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教师才是最大的受害者

教师才是最大的受害者

作者:李广生

令人向往的课堂,师生既是创造者也是受益者。他们共同享受着联手创造的美好课堂,这段美好的经历将成为他们面向未来的源源不断的动力。但若是不加以警觉的话,他们又会成为破坏者和受害者。就像生态恶化的苦果必将由造成生态恶化的人类吞下一样,让课堂成为恐惧、压抑、伤心之地的师生,也必将或只能在这样的课堂中备受煎熬。

通常情况下,教师可不愿意揽下破坏者的责任,他们总能为自己的破坏行为,比如大发雷霆、严厉呵斥、嘲笑、讽刺、冷漠等等,找到开脱的理由。这些理由是那么充分,足以说服学生,让他们理解自己的破坏行为,或是不把它当成破坏行为。其实教师不用煞费苦心为自己辩护,学生对教师的宽容要超过教师对学生的宽容。教师拍桌子瞪眼,甚至出言不逊,课堂气氛降到冰点,但转过头,教师的脸色稍微缓和,课堂便又春意融融。有些教师不珍惜学生的宽容,他们喜怒无常、动辄翻脸、点火就炸,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他们可能没有意识到,这个世界除了自己的学生再没有谁能允许或承受自己如此肆意。这样说恐怕会引起教师的反感,但我还想指出的一点是,即便学生宽容你,你自己能够宽容自己吗?

我有一位年轻的教师朋友,他深受学生喜爱,因为他也真心对待学生,关心他们、帮助他们,无微不至。他说他甚至把每个孩子都当成自己的孩子,恨不得把自己的心都掏出来。就连学校开运动,他都不忘从家里带来巧克力和饮料,为孩子们补充能量。说实话,他做的比很多教师都多、都好。但他总克制不住自己的情绪,经常在课堂上爆发,上演一场疾风暴雨,包括摔东西、挖苦斥责学生,实施语言暴力。虽然把学生镇住了,虽然没有发生激烈冲突,虽然总以学生认错收场、虽然并未影响师生关系,但他得到的也只是一时的宣泄,而事后总被深深的自责折磨。多次听他倾诉,他的语气和神态告诉我,自己并不想这样,真的并不想这样,这样的自己不是自己想看到的自己,无力感、挫败感、失望等消极情绪让他怀疑自己并对这份工作产生倦怠和厌恶。由此我总结出一条定律:脾气发的越大,伤害自己越深。

从一定意义上讲,创建令人向往的课堂,教师是最大的受益者,而破坏令人向往的课堂,教师是最大的受害者。

认识到这一点至关重要,它提醒那些准备让课堂成为令人向往之地的教师,先要想一想哪些做法可能会摧毁令人向往的课堂——至少不要成为破坏者。

令人向往的反面,首先是令人失望,什么样的课堂会令人失望呢?再它变得令人失望的过程中,师生分别贡献了什么?

其次是令人沮丧,挫败感可能是这种课堂的最大特点,是什么导致师生产生挫败感呢?

再次是令人恐惧,教师和学生都害怕进入那样的课堂,他们提心吊胆小心翼翼,害怕某种东西突然降临,但往往陷入“墨菲定律”,怕什么来什么。

再次是无聊感,和恐惧、挫败相比,它可能伤害性较小,但内耗极大,探索的激情和创新的勇气等,都将被无聊感慢慢消磨掉,可怕的是我们并未察觉……

接下来我将就这些课堂进行分析,看看它们是如何变成这个样子的,我们在其中发挥了什么作用。不要成为令人向往的课堂的破坏者,因为破坏者可能就是最大的受害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教师之间听课,到底听什么?
如何上好一堂地理课
灵动的课堂流淌着美(一)
《“高效课堂教学”研究》课题设计论证书
金洲随笔:课堂教学的N个细节(38)
打造高效课堂-每位教师追求的目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