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旧话新感开新地,呼吸开合应螺旋

            轩源兴致很好,将小珠和志斌所提问题从表及里剖析。小珠有时神思飘远,轩源的解说声如从遥远的空中传来,伴随着许多记忆的片段,眼前闪过多年来轩源教拳或年聚的情景。

            那些年那些事,热闹欢腾的场景转眼已成过去,沉淀下来不变的,依然是这些心声。现在听着,虽然从当初的兴奋新奇转为耳熟能详,却因不断新发的感受而重获新奇和兴奋。而进步的艰难,让人掂出一些言语后的轻重来……轩源孜孜不倦地指向那本自俱在的松空轻虚,何其清净,多一念都令这状态崩塌。

            上山得见高远,下山重归烟火。心中渐明白,在平常烟火中,有灵台清静地,那是心的家园。

            因有清静地,烦事能见平常心,是非不能屈己志。要知道,山下是山上的投影,如果山顶阴霾混沌,理不顺则欺人也自欺,事不扰己也自扰扰人。人当要学会,于无声处听惊雷,处烦恼中出菩提。         

            与轩源、志斌分别后,小珠在回程的公交车上靠窗而坐,行进的车厢在微微摇晃,将许多记忆深处的片段摇醒,曾几何时觉得难以理解的说话,轻轻再度飘落在耳边:“何为道,出乎此而又能反乎此,这才是道!”

           “人身在道中,如鱼儿在水中,都是浑然不觉的。鱼儿离水则死,人离道则丧。这天地之间哪有可闻之道,只有可得之道。”

           “人当禀其所知而行,不当依从听闻而行,内心方有清明。如果心思杂乱,见知混淆,那一定是因为所见所闻与自己离得太远,不管那些是不是真实,对自己来说都是虚幻和干扰。”

            随后几天晨练,小珠不断将最近打拳和推手所得感受一遍遍打磨,又生发出许多新感受,拳的球态,不拘在平面远近,而是有了立体深度。

            这日再将打拳录下片段,小珠回看时,有点认不出屏幕里的自己:

       天地一轴如弦紧,弓坐交替似舟行。

       心迹清晰且坚定,周身粘球阳包阴。

       天降地升贯人身,上下一气通螺纹。

       球壁收点一丹里,既无手脚也无痕。

       尽在心意点中通,不在内外在其中。

       丹转网张经纬联,恰似星云状海绵。

       海绵星云联浩宇,人天一网居自然。 

       心境有像拳有相,一点清静及万千。

            从收胯坐化切入,又回到天地轴的静定,虚实脚的参与,寻根定位的体行,委中、曲池与球空间的关联,建立中节的联系,拉筋成网,先拉出人网(丹与周身百骸的联系),再虚以拉出天网(丹与球空间的联系)……每一点都可铺展出一个大题目,环环相扣,彼此应照。

            欣之余,小珠将拳架视频转发给蒲谷子。

           “蒲师叔,您和我讲的臀肌收放,我近来有点感受。臀肌承托起我,有点像安坐在长长的船上,身体不压在胯上,两胯便能两旁延伸粘到球壁,中丹区域打开了,从无觉转而感觉充盈。几方面的承托稳定了,意识便集中,或集中成点或布满球空间,百会手脚的动作因为坐得稳当而能虚化,不会抢动腰胯身轴。坐得稳当便不用控身,身体有不动如山的感觉。”小珠将近来的体会打在聊天窗上。

           “身体安泰坐好,三腔也能合一腔而通畅,升降之意气可在其中感受,师父说的拳之升降,有点体认。发视频您看看,可有点成效没有?”

            晚上,蒲谷子回复:“看到了,不错!手脚的妄动抢动明显减少了。接下来多体会腰臀肌的联合,体验力量与丹田的关系。体验力量如何在身体上传导,如何节节贯穿的。”

           “要知道,丹田只是一个开合松紧沉浮的开关与转换中枢,并不是力量的来源处。力量的来源一在腰臀肌的联合,二在心念力。”

           “人的手脚运动是由丹田(意)与腰臀(动力)所产生的,要感觉到吸时是由脚腿下肢与头手同时回归丹田;呼则由丹田向上下前后左右十方扩展,这与腰臀联合相应,但腰只是旋转传导,只有臀肌在松紧交换。在盘拳过程中或结束时会感觉到臀部酸胀发热,而身体其他部位都是舒松的,合太极收势后就会舒畅。”

            小珠:“师叔,我有一个新感觉:打拳时我设的内丹(球心)为中丹田处,因这一点与太极球壁有距离,便有势差。当意在内丹(球心)时,此为聚能高点,球壁为低点。当我开的动作时,动作如吹气般从丹点往四周上下球壁涨大。”

           “反之,意在球壁上时为高点,中丹田(球心)为低点,合的动作好像周遭看不见的气流如水般流入中丹田,有旋涡状聚入的感觉,与您说的有点相似,但没有那么细致,只是一个模糊的感觉,打拳似乎和呼吸能相合了。”

             蒲谷子:“好!这个世界的一切物体之运动,就是一个螺旋的规则。比如自然界中,叶蔓生长的状态、田螺的壳状、排水口的漩涡、台风更是个大漩涡!小至DNA的形状,大至太阳领着系内星球围绕银河系中心呈螺旋运动轨迹前进……”

           “螺旋在剑术中表现得比较明显,如挽剑花的三连,如果结合丹的运动,就体现了全身性的旋转。轩源师所传功法,有明显的丹螺旋催动腕螺旋,腕螺旋带动丹螺旋,内外一体的完整性。”

           “如果你在拳中也可以体现剑法的特点,这吴拳也真正入门了。剑的特点是感知剑尖的轨迹与惯性以及基本剑术的表现,即是劲力的通透。拳也一样,王老当初说拳即是剑是刀是棍是枪。”

           “八卦掌是用身手表现螺旋,吴拳是用身体与心法论述这个螺旋规律的运动。”

            小珠心中一动:“运行、速度、续变!太极球的结构和感受,在螺旋运动中产生!在螺旋运动中凝聚!丹是在螺旋转动中现出来的!就如台风眼,中心高压产生螺旋状旋转旋出,低压便反向流入依然是螺旋轮状……螺旋,是因有时间变量的存在,所以太极拳的运行轨迹,圆只是表象,真正应是螺旋状态!师父说的升降,就是螺旋的另一个说法而已。”小珠似乎看见太极球整个的空间旋转状态!

            蒲谷子继续说:“螺旋于人身上,年轻时精神饱满力量旺盛,这是真阳由内而外放自然所致。老了真阳无法发放了,只能蜗居了。为保住元精不败,只能减少外螺旋而变内螺旋,就皮皱肉松了。”

           “人在吸气中因为贪念当头,所以一吸气就求满满的,这时螺旋内收后有了吸气形成身体的感觉。但呼气时,因为是由内而外的一种排泄力量,产生螺旋的外旋放,并能产生声音。”

           “所谓吸也出现声音,是气流的进入产生的。只有呼气时象田螺那样,由其中虚无点(丹)为支撑力点而爆发的,所以,呼气是用心力来呼的,吸气则是身体的本能惯性力量。”

           “我们要炼呼气这个由内而外的螺旋,吸是被动的本能的,只能用心去观而不参与。拳中运动也一样,丹出丹入,丹收丹放,丹升丹降,就是一个内外螺旋的过程。呼是虚空无形的,吸是有形化实的。”

           “呼气,即丹出的过程,我们需要设定一个空间范围,就是太极球壁。反之丹入的过程,太极球壁只是淡化了,但并没有消亡。所以心意不在外不在内,时刻保持灵觉。”

           “呼气是修行的根本,是入门钥匙。而丹出螺旋的轨迹是要长期练习的。”

           “那么呼气,是什么在呼?肉身?魂?魄?呼的能量或力量从何而来?是音声的波频在掌控呼气的力量或节律,还是气流量的震动产生音声?呼气的始动点在什么地方?呼气的始动点与离开身心的终点的联线或通道是什么形态的?路径每一次的变化规律是什么?呼气的能量波动是怎样引起身心内能量的共鸣的?在外端出气口产生的气流及音声是如何扰动外空间的的能量变化的?等等许多问题,要通过练习去体察。”

            这些话题,小珠无一知应,似乎又回到当年那个什么都不懂的小白,只来得及说声:“好像费大劲刚翻过一个山头,又见一座巨峰,茫然不知也!”

            蒲谷子:“那就先记着,吸时知身,呼时对身微笑!呵呵,这是真言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陈氏太极丹田内转功法
看看这些东西,“八个弹跳”,你会越来越敏锐
太极拳练习心语之二
开合在太极拳中的运用
怎样走好太极拳的内劲
关于太极拳的答疑解惑(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