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课后服务为何难?

课后服务为何难?

作者:李广生

课后服务是当前中小学的热点问题,毫无疑问,更是难点问题。难在何处呢?其实,从课后服务这个名词我们就可以窥见端倪。

第一,“课后”是我们弱项。无论校长还是教师,长期以来都把关注点和主要精力放在课上。课怎么上、怎么管、怎么评、怎么改等一系列问题,我们开展过深入研究,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但课后呢,我们却很少涉足,可能是因为我们习惯性的认为它不属于学校的一亩三分地的原因。

第二,“服务”是我们的短板。时至今日还有人(而且数量不少)质疑教育即服务的理念。教育是教育、服务是服务,教育怎么会是服务,难道教师是服务员吗?——这样的声音依然存在。究其根本,并不是我们把教育看的多么神圣,而是对服务存在某种偏见。

第三,“自主”是我们的难题。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自主发展是支撑核心素养的三足之一,可见其重要性。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在学校教育中相比较文化基础和社会参与,自主发展面临更大的挑战。没有自愿就没有自觉,没有自觉就没有自主,这可以算是基本常识。但是,在我们的校园里,自愿可谓相当稀缺,我们更习惯于采用强制或变相强制的方式开展教育。“引导学生自愿参加课后服务”,真正让校长和教师犯难的是“自愿”。

课后是我们的弱项、服务是我们的短板、自主是我们的难题,以上三方面综合作用,导致课后服务在实践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挑战。如何才能真正提高课后服务质量?我的建议很简单,总体思路是扬长补短,具体而言从两方面入手。

一、所谓扬长就是把我们弱项“课后”变成我们的强项“课程”。在这里又有两方面的工作要做。一是校长要做好课程规划,用课程支撑起课后服务这项工作。如果学校呈现的不是一大堆零散的活动,而是一体化的课程体系,课后服务这件事就有眉目了。二是教师要做好课程实施,用更加创新的方式把课程落到实处。为什么特别提到创新呢?很明显,如果课后延续课堂的样子,不就成了变相的补课了吗?补课是“课”为核心的教学行为,作为教育者我们必须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责任是育人,人才是真正的核心。围绕着人这个核心,大有文章可做,最基本的就是培优、补弱、提高。

二、所谓补短就是补齐我们在服务上的短板。首先要明确的一点是我们的服务对象是谁,正所谓做事不由东累死也无功。我们的“东”是谁?通常情况下我们想到的是学生和家长,一点错都没有。但是,千万不要忘了,教育是民生问题,更是党之大计、国之大计。这就意味着,我们的服务对象既是小家又是大国。小家的现实需求要关注,大国的长远发展更要关注。小家与大国的共同利益是质量!明确了这一点,我们就会意识到补齐服务短板重点应该在多样性和选择性上下功夫,落脚点是提高质量。很多学校在拓宽渠道和引进资源上进行了积极地探索,但忽视了内部挖掘,在丰富多彩上做了很多文章,但忽视了扎实有效。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们对自己的短板认识不清。

以上是我在今天的论坛上和同行分享的观点,或许是老教研的书生之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关键在教师
基于“核心素养” 深化有效教学
如何创建问题导学型学本课堂
指向核心素养的“开放式课程”建构
【校长论坛】关于校长有效教学领导力的思考(2008年11期)
教学|学校如何进行课程顶层设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