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波三折科考路,曾国藩终于考取了秀才,开启了人生新征程


曾国藩虽然有着辉煌的人生,但他的起点却总让人诟病。七次才考取秀才,成了他一生的耻辱和动力。

不是他不努力,只是他的天资实在太弱,谁让他是曾家的笨小孩呢?


01 父亲的希望

说到曾国藩的科考之路,不得不提一下他的父亲曾麟书,因为父亲对他的影响实在太大了。

曾国藩的父亲曾麟书是一位忠于封建礼教的教书先生,他不仅自己热衷于功名,还不时地把科举赢得功名、光宗耀祖这些思想观念灌输给儿子曾国藩。

但不巧地是,曾麟书自己在科举路上却始终无所建树。他一边教书一边发愤求取科举功名,不幸地是他总是运气不好,总是屡考屡败。

于是,他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儿子身上,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更是对儿子严格督导与训练。

直到道光十二年(1832),曾麟书四十三岁时,才补入县学。那是他第十七次参加考试,终于圆了他的秀才梦,同时也给儿子做了榜样。


02 祖父的影响

曾国藩的祖父曾玉屏更是如此。曾玉屏虽然没读过多少书,但多年的人生阅历与自身的威仪,却让少年曾国藩对他充满了崇拜仰慕,而且还影响了曾国藩的一生。

曾玉屏对儿子曾麟书要求严格,动辄大声呵斥责骂,丝毫不顾忌儿子也是做了父亲的人。可他对曾国藩却是倍加宠爱,因为在这个孙子身上,他真正看到了曾家的希望。

在孙子初谙人事之时,他便常常向孙子灌输一些为人处世的大道理,那些道理如涓涓细流,滋养着曾国藩的成长之路。

祖父为曾家产业的殚精竭虑,对曾家子孙以耕养读求功名的热望,甚至在家庭中的专横刚愎,都深深地影响了曾国藩,成为他后来发奋苦读的最大动力来源,也成了他后来在官场与戎马生涯中坚韧不拔、意志超强的思想渊源。

后来曾国藩离开家乡,走入官场,还常拿祖父当年训导他的话来训导曾家子弟——“君子在下则排一方之难,在上则息万物之嚣。”“以懦弱无刚四字为大耻,故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这些在《曾国藩家书》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祖父对曾国藩的影响如此之深。

可见,祖父曾玉屏对他的影响,显然远远超过父亲对他的影响。


03  一波三折的科考路

考取功名,对于古代的读书人来说,那是人生的梦想,更是自己出人头地的主要途径。

然而,对于资质平庸的人而言,流汗是肯定的,流泪也是必须的。

十六岁那年,曾国藩开始考秀才,他老爹也跟着考。这并非他老爹喜欢凑热闹,而是他老爹自己已经考了很多年,始终没有过关。

第一次,曾国藩意料之中的落榜。老爹安慰他,你才考了一次,千万不要灰心。

尽管老爹无心带儿子游玩一下繁华的省城,但这个少年还是被眼前的景象深深吸引住了,心胸也豁然开朗,他知道了外面的世界如此之大,如此精彩。

第二次,又落榜。他老爹说,事不过三。他这样激励着自己,也激励着儿子。

第三次,再次落榜。他老爹说,咬定青山不放松,下次一定会考好。

第四次,照样落榜。他老爹说,下次爹还陪你考。曾国藩热血沸腾,更加努力地读书。

第五次,运气好像来了。曾国藩的试卷虽然被考官评为“文理太浅”,不过还算说得过去,于是湖南省学政发布公告,曾国藩获得了佾生资格。

所谓“佾生”,指的是虽未入围但成绩尚好,选取其充任孔庙中祭祀礼乐舞的人。获“佾生”资格后,下次考试可直接院试,不必县试和府试,所以古人称佾生为“半个秀才”。

如果是第一次考秀才获得这样的荣誉,曾国藩一定会心花怒放。可他已经连续考了五次,这个“佾生”资格就不是荣誉,而是耻辱。

曾国藩在家里踱着步,咀嚼着无声的愤怒。他认定这是自己一生的奇耻大辱,并立下誓言,一定要获得秀才资格,洗刷这个耻辱。

除了拼命读书外,他似乎找不到其他捷径。所以,他只有百倍千倍地更加努力去读书。

第六次考试,他和老爹再次落榜。曾麟书捶胸顿足道:“我已考了16次,你这又考了6次,就是瞎猫,也该碰上死耗子啦!咱曾家就是一个陪考的命啊。”

曾国藩对老爹的抱怨不置可否,他认为,科举考试还是公平的,“只有文丑而侥幸者,断无文佳而埋没者”。

这是毅力,也是气度,他不但未对屡次落选而动心,反而将其作为鞭策、激励自己更加注重磨练文章的动力。

1833年,老天爷终于开眼,23岁的曾国藩在第七次秀才考试中入围,名列倒数第二。虽然名次不好,但至少是中了,还是值得庆贺的。

他老爹也入了围,名次也不怎么样。曾家人沉浸在百年来从未有过的喜悦中。


04 用最笨地办法做事

相较于那些科举路上顺风顺水的人,曾国藩的科举之路可以说不太顺遂。

从十六岁一直到二十二岁,连考七次,才成为一名秀才,与父亲同入县学。可见,曾家人的读书天分并不甚高。

七次科考的曲折经历,也让曾国藩更加坚信了自己的看法:人蠢不要紧,只要努力坚持,就能成功。

同时他也笃定了这样的人生观:既然我是笨人,那将来做一切事情都要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用笨方法去做,不投机不取巧不走捷径。

成功的路有千万条,我只走那条看上去最笨、实际上最踏实的路!

曾国藩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在以后的岁月里,不管是做人,为官,还是治军,他都用最笨的 办法去做,尽管慢,但却非常有效。

正因为如此,他才获得了最终的成功。

可见,做事的快慢并无所谓,只有努力去做,坚持到最后,一定会获得成功的。

这是曾国藩的人生经历带给我们的启示,也是他成功的经验总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史新说|“笨小孩”也有“春天”
“举人”相当于今天什么学历,研究生能考上吗?
清朝大龄考生谢启祚:98岁中举102岁被提拔,逍遥活到120
吴敬梓:久考不中的败家子却写尽身边的读书人
冀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生字表
古代考状元要过几道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