探求原因,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组织了一个由心理学家等多方面专家组成的研究小组,在该厂开展了一系列实验研究。其中有一项“谈话实验”,专家们用了两年多的时间,找工人谈话两万多次。在谈话过程中注意耐心倾听,并做详细记录,对工人的不满不反驳和训斥。结果“谈话”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产品的产量大幅度提高。原来,工人对工厂的管理制度和方法存在诸多不满,当他们得到发泄后,感到心情舒畅了,之后干劲倍增。心理学家称之为“霍桑效应”。
  现实生活中,面对一节又一节课,一门又一门作业,一场又一场考试,学生们承受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这些压力会积聚成学生的不满和懈怠。对此,教师应该运用“霍桑效应”,积极营造师生之间的交流机会。
  教师首先应该学会当一个平等、耐心的倾听者,有时只需耐心听完即可;有时只需表示理解和同情就够了;有时可给予认真的引导和说服。事实上,最让学生感动的是能够受到教师的真正重视。此时学生会正视自己,树立信心,从而产生精神动力,努力完成学习任务。

  超限效应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使人感动,准备捐款。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于是他决定一分钱也不捐了。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还从盘子里拿了2元钱。这个故事说明了刺激过多、过强和作用时间过久,会引起人们心理的极不耐烦或反抗。这种现象被称为“超限效应”。
  “超限效应”在学生教育过程中尤其在家庭教育中时常发生。当孩子不用心而没考好时,父母会一次、两次甚至多次重复对一件事的批评,导致孩子从内疚不安到不耐烦最后到反感厌恶的地步,甚至出现“我偏要这样”的反抗心理和行为。人们常说“磨刀不费砍柴功”,但如果每天都磨,甚至每节课都磨,不仅占用了砍柴的时间,而且会将砍刀磨成薄片,失去砍柴的功能。
  因此,家长对孩子、老师对学生的批评,不能超过限度,应本着“犯一次错误,只批评一次”的原则。即使非要再次批评,也应换一个角度,换一种说法,不要简单地重复,这样才有利于学生接受批评,改正错误。
  另外教师在讲课时也应努力避免“超限效应”发生。不该反复重复的问题不要过多重复,不然学生就会认为你啰唆。上课拖堂也是令学生很讨厌的事。事实上,拖堂时间内讲的知识没有几个学生能听进去、记得牢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教师不可不知的八个心理学规律
团团科普 | 心理学效应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
六种心理效应帮助孩子爱上学习
心理学166 个现象141-166
面对课改,教师要有三种眼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