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唐最可惜的诗人



有这样一个人,六岁就能作诗,九岁写了十卷长文指出大师错误,十六岁就科试及第,被皇帝称为奇才,这个人就是王勃。

读完《好诗好在哪里》,才发现这个写出《滕王阁序》的少年,他笔下的诗意里藏着多少失意!


大唐最可惜的诗人,

了解他的失意才能懂他的诗意

来源 | 《好诗好在哪里》




01



少年成名

王勃出生于书香门第,祖父王通在隋朝时就是远近闻名的大儒,因此他从小就有机会接触各种典籍。

他的两个哥哥都对他关爱有加,碰到不懂的地方,王勃总喜欢拿书去问他们。

他六岁起便能作诗。曾经有一次,王勃的诗被父亲的朋友看到,赞不绝口。
九岁时,他读大儒颜师古注解的《汉书》,发现问题重重,便熬了好几个大夜,写出了十卷《指瑕》,痛斥学问不精。

之后王勃又开始专注科举,希望能够求取功名。

这时他积极拜谒名流,又上书当朝宰相。

在文章里,他极尽文采之能事,对方看后大惊,直呼神童。

十六岁,王勃应幽素科试及第,授朝散郎,相当于县处级干部,成为大唐当时最年轻的官员。

图片来自网络
之后,在昔日主考官的介绍下,他成为沛王府的修撰,侍读左右。

在长安,王勃开始结交名士,过上了舒适自得的生活。

有一天,他的好友杜少府要离京赴任川蜀,他有感而发,洋洋洒洒写下了《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这是初唐时最为出名的一首五言送别诗。

五言是南北朝时期诗歌的主流体裁,并且齐梁时出现了永明体,开始将四声格律用于诗歌创作。

这种探索一直持续到初唐时期,五律方逐步成熟定型。

同样是五律的送别诗,盛唐的李白有一首《渡荆门送别》:


这首诗是李白二十多岁刚出蜀时所写,也是一身的少年潇洒,但读起来更加明朗洒脱。

大江大海为我流淌,天下唯我独尊,这是李白。

而王勃这首诗的可贵之处在于,他在初唐时就掌握了比较成熟的律诗写作技法,并且从诗的格调上来说,王勃也不输李白。

图片来自网络


离别本来难过,但这首诗处处透露着昂扬慷慨之气,尤其那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读完令人豁然开朗。




02 



两次挫折

在沛王府任职期间,皇子们和王勃年纪相当,每次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就拉他一起,时间一长,他逐渐忘记了自己的初心。

有一次,沛王和英王斗鸡,王勃便在一旁观战,战斗激烈时,他取出笔墨写了篇《檄英王鸡文》助兴。

不久后,这事儿传到了唐高宗耳朵里,兄弟相争,本就是初唐时的隐疾,他龙颜大怒,将王勃逐出长安。

那一刻,如晴天霹雳,王勃方才大梦初醒。

这是仍未满二十岁的王勃人生中遇到的第一次巨大的挫折。

他在心里一次次地设想:如果可以重来,我绝对不会写那篇文章。

在此之后,他去过川蜀一带,散心的同时,也在寻找机会。

我们可以看看他写于这个时期的诗:


远游的人悲伤落寞,连长江看起来都似乎已经停滞,这样何时才能回家呢?
这是非常绝望无助的情感。


几年后,王勃经人介绍去虢州任参军一职。

在此期间,他被人下套藏匿罪犯曹达。他在惊惧之下私刑处死了曹达,却因此犯了死罪,幸好遇到大赦,才没有被处死。

而他的父亲也因此受到了牵连,被贬到南荒之地交趾。

这是王勃人生中遇到的第二次巨大的挫折,也是最为致命的一次。




03



化作流星

在家闭门思过一年后,王勃乘船南下去看望父亲。

那天他途经南昌中转休息,正感到旅途枯燥无聊,恰逢滕王阁修成,阎公大摆宴席,便干脆去凑凑热闹。

酒足饭饱,阎公起身走到席间,大声说道:“哪位公子愿意为这座滕王阁题篇序文?”

一时间无一人敢上前。

这时,人群之中,醉醺醺的王勃突然起身,说道:“就由我来试试吧。”

图片来自电影《王勃之死》


借着酒意,王勃信手提笔写道:“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他越写越快,文思泉涌。

那一瞬间,他突然想起这些年的悲欢苦乐,爱恨得失,不可自控。


洋洋洒洒,一气呵成。

阎公和众人看完,惊为天人。

图片来自网络


在嘈杂闹的盛赞之中,王勃却早已陷入沉沉的梦乡。

再醒来时已在交趾境内,阔别许久,王勃终于见到了被自己拖累的父亲。

此时父亲两鬓斑白,脸上的皱纹深陷,仿佛沟壑纵横。

他背有些驼,眼睛却眯着,带着笑意看着王勃。

那一刻,他终于像个孩子一样,跪地抱着父亲的腿,大声哭了出来。

那哭声里,是屈,是不甘,是愧疚,是失落。

父亲什么都没说,只是用温热的手掌,一直摩挲着他的头。

在交趾和父亲待了一段时间,王勃终于重拾信心,踏上回程的水路。

他看着眼前的风浪,天空正在明暗转换。回想起了父亲的叮嘱,暗自发誓要继续好好读书,再寻出路。

那颗一度疲惫冰冷的心好像正在一点点回温。

他想到之后重新回到长安,要去重访故交,甚至可以先去一趟蜀州,看看杜少府。

图片来自电影《王勃之死》

正这样想时,一阵风浪突然拍打船体,紧接着另一阵巨浪卷起,面前的天空被完全遮蔽,他下意识地闭眼退后,可终究已来不及。

那一刻,沧海混沌,浮生若梦,过往如同走马灯,混入层层浪里,鱼贯入口。

他恍惚想到,人心沉浮,宦海危途,虽顶奇才之名,一路凯歌,但小人暗箭亦十面埋伏;自恃天纵之才,终逃不过笼中戏弄。

等他被救上来后,不久便惊悸而死。

后人只笑他是被吓死的,却不知天才高处不胜寒,这寒光亦能杀人。

“初唐四杰”,除了王勃,其他三位的人生,也同样有着诡异的宿命捉弄。

这里就不展开说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在《好诗好在哪里》找到答案。

都靓老师是我见过讲解诗词最最温柔熨帖的人,总是在言笑晏晏中,就将古诗名句中的美妙诗意缓缓道来,简直是“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代名词!

她的“都靓的1001页”短短两年里就让数以万计的人爱上诗词文化,无论是学生还是上班族,亦或是四五十岁的中年人,都被她的诗词讲解所打动!

她说,诗人在千百年前为此时此刻的我们写下诗篇,这是一种多么奇妙的感受。

而她选择在这本《好诗好在哪里》分享诗词给自己带来的感动,传递她从诗词里汲取的力量。

从诗经到唐诗宋词,从四言诗到七言绝句,

在这本书里,你可以与李白、杜甫、苏轼、李清照等24位诗人重逢,跟随都靓理解好诗中的厚意深情,

《好诗好在哪里》,听都靓讲解古诗名句的美妙诗意!

THE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最适合给孩子春节读的诗
一个人,一首诗,一种人生,一部大唐
5分钟,了解唐代诗人的“后台关系”,看谁的门子比较硬?
一篇文章,读懂大唐58位顶尖诗人
唐诗是喊出来的
草书创作:初唐王勃的两首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和《山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