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岁月沧桑话石磨

前言

乡下的老家距城并不太远,平日里却很少能回去看看,趁着这几天春意渐浓回去一趟,当经过城郊一处正在大兴土木的建筑工地时,一眼瞥见遗弃在水沟边的几扇石磨,心里不禁悸动了一下,在对老家的记忆里,一直忘不掉、抹不去的还是村南的石磨,不知道那盘陪我长大的石磨还在吗?

01

石磨,有一个奇怪的别名叫白虎,石碾被称为青龙,过年或者启用新石磨时都会贴上“白虎大吉”的小贴。石磨不能放置大门正对位置和堂屋正门位置,这源于“白虎当堂,家破人亡”的迷信说法。

石磨是由沙岩石加工锻磨形成的圆柱体生产工具,主要是用来磨碎粮食作物,把粮食作物加工成粉状,方便食用。也是千百年来老百姓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用具。

石磨是古代先民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工具,这种看似简单而内含许多科学原理的用具,充分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无穷的智慧。

据传,石磨是古代公输班(鲁班)所发明,传说鲁班用两块比较坚硬的圆石,各凿成密布的浅槽,合在一起,用人力或畜力使它转动,就把相对坚硬的粮食磨成粉了,这两块坚硬的石头就是我们所说石磨的上下磨脐。

02

石磨有上脐、下脐和磨盘三部分构成,石磨的上脐高三分之一处的侧面凿有两个对称的横向小深孔,小孔里楔上木塞就成了磨耳,磨耳是用来安装和固定推磨木棍的。

在木棍三分之一处套上一段绳索,与磨耳相接,然后把木棍别在磨脐上,在木棍的另一端装上驴夹板或牛套,供拉磨的牲畜使用,方便卸套(拆解)。

石磨的上脐顶端侧边还有一个打穿的孔眼,穿上绳索用来拴住拉磨的牲口,防止牲畜逃跑,让牲口乖乖地顺着磨道转圈儿。

因为一直是转圈,为了防止打磨的牲口发生眩晕,一般还要在牲口的脸部蒙上一块厚实的布,这就叫“眼罩”。另外还要在牲口的嘴上套上一个柳条编织的“嘴罩”,用来防止牲畜偷吃磨盘上的粮食。

如果没有牲口拉磨,那只有用人力来拉磨,其难度可想而知,容不得半点偷懒,少使一点劲,磨盘就不会转动。这就是当年流传的“人怕拉磨,驴怕上套。”

石磨上脐的上面有浅槽沟,用来放置待磨的粮食。在靠近上脐中间的位置,还凿有两个对称的、较大的圆形透洞(小型石磨只有一个洞),也称磨眼,这是用来让粮食下漏的。

随着上脐转动,粮食会均匀地供给下脐的磨膛,为了不让堆积磨眼里的粮食悬空,造成磨盘空转,一般要在磨眼里插上几根小木棍或秫秸,在石磨上脐转动时,木棍也在晃动,这样就解决了粮食悬空不落进磨眼的问题。

石磨上下脐其表面有规则阴阳条纹,也叫磨齿,上下脐磨齿啮合,要求十分严谨,石磨的上下脐通过一个叫磨脐的凹凸铁质或木质的轴心结合起来,通过这种连接方式,使其成为完整的一盘石磨。

磨脐是整盘石磨的核心部位,不可有丝毫差错,若上下两脐啮合不严实,石磨就无法运转,这就是农村所形容的“相中就是货,对眼就是磨”的意思。所以,磨的计数是以“眼”为单位的,一“眼”磨,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一盘磨。

石磨的下脐中间是磨膛,是一个U型的浅坑,承接上脐磨眼中均匀漏下来的粮食。使用一段时间后,磨齿会出现磨易,人们就要请来石匠进行锻磨,重新把磨齿进行加深修复,有时还要加深磨膛。

这些活计都是来自山东济宁临沂一带的石匠完成,本地人一般不掌握这种专业技术。新锻过的磨出面的效率很高,但也有一个问题,磨出的面粉会因为其中有细石渣而碜牙,新磨磨出的面很难下咽。

03

推磨是逆时针进行的,力度要均匀,不可忽猛忽弱,尤其是年轻人逞强,推着磨盘呼呼地转,几圈下来就没有了劲头,这样推出的面也很粗。

石磨最忌讳的是磨膛里没有粮食时倒转,如果有人倒转几圈,磨齿被磨平,石磨就有可能会废掉。为了不让人倒推磨,有的石磨是用木棍把磨盘别上,防止倒转毁磨。

随着石磨上脐的转动,粮食均匀通过磨眼流到下脐的磨膛里,再从磨膛被挤压到旋转的磨齿中,由中间向四周延伸,粮食逐渐被磨碎成粉状,最后在磨的最外沿流入磨盘上。

堆积在磨盘上的面最上层的最细,最外层的最粗,人们用箩筐把细的和粗的分开,然后分别用粗、中、细三种箩来过箩,粗的粮食再次被循环加工,直到成为面粉。反复一次叫一“破”,一般要反复六、七次,最后只剩下一些麸皮。

乡亲们为了不耽误农活和小生意,时常都是趁夜晚的时候推磨,一般加工四、五十斤粮食称之为“一套”磨,意思是牲畜拉一趟磨所能加工的数量,一套磨需要三小时左右。

贫穷的农户没有牲口,只好人工推磨,在忽明忽暗的油灯下,艰难地迈动着脚步,一推就是一、二个时辰,身体虚弱的人时常发晕呕吐,推磨晕倒在磨房里是常有的事。

磨好的面最后还要过箩,飞扬的粉尘让人蓬头垢面,眉毛和头发上全是面粉,磨面的艰苦程度可想而知。难怪现在出现了用电带动石磨来磨面的机器。

不过,石磨磨出的面粉没有经过高温的破坏,口感筋道有嚼头,远胜于如今机械磨出的面粉。

04

石磨连着众人家,过去家境比较殷实人家才有石磨,也有家境较好的人家行善出资为乡亲修建的磨房。

平时石磨闲不住,有时晚上没有人推磨的时候,磨房里成了孩子们藏马猴、翻跟斗耍玩的最好场所,乡亲们有时也会端着饭碗、捧着烟袋到这里吃饭、抽烟、啦呱。

到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磨房又成了生产队开会、学习的地点。“社员们喝过汤(晚饭)后开会学习。”村里的大喇叭一响,晚饭后,各家各户的代表或全家人,都会准时来到村里的磨房前集合,生产队长带着大家或学习一段报纸,或安排农活。

散会后,生产队长、会计和保管员、记工员照例会留下来,坐在磨房前再继续开上一阵会,在旱烟袋锅子暗红的火光和呛人的烟叶味道中,有时会开上大半夜。

1966年前后,沛县城区繁华地段的南关(今老市场路口)出现了电动磨面机,从一台增加到八台,白天黑夜隆隆作响的“八盘磨”就成了城里人人皆知的地点。

电动磨面机后来迅速普及到农村,骑自行车或拉平板车带粮食去打面,成为了农民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由于用电力磨面是一次成功,所以群众称之为“一破成”,再后来又有了85粉、75粉和65粉,面粉就越来越精细。

05

历史车轮行驶到21世纪,畜拉人推磨面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作为纯农业社会的石磨早已被电动机械磨取而代之,过去村庄时常可见的石磨成了稀罕物。

有的静静地卧在乡村偏僻的角落里,有的成了农俗馆和博物馆的展品,或许再过多少年,石磨只能留在人们的记忆中,留在书籍和影视作品的镜头里。

但是在我这一代人记忆中始终抹不去石磨的影子,因为它记载着我和我的父辈生活中承受的种种艰辛和磨难,这些艰辛和磨难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不能忘却的。

PS

车子进了村,我没有直接进家,而是径直去了村南,所幸还好,虽然磨房早已不复存在,但隐匿在乱草之中的石磨还在,磨基已坍塌,但两扇磨脐依然完好,它在风雨的侵蚀中默默无闻地向后人昭示着一段艰辛的岁月。

文章如有图片,均来源网络,版权属于原著作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林州石磨的深深记忆
难忘当年“推磨”的滋味儿
磨房·石磨·奶奶
过去的农村生活(转载)三
狗日的推磨
【众家约稿】山村的石磨推着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