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生七年:若一切只如初见

开始

Give me a child unitil he is seven, and I will give you the man.

这是一句英国谚语,意思是“7岁看大”。

英国人眼光没有咱们犀利,判定一个小孩要多看四年。

1964年时,一位青年导演默念这句谚语时突发奇想,他找来一群来自不同阶级的7岁小孩,挨个采访了他们,那之后导演靠着惊人的执行力每隔7年就提着摄像机回访一次那批孩子,现在这部纪录片已拍到了第8集,那些孩子也56岁了(7x8=56),最新一集(63岁)将在2020年上映。

7岁

这是孩子们7岁时的模样:

来自伦敦东部贫民区的Tony~

来自利物浦中产阶级的尼尔~

高富帅三人组,从左往右:约翰、安德鲁、Peter~

工人阶级姐妹花,从左往右:Jackie、琳、Sue~

农二代:Nick~

富家千金:Suzy~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开始的开始,我确实爱上了他们每一个人。

孩子们虽然因为家庭背景不同,言谈举止大相径庭,但都同样的无忧无虑,惹人喜欢。

他们有人想上牛津剑桥,有人不知道大学是什么,有人想周游世界,有人要去非洲帮助难民,有人想当宇航员...

人生和未来对他们而言都仿佛是一幅无限延展的卷轴,只等他们随手涂抹几笔就能成为波澜壮阔的篇章。


14岁

导演拍这部片的初衷是通过现实来展现英国的阶级分化,最后得出“寒门再难出贵子”的结论,14岁那集,孩子们似乎也按照导演预设的剧本演了下去:富二代们都按部就班上了贵族学校,工人阶级姐妹花则顺理成章的去了职业学校。

不论人生走向如何,孩子们14岁那年都展现出强烈的叛逆,无意与世界交流。

当导演问Suzy(富家千金)怎么看这部纪录片时,她直白的说:

I think this is ridiculus.(这很荒唐)

睿智而寡言少语的农二代Nick甚至懒得面对镜头。

高富帅三人组也不卑不亢的批评了导演,纷纷表示自己不想代表“有钱人家的孩子”。


21岁


高富帅三人组在七岁时就定下了教育方面的目标,不是牛津就是剑桥。

21岁那年查理却掉队了,他没考上牛津,而是去了杜伦大学(Durham),杜伦同样是名校,在英国的地位相当于浙大。

导演问他没能考上梦寐以求的牛津是什么感觉(导演确实直白到令人尴尬):

查理轻描淡写回了句:

I don't mind at all.(我不在乎)

我却知道他一定在乎。

我想起我有个高中同学,他从小就立志上清华,但高三的一模二模后不得不接受现实改报了复旦。

上复旦后,他一度意志消沉,同学聚会上他也极少提复旦的事,大四毕业那天,他发短信告诉我,拿到毕业证那一刻他什么感觉都没有,还把复旦这四年形容为一段“无爱的婚姻”。

大家可能觉得这位朋友很作,大男人还这么能作,复旦已经是很好的学校了却不知足。

其实“作”和“不知足”正是人类的本能。

我那位同学即使上了清华也不会心满意足,生活中还会有其他的不如意等着他去不知足。

正如片中的nick。

农二代Nick是片中第一个没按照预设剧本走的孩子,他考上了牛津,成功跳脱了阶级枷锁。

但当导演问起他成功秘诀时一向沉默寡言的他突然爽朗大笑:

我不就是考上牛津了吗,我哪里成功了?


28岁


他们28岁那年,我第一次感受到了“衰老”这个词。

没错,28岁,依旧是风华正茂的年纪,有几个年轻人却看着不再年轻了。

Suzy21岁接受采访时叼着根烟,即使再颓废、再消沉、再厌世,也难掩青春气息:

28岁时Suzy因为美满的婚姻与家庭阳光了不少,却也显得苍老了。

Suzy还算老的优雅,Jackie则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

28岁的Jackie,看着少说也40朝上吧?

7岁时的尼尔是片中最可爱的男孩,28时却开始四处流浪,很明显,他患上了重度抑郁症,30不到就谢了顶驼了背。

35岁后


从21岁起,失意和无奈便开始充满了每个孩子的生活。

14岁时有几个孩子也显得忧伤,但都说不出什么实质烦恼,大多是“为赋新诗强说愁”罢了。

21岁是英国的法定成人年龄,这个节点似乎也印证了那句话:

成年人的世界从来不轻松。

最先品尝到失意的是查理和尼尔,他俩都高考失利,没能进入梦想的牛津,退而求其次去了别的学校。

查理21岁后便不再参与纪录片的拍摄,这其中高考失利的因素到底占了几何,恐怕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尼尔则比查理凄惨的多,他自21岁起心理就出了问题,辍学、失业、流浪、孤独、抑郁犹如多胞胎般纷至沓来,将尼尔纠缠的动弹不得。

他也对生活投降了,一边倔强的对镜头宣称自己很快乐,一边领着政府救济金四处漂泊,过着谁都看得出来并不快乐的生活。

直到40岁后,他在朋友的帮助下才慢慢捡起了对生活的信心。

(21岁、28岁、35岁、42岁)总共不过3个多小时,我是一口气连着看的,3小时的时间短到让我忽略了尼尔其实在深渊里挣扎了足足20年。

女孩子那边同样不轻松,最典型的恐怕就是Jackie,她28岁就经历了婚变,成了单亲妈妈,模样沧桑的像是中年人。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49岁时她的两段话让我洞悉了她的内心,

她先是对着镜头咆哮:

我现在身体不好,政府却不发给我放补助了,摆明了让我出去工作,这不是把我往死路上逼吗?你说我的身体状况怎么去工作,你说?

导演问她:

你有什么后悔的事情吗?

她长叹了一口气:

我上学时候不应该这么懒,若再活一次,我一定更努力学习。

我知道,凡是说出这种话的人,就算真给她一盒后悔药让她穿越回去,她顶多努力三个月,然后依然该干嘛干嘛。

失败的人都有个共同点,爱怨天尤人,爱推卸责任,自己活得不好就赖政府,一点儿背就赖社会,实在没人赖了就赖自己以前不努力,该做的事则永远推给明天的自己。

我真的想走进电视一个巴掌把Jackie拍醒。

但我也知道,我拍不醒她。

农二代尼克从牛津毕业后成为了科学家,一直被观众津津乐道,因为他是大众眼中唯一跳脱自己阶级的人。

但49岁那年他面对镜头却失落无比,因为过去7年研究的课题宣告失败,他再次无奈而自嘲的对导演说,大家都说我是成功者,但我做成什么了,我至今为止做的最出名的一件事就是来拍这部纪录片。

这部纪录片越往后,最震撼的片段就变成了每次他们登场时更苍老的模样:

49岁的Jackie~

56岁的Suzy~

56岁的Nick~

很多时候,我们都忘记了自己会变老的事实,青春就像手纸,看着很多,但不知不觉间就没了。

56岁


56岁那年,高富帅三人组中的约翰终于对导演袒露了自己的内心与真实经历:

约翰的父亲在他9岁那年就去世了,顶梁柱的倒塌令家中经济捉襟见肘,母亲为了能让他继续就读贵族学校,不得不走出家门,开始努力工作。

其实从那一刻起,导演在片中为他制定的富二代人设就已轰然倒塌。

好在约翰很争气,大学时凭借优异的成绩赢得了奖学金,毕业后成了大律师,让家人过上了最好的生活。

导演本来想拍一个富二代理所当然成功的故事,没想到却意外收获了一个中产子弟通过自我奋斗完成阶级跃升的励志篇章。

但约翰在人生后半场也和尼克一样失落,他对导演坦言,自己好几个高中同学都成了部长,和他们一比自己实在太失败了。

越往后活,我就越清楚“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适用于这世上的每一个人,因为人的欲望宛如黑洞,地球上这点分子实在是填不满这一个个无无底的沟壑。

来伦敦东区的托尼(Tony)从小的梦想是当个骑师,21岁那年同样梦想破灭,选择去参加出租司机考试。

那时候年轻的他面对镜头侃侃而谈:

我会成为出租司机,我一定会,我要把出租司机执照甩在那些曾经低估我的人面前,让他们看看我的厉害。

看到此处,我不禁好笑,心想这小伙子也太没出息了,一份开出租的工作就令他渴求至此。

35岁时他又聊high了,说自己这辈子想干的事情还没有哪件干不成,想当骑师最后真的和Lester Piggot(著名骑手)同场竞技,想当演员就参演了斯皮尔伯格的影片。

导演当场说了句很冰冷的话:你最后既没成为骑士,也没当成演员。

他只尴尬了一秒就恢复了笑容:

有过总比没有强。

56岁,他告诉导演自己前些日子开出租车载了巴斯奥尔德林(与阿姆斯特朗一起登月的宇航员),他下车时酒店服务生向车里要签名,他就转头告诉了奥尔德林,没想到服务生对他说:

不,我要的是你的签名,我在《人生七年》上见过你。

他讲到这段经历时高兴地像个孩子,我也跟着笑了。

我不再嘲笑Tony胸无大志,而是开始打心眼里佩服他的知足与乐观。

这部片中其他13个孩子都在人生某个阶段显得阴郁,唯有Tony的脸上永远灿烂。

《人生七年》播出后,在全球引起了强烈反响,各国导演纷纷效仿,拍了自己国家的翻版。

俄版《人生七年》第一集于1990年开拍,没想到转年的1991苏联解体,前苏联成了俄罗斯,原本生在一个祖国的孩子们从此天各一方,成了好几个不同国家的公民,也正因国家的动荡,有些孩子导演再也找不到了。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纳兰性德能写出这首诗,正是因为23岁时经历了丧妻之苦,他真心希望自己和爱妻的故事能定格在20岁一见钟情那一瞬间,这样就不必经历后来令人刻骨铭心的悲伤与痛苦。

这两句诗是纳兰性德30岁写的,那时在外人看来,纳兰性德是富二代,帅,家庭美满(二婚),但没人晓得他已被悲伤淹没,对现任妻子毫无感情。

写下这句话的第二年他就郁郁而终了。

《人生七年》愈往后看,我对孩子的期望便愈小,只默念他们能好好活着,这也是最令我欣慰之处,因为直到最新一集,那些孩子们依然活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生若只如初见,史上最精彩的纪录片,连续拍了54年!
终于揭晓!英国跟拍56年,决定穷人与富人命运的,不是出身?
前后花费55年!纪录14个不同阶层的孩子,被称为BBC最伟大纪录片
BBC纪录片耗时56年跟拍14位少年:到底什么决定孩子的一生
《人生七年》:除了父母的阶层,还有什么在决定命运?
人生七年之28up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