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国土资源部发布中国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定成果

第一次全面摸清了我国耕地质量等级与分布状况,首次实现了全国耕地质量等级的统一可比,填补了我国耕地质量等级研究的空白;编绘了1∶450万中国耕地质量等别图,建立了1∶50万中国耕地质量等别数据库;成果显示我国耕地质量等别总体偏低;胡存智为1∶450万中国耕地质量等别图揭幕

12月24日上午,国土资源部召开中国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定成果新闻发布会。此项成果显示,我国耕地质量等别总体偏低。新闻发布成果包括《中国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定》、1∶450万中国耕地质量等别图、1∶50万中国耕地质量等别数据库等。有关负责人称,该成果的发布,标志着耕地保护和管理从此进入数量、质量两手并举的新阶段。

部党组成员、总规划师胡存智介绍了中国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定工作情况及主要成果,并为1∶450万中国耕地质量等别图揭幕。

《中国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定》结果显示,根据自然条件、耕作制度、基础设施、农业生产技术及投入等因素综合调查与评定,我国耕地评定为15个等别,1等耕地质量最好,15等最差,全国耕地质量平均等别为9.80等,等别总体偏低。优等地、高等地、中等地、低等地面积占全国耕地评定总面积的比例分别为2.67%、29.98%、50.64%、16.71%。

研究发现,我国耕地质量等别呈现总体偏低、分布集中、经济发展区域与优质耕地分布区域在空间上复合等特点。我国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耕地平均质量等别较高,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耕地平均质量等别较低。

据有关负责人介绍,全国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定工作是1978年全国科技大会提出的目标,1989年基本形成技术思路框架,1999年正式部署在全国范围实施的一项重大科技创新工程,其工作规模及技术手段都属国内外罕见,是一项系统性、原创性、应用性极强的科技工作。

全国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定工作从1999年部署实施以来,逐年分批部署,按照“规程先行、分省组织、统一汇总”的思路开展。历时十年,全国调查了1000多万个单位,村级调查样点600多万个,省级汇总图斑30多万个。建立标准样地5万多块。以县级土地利用现状图为基础,编绘县级以上各类成果图件3万多张,汇总编绘了全国1∶50万、1∶450万耕地质量等别图。

在开展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定工作的同时,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积极探索并推动成果的转化应用。当前,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定成果已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耕地占补平衡、基本农田调整划定、土地整理复垦开发等方面得到了初步应用,形成了一批重要的试点和示范成果,对推动土地资源管理从数量管理为主向数量质量并重管理转变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

全国土地评价还将重点开展以下工作:每6年组织一次更新调查;开展年度抽查和对重点地区的监测;加强农村土地定级估价工作;研究建立耕地质量等级动态监测体系和耕地资源安全预警体系,形成耕地质量等级年度报告制度。(记者 吕苑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120929农用地质量分等定级估价新国标解读
贵州省第二次土地调查主要数据成果公报
国土部:我国耕地质量总体偏低优等地仅占2.67% 20091228
省农业农村厅举办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耕地质量等级评价技术
国土资源行政审批目录
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明确基本农田数据库建设有关事项的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