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蒲剧的艺术特色

一、剧本丰富


蒲剧的传统剧目大小共有近500个。有反映宫廷生活的历史故事戏,也有民间生活戏和神话戏;还有反映现实生活的现代戏。以唱、做、念、打各种艺术手段取胜的剧目均有,尤以唱功戏、做功戏最多。

二、 善用特技和富有激情的大动作表演刻划人物


这是蒲剧艺术表演方法上的两大特点。在特技方面,须生多用髯口(胡子)、梢子(甩发)、翅子(帽翅)、鞭子表现人物的情绪和性格,这从阎逢春、张庆奎同志演出的《出棠邑》、《跑城》、《杀驿》、《观阵》中体现的较为明显。小旦常用手帕、扇子、跷功来表现人物的情绪。如王秀兰的《卖水》、《明月珠》和王存才当年的《挂画》都运用了这种技巧。小生多用梢子、翎子、帽子刻划人物。如《美人图》中“土地堂”一折和《小宴》、《激友回店》等戏中的小生表演,就常用这种特技。王存才的戏特技更多,如《嚥药》一剧,为了表现服毒后的生理反应,他用各种手段,能使七窍出血。在《杀狗》一剧中,为了表现焦氏转脸捣鬼的虚伪性格,当他唱到:“曹郎夫不信当面看,打得我浑身上下发青发肿全是疙瘩”时,立即用右食指的指甲里藏好的一缕浸沾红水的棉絮,随着指甲一划左手背,立即显出一条血红破伤,引得观众哄然大笑,特技在这里帮助刻划了人物虚假做作的真实性。除上述行当外,青衣、二花脸、丑角,均有不同的特技,如《赛翠》和《算粮登殿》里的青衣,使用“耳环”在面部左、右侧单独甩动表现人物的兴奋心情,《观兵书》中的二花脸耍蛤蟆(脸谱〉,《药酒计》中的二花脸耍牙,表现人物的凶狠性格:《四劝》中的丑角高顶毡帽,利用头皮作风趣逗人的上下自动,招人喜看。蒲剧中好的演员在表现激情处还常用表演幅度较大的动作,可以收到扣人心弦的效果。

如阎逢春在演《周仁献嫂》中“回府”一段戏时,周仁想到爱妻貌似恩嫂,意欲“以牛替羊'让爱妻顶替恩嫂去蹈火坑。他用“激将法”与爱妻对话间,兀地听到夫人愿替恩嫂去入严府,这时,节奏一顿,他一楞,又内张外弛地说了句:“背地里说便宜话,谁也会说,'可是要真的……“此时的夫人又强调了一句:“绝不反悔!”就在一刹那间',阎逢春为了表现周仁的万感交集心情,猛地用了个“高垛子”、双膝腾空直落地下的“飞跪'动作,含着热泪,在难以抑制的激动心情中迸发出:“夫人哪”三个字,观众看到这里,无不激发得流出同情的眼泪。

三、唱腔高亢激越,朴实奔放


蒲剧的唱腔包括梆子腔、花腔曲子(昆曲和一些民间小曲)三种成份。梆子腔为其基本唱腔,是以上下句为基本结构的板腔体。其基本板式有八种,即慢板(一板三眼,记作4/4节拍〉,二性(中板,一板一眼,记作2/4节拍),紧二性、撩板(记作1/4节拍),大、小流水(记作1/4节拍),间板(散板唱腔〉,滚白〈散板唱腔)等。以徵调式为其中心调式。过去是二眼子(即以笛从下向上第二眼孔为3音〉调相当于bB调,它的跳动幅度大,音域用得宽,往往有十度以上甚至两个八度的跳跃


如:二性

男演员(包括男扮女角)因本音达不到这样高度时,即用复音(假嗓)唱。由于基调是bB或'G,起调很高,跳动幅度大,又用复音行腔,因而给人以高亢激越之感。蒲剧行腔,有“猛跌猛上”的特点。往往在一拍内,前半拍用本嗓,后半拍即猛跳到假音(复音)上。


(二性末句)

在同一拍中,从“2'到“i”猛跳十四度。这个短促的换嗓,猛烈跳上,必须用很大气力才能将高音冲上去。这种行腔,高亢奔放,富有激情,别有风味。


蒲剧唱腔的启口,具有严格规范,用老艺人的话说,叫做,“开口不起木头”(木头指梆子),这是蒲剧板眼音乐歌唱的特点之一,也是蒲剧唱腔的重要作曲法则,如慢板在中眼开口,二性板在眼里开口,流水、紧二性、导板、撩板均在抬梆子时开口,间板、滚白这些散板,则是木头避开唱词,自由敲击。


“唱时不拉,拉时不唱”,这是蒲剧演唱时的又一个特点。

这种前半节唱,后半节伴奏的处理办法,使演员演唱起来,不会因乐器的伴奏而发生裹腔、包腔、听不清唱词的现象。

四、 锣鼓经、牌子曲丰富多彩


蒲剧的乐队,分文场、武场。文武场乐器音量大,音质硬,与蒲剧音乐高亢激越的风格相吻合。武场乐器有鼓板(小心板)、枣梆、马锣(过去是bB调工字马锣,现在多用G调1字马锣),饶钹(C调3)、小锣〈G调ǐ)。文场乐器有小壳板胡(3.6弦),G调或#G调笛子(以简音作1吹奏),二胡(2、5弦),大三弦。解放以来加进了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等西乐器,唢呐大小两支(有G调与*G调各一种),筒音作“1'当正调,有时,,可作“4”当反调用。笛子在吹昆曲与小开门时筒音作“5”。


蒲剧的打击乐点(锣鼓经〉从名称上看,有六七十套,但变化起来却在百种以上。它的节奏可分慢、中、快、散四种类型。从配合动作到说唱填补,从掌握节奏到渲染气氛,都离不了它。蒲剧锣鼓经运用起来,十分灵活,例如同样身份的人物,紧急上场虽然都用“豹子头”,但在传统戏《会孟津》里四个人物上场的“豹子头”长短紧慢、套子结构均不一样。“三翻鹞”是用来配合观看动作的,但是随着剧情的发展变化以及人物身份、性格的不同,它的节奏尺寸也不一样。“间板头”可以长安短安,“七锤子'更能够拦腰截断,掐头留尾。这种以少变多的特点,显示了蒲剧打击乐点的丰富性和灵活性。


蒲剧的曲牌,外唢呐曲牌、丝弦曲牌两种。晋南自明、清以来即是乐户之乡,民间吹鼓乐、僧道乐各地都有。因而蒲剧的唢呐曲牌非常丰富,共有一百多种,丝弦曲牌也有六十多种。牌子曲是蒲剧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皇帝、朝官登殿坐堂,武将升帐回营,军伍行进,文臣迎送,饮酒行令,接旨迎亲,灵堂祭奠,洞房花烛,打扫庭堂,拜佛求仙,或是开打,备马、梳洗,常用牌子曲来渲染,来描写,甚至许多伴唱也离不开牌曲引补。但随着时代的前进,有些牌曲,如仙佛道化一类牌曲,现在不一定全能应用,尚需“推陈出新”,不断改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蒲剧打击乐的演变与存在问题
晋剧乱谈
晋剧的特点有什么,晋剧的特点表现在哪里
善于表现英雄史剧,蒲剧的艺术特色
姥姥门上唱大戏·山西四大梆子之蒲剧
晋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