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班主任怎样讲故事?——《自己培养自己》:用一生的时间去寻找那个让自己惊讶的“我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新教育故事汇]


班主任要善于讲故事

作者|李镇西


        班主任有许多基本技能,“善于讲故事”就是其中之一。

 

        孩子喜欢听故事而不愿听说教,这是每个班主任都明白的常识。所以善于讲故事对于班主任工作的意义不言而喻。问题在于,许多班主任也愿意多给孩子讲故事而不是空洞地讲道理,却不会讲故事。所谓“不会”并不是不明白讲故事要“主题鲜明”“针对性强”“语言生动”等道理,而是不知道具体该怎么“讲”。今天,我想根据自己多年班主任工作的实践,给大家谈谈我的体会。

 

        一、把自己放进故事里


        讲自己的故事肯定就“把自己放进故事里”了。所以,我一直主张班主任要善于给学生讲自己的故事。老师给孩子们讲自己当孩子时的故事,最能引起孩子们的兴趣和共鸣——每次我给孩子们讲我学生时代的故事,他们总是最兴奋的。我们的成长经历,我们的学习经验,我们的兴趣爱好,我们学生时代的成功和教训……都是一笔丰富的教育资源。

 

        班主任所讲的故事并不都是自己的,很多时候我们讲的是别人的故事。因此,所谓“把自己放进故事里”,是说要把自己的情感、思想融汇在故事之中。永远不给学生讲自己不相信的话,这是我的教育信念之一。因此,我给学生所讲故事的意蕴,一定要是我真心信服的,否则我不会给学生讲。或者说,这故事首先是把我自己感动了,让我情不自禁地产生要给学生讲的欲望。故事也许是别人的——是我读来的或听来的,但故事的精神内涵是我自己认同的。因此,我在讲的时候,每一个字都是从我心里流淌出来的。比如,我曾经给学生讲傅雷父子的故事,傅雷父子和我显然隔着一个时代,但他们身上的纯真、气节、风骨、坚韧……却是我由衷敬佩的,也是我自己的精神追求。因此我给学生讲的时候,许多学生都热泪盈眶,他们是被傅雷傅聪感动了,也是被我感动了。这就是我说的“把自己放进故事里”。唯有这样,我们给学生讲故事,才能体现出教育的真诚。

 

        二、要自然切入


        苏霍姆林斯基曾建议教师们要把教育意图尽可能隐蔽起来,不要让孩子每时每刻都感觉被大人“教育”。给孩子讲故事,就是追求一种不露痕迹的教育。因此,我们在给学生讲故事时,最忌讳这样说:“为了让同学们明白这个道理,我给大家讲个故事吧!”这样一本正经的开头,一下子就让故事的效果打了折扣。所以,给学生讲故事,一定要自然切入,让孩子不知不觉地进入故事之中,进而不知不觉地受到感染和启迪。

 

        只要了解学生,熟悉他们的生活,并能够随时敏锐地感受他们的精神世界,我们就一定能够找到讲故事的自然切入点。

 

        三、要善于展开


        一些老师讲故事总讲得干巴巴的,不能感染学生,这自然达不到讲故事的效果。故事讲得生动有许多要素,比如语言的绘声绘色,声调的抑扬顿挫,表情的眉飞色舞,肢体的手舞足蹈,等等。其中还有一个要点,就是要学会“展开”。

 

        有的老师讲故事往往只说“发生了什么”,于是,再生动有趣的故事,讲出来也就那么三言两语。

 

        比如,我曾经给学生讲我初一时学习英语的经历,如果让不会讲故事的老师来讲,可能就是这么几句话:“我最初英语成绩不好,后来发奋努力,一学期便取得了惊人的进步。”这样“简洁精炼”,当然不能感染学生。

 

        写作中有“叙述”和“描写”两种手法。“叙述”是简单的交代,“描写”是形象的刻画。比如“太阳出来了”,这是叙述;而“一轮红日从东方冉冉升起”,则是描写。我说的“要善于展开”,就是指讲故事要善于描写。

 

        四、要有曲折波澜


        “文似看山不喜平”。讲故事其实就是口头作文,同样“不喜平”。如果故事平铺直叙,自然味同嚼蜡;或者老师说了第一句,学生就知道接下来的第二句,这故事同样索然无味。对于会讲故事的老师来说,情节平凡的故事也能摇曳多姿;而对于不会讲故事的老师来说,跌宕起伏故事也会被讲得一马平川。

 

        说到“曲折波澜”,总会想到扣人心弦的“悬念”和出人意料的“包袱”。问题是,有的故事并没有什么“悬念”,也没有什么“包袱”,怎么办呢?

 

        倒叙是产生悬念的方式之一。因此,有时候我们将故事的顺序变一变,曲折波澜便出现了。对此我就不举例了。关于“包袱”,其实有时候只需将叙事角度变换一下,故事就会产生令人捧腹的“包袱”。

 

        当然,有时候遵循故事本身的自然逻辑也可以让叙述引人入胜。

 

        五、让学生走进故事


        所谓“让学生走进故事”,就是在讲故事的过程中,让学生参与——引导他们思考,组织他们讨论,或者让他们推测故事的发展以及结局等等。注意,不是讲故事之前的问题思考,也不是讲完之后的讨论,而是一边讲一边结合故事让学生很自然地参与。

 

        作为班主任,一定要有强烈的教育意识,否则是失职;但“教育意识”的体现却一定要润物无声,讲故事最能自然而然地走进孩子的心灵。愿每一位班主任都成为讲故事的高手。


    (本文转自好老师微信号,摘自李镇西《自己培养自己》文章内容略有删改。)



        《自己培养自己》——


        本书汇集了李镇西老师有关年轻教师成长的随笔,每一个字都是从作者心里流淌出来的,是作者从教30多年来自己成长的切身感受,其中也为我们展示了了一些优秀教师、知名学校自由“生长”的经历与经验。作者谆谆告诫,教师成长,关键在自己,要学会自己培养自己,用一生的时间去寻找那个让自己惊讶的“我”。为普通教师指明了一条自我成长的教育之路。



用一生的时间去寻找

 那个让自己惊讶的“我”

——《自己培养自己》自序 

作者| 李镇西

文章来源|镇西茶馆


        说明:今年六月,华东师大出版社“大夏书系”将同时推出我的两本新著《恕我自言》《自己培养自己》。两个书名都还是暂定,尤其是第二个书名,我和编辑都还不太满意。我想干脆用《自我培养》或《寻找那个让自己惊讶的“我”》。但最后都没定。欢迎各位朋友帮我出出主意。谢谢!


        这本书汇集了有关年轻教师成长的随笔。当然不敢说每一个观点都绝对正确,但我可以问心无愧地说,每一个字都是我从心里流淌出来的,因为我所说的都是我自己成长的切身感受。


        说到人的成长,我们总喜欢说是“领导的培养”。如果这里的“培养”指的是热情鼓励、真诚批评、提供平台、创造机会……那么,这“鼓励”“批评”“平台”“机会”对每一个人都是一样的,但最后并非每一个人都成长起来了。就像这地球上的空气、阳光和水无处不在,但并不是每一颗种子都能发芽,每一朵花儿都能结果。所以,成长与否全在自身。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说每一个教师的成长,都是自己培养自己的结果。


        所谓“自己培养自己”倒不是——或者说,至少不完全是——为了达到某一些外在功利目标:“教坛新秀”呀“市优青”呀“学科带头人”呀“特级教师”呀等等……这些东西作为意外的收获,我们当然也可以坦然接受。但我说了,这只是“意外的收获”,并非我们的初衷。那么“初衷”是什么?我想,就是通过职业除了获得相对比较体面的物质生活条件,更赢得精神上价值实现感。或者,干脆通俗一点说,就是获得一种源于人性的成就感和尊严感——再说得更加“大白话”一些,就是为了在我们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觉得自己“这一辈没白活,值啦”!


        当然不是一开始就想那么远,而是在人生的路途上,一步步走着便不断地想再往前走一步,再走一步,看自己究竟能够走多远。


        写到这里,我想到十年前我刚做校长不久和年轻的数学教师唐真的一次谈话——


        我问他:“你觉得你有没有理想和志向?”


        他说:“我没有明确想过要达到什么目标,但我总是告诉自己,每一天都不能重复昨天!”

    

        我说:“非常好!永远不满足于现在。你可以用自己的每一天乃至一生来实验:我的教育究竟可以做到怎样高度?”


        十年过去了,现在唐真已经是一名很优秀的老师了,但他还在继续“实验”自己:我的教育究竟可以做到怎样的高度?


(八十年代我在阁楼小房间里伏案的背影。)


        我又不禁想到了我的年轻时代。作为中国77级大学生,我是1982年春天毕业参加工作的。由于我的单纯和热情,当然加上有点点小聪明,所带第一个班就让我“小有名气”:由谷建芬老师谱写班歌的“未来班”事迹上了1984年7月的《中国青年报》,一些报纸给我约稿,还有杂志给我开专栏,有学校开始找我去作报告……总之,在一些人眼中,我俨然是一名“教坛新秀”了——虽然那时还没有这样的“荣誉称号”。当时还二十几岁的我,如果止步不前,再学会点“处世智慧”,我也会过得不错的。但我问自己:我还能不能再往前走一步?


        于是,我大胆地审视自己的教育,甚至以批判的眼光审视整个中国教育——当然,这和八十年代自由的学术风气有关,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写下了包括后来发表在《中国青年报》(那时候《中国教育报》还没创刊呢)的《沉重的思考》等一些有份量的教育文章,几乎每一篇都引起较大的反响和争议。所有的文章都指向“人”的心灵——青春期心理、个性与创造性……与此同时,我在语文教育和班级管理两个方面同时进行民主教育的探索。这样又过了十来年,我的教育获得了新的突破,不但在应试成绩方面达到了一个高峰——我的高95届一班创造了“高考神话”,而且在语文教育方面,我成了国内小有名气的“优秀青年语文教师”,在班主任管理方面也独树一帜……这一切的标志,便是拙著《爱心与教育》《走进心灵》《语文教育:从批判走向建设》《教育是心灵的艺术》等著作的出版,并获得多项国家级大奖。一时间,包括中央电视台在内的媒体对我的采访报道,我一下子“出名”了,虽然当时我没有任何教育荣誉头衔。


        如果我到此止步,只要在工作中没有大的失误,仅仅凭《爱心与教育》这本不断重印的畅销书的版税——直到现在,这本书都还非常畅销,我都可以生活的很有滋味也不失品位的。但我问自己:我还能再往前走一步吗?


        于是,我在42岁那年报考了博士,重新开始了由早读、上课、晚自习构成的大学生校园生活。三年后,在付出每天早晨都能在寝室里看到的满地落发的代价之后,硬是以“优秀”等级的博士论文获得了博士学位。回到成都,市教育局安排我这个博士进了成都市教科所,并专门为我设立一个“成都市教育发展研究室”,由我担任主任。而且还很顺利地评上了特级教师。如果我就此止步,我会成为一个经常“下基层”到学校去“视察”“指导”的“专家”,没有了课堂教学,没有了班级管理,没有了应试任务,没有了升学压力,我很清闲很悠闲地同时也很体面并受人尊敬地度过我余下的十五年教育生涯的。但我再次问自己:我还能再往前走一步吗?


        于是,我多次给市教育局杨伟局长写信打电话,要求“回学校去”,上语文课,当班主任。我坚信,虽然还是上语文课和当班主任,但经过博士学习和深度思考研究的我,不可能重复自己,一定能够超越自己。果然,重返学校我以更加自觉的民主情怀和人文眼光带班上课,我的教育我的课堂完全刷新了我的过去。《与青春同行》《心灵写诗》《听李镇西老师讲课》《做最好的老师》等新一批教育畅销书,便是我“重返校园”的实践与思考的结晶。如果我继续留在教科所,是不可能有这些成果的。


        2006年,我48岁,无论我如何“谦虚”,可在别人的眼中,我都是所谓“全国著名”的这个那个。不再年轻的我,完全可以“退居二线”,当当这个“顾问”,那个“参谋”。总之完全没必要那么“拼”了。如果我真的从一线退下来,没人会说我什么。但我自己依然不满足,我问自己:我还能往前走一步吗?


        于是,我接受了武侯区教育局的任命,在一天中层干部都没当过的情况下,出任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校长。这是一所地处城郊的涉农学校,88%的学生来自当地失地农民家庭和进城务工人员家庭。在这里搞教育,以世俗的“应试标准”看,简直就是难上加难。有人甚至认为我在“砸自己的牌子”。但我觉得这正是挑战我,更是激发我教育智慧的机会!这一干就是九年,九年过去了,当然还有不少遗憾,但这所学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事实;一大批(当然不是“所有”)教师成长起来并享受着职业幸福,这是事实;我们的平民教育获得了社会的普遍认可,并得到国务院总理的高度评价,这是事实。


        2015年7月4日,在学校的阶梯教室向老师们发表了告别演说之后,我卸下了校长职务。我也可以像有些“退居二线”的老同志一样,很轻松地当个挂名的“巡视员”。但我问自己:我还能不能往前再走一步?于是,我主动承担起了武侯区的新教育实验推广使命,将武侯区的新教育搞得红红火火,再后来我又出任全国新教育研究院院长,为中国的新教育实验继续效力……


        明年我就退休了,但这只是从年龄意义上说的。其实对我来说,所谓“退休”只是一个职业手续,而教育本身是无所谓“退休”的。所以,前方还有什么精彩等着我?我不知道。但我知道的是,每一个“明天”都是一个值得我期待的“诱惑”……


        三十六年就这么过去了。并非一直都顺风顺水,其间的艰辛、困苦、挫折、“打击”,还有种种所谓的“不公”,有时候甚至似乎山穷水尽、兵临绝境……非一言难尽,但我从来没有停止过前进的脚步,因为我所做的一切都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自己。我既非党员,也非领导(我从来不认为当个校长就是“领导”了),我不用为别人“负责”,我只忠实于自己内心就可以了——干干净净地做人,简简单单地教书,多好!八十年代我读到过一句话:“内心的宁静可以抵御外在的任何风暴。”因此,“评价不公”也好,“环境恶劣”也罢,以及各种“恶语中伤”“流言蜚语”,比起我执着的信念,一切微不足道。


        20多年前,我在成都石室中学工作时,老校长王绍华先生曾经把我的成长经历概括为“4+1模式”—— “四个不停”加“一片爱心” 。所谓“四个不停”,即不停地实践;不停地思考、不停地阅读、不停地写作;所谓“一片爱心”,即爱教育,爱孩子。我接受王校长这个评价。我坚定不移地认为,任何人的成长,都是一种自觉选择、自我培养和自由发展。


        当然不能说我今天就如何如何“功成名就”,但和30多年前的那个大学毕业生相比,现在的“我”的确远远超越了当初的那个“我”。其他不说,就凭69本记录着我教育实践、教育思考、教育智慧与教育情感的著作(还不包括“主编”的书籍),就足以让1982年春天那个青涩而纯真的小伙子惊讶得目瞪口呆了!


        从某种意义上说,所谓“自己培养自己”,就是用一生的时间来寻找那个让自己惊讶的“我”——而这个“寻找”的过程是没有止境的。

 

         2017年4月13日晚

 

    (文章转自镇西茶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当班主任的20条军规
我是教师我无能
任小艾名言
写在教师节
班主任教育智慧小故事 - 白马宣子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教育故事:牵手在明天——中职生早恋的故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