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风临床路径

定义:  

中风是因气血逆乱,脑脉痹阻或血溢于脑所致。以昏仆、半身不遂、肢体麻木、舌謇不语等为主要表现的脑神疾病。

 分型:

中风之病主要可分为出血中风和缺血中风两型。

缺血中风指因瘀痰入脉,阻塞脑络所致。以半身不遂,口舌歪斜,偏盲,失语等为主要表现的脑神疾病。

发病原因:  

缺血中风多发生于风眩、脑络痹、消渴、心痹等患者。由于将息失宜,肝肾阴亏于下,久病入络,脉络挛急,血行不畅,致使瘀痰阻塞脑络,气血不通,脑失所养,神气阻痹而发病。或因积损正衰,气血不足,络脉空虚,风邪乘虚入中经络。

缺血中风,多中经络,亦可兼中脏腑,急性期可危及生命,若急性期过后,可转化为风痱之病,不易完全恢复。

诊断要点:  

慢性起病者,好发于中老年,男性较多。常有风眩、脑络痹,消渴等病史。多在夜间睡眠或休息等静态下发病。急性起病者,多见于青壮年,常有心痹、心瘅、厥心痛、流注等病史,多在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时发病。发病之前,少数有头痛眩晕等先兆症状。病发后表现为偏瘫,偏盲,失语或语言謇涩,口眼歪斜,感觉障碍等。病轻者仅动作笨拙、步态不稳,或为短暂性发作而不留后遗症。一般无意识障碍,或仅短暂神志不清,个别有昏迷。体温、呼吸、脉搏、血压等,一般无明显改变。

实验室检查:  脑脊液一般无色透明、压力正常;头部超声波检查一般无中线波移位;CT扫描可显示低密度的梗塞区。

疾病辨析:  

       出血中风:血压明显增高,脑脊液压力增高、常呈血性,意识多有障碍,头部CT检查可见出血区密度增高的血肿。

       脑瘤:病情呈进行性而非发作性,有渐起头痛等症,并伴见呕吐、视乳头水肿等,头部CT可鉴别诊断。

       痫病:突发昏仆,移时自醒,醒后不留后遗症,反复发作,脑电图、超声波、CT等检查可以鉴别。

治疗方法:  

    风痰阻络证

    证候: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舌强语謇,肢体麻木或手足拘急,头晕目率,舌苔腻,脉弦滑。

    治法:化痰熄风。

    主方:导痰汤合牵正散

    用法:

    加减:苔黄腻、脉滑数,加天竺黄、竹沥;语言謇涩,加远志、菖蒲、木蝴蝶。

    气虚血瘀证

    证候:半身不遂,肢体麻木或痿软,神疲乏力,气短懒言,语言謇涩,头晕头痛,舌淡嫩,脉弱而涩。

    治法:补气行瘀。

    主方:补阳还五汤

    用法:

    加减:可选加菖蒲、鸡血藤、白附子、僵蚕等;吐痰流涎,加制半夏、菖蒲、制南星、远志。

     血虚动风证

     证候:肌肤不仁,手足麻木,突然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口解流涎,半身不遂,苔薄白,脉弦。

     治法:养血熄风。

     主方:大秦艽汤

     用法:

     加减:无热象者,去石膏、黄芩;言謇、流涎,加菖蒲、僵蚕、白附子;头晕、面白,加阿胶、首乌。

     阴虚动风证

     证候:半身不遂,肢体麻木,舌强语謇,眩晕耳鸣,心烦失眠,手足拘急或蠕动,舌红,苔少或光剥,脉细弦。

     治法:滋阴熄风。

     主方:大定风珠

     用法:

     加减:头痛、面赤,加怀牛膝、代赭石;口歪、偏瘫,加白附片、地龙;语言謇涩,加远志、菖蒲、僵蚕。

     大肠热结证

     证候:突然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謇涩,形体壮实,便秘腹胀,口干口苦,小便黄,舌红,苔黄干,脉沉弦。

     治法:清热攻下、平肝熄风。

     主方:三化汤

     用法:

     加减:头痛、面赤,加淮牛膝、代赭石、白芍;发热、口渴,加黄芩、栀子、丹皮;偏瘫、失语,加白附子、地龙、僵蚕、全蝎。

     瘀阻脑络证

     证候:舌强语謇,口眼歪斜,半身不遂,并见头部刺痛,头晕目眩,舌紫暗或有斑点,脉弦或涩。

     治法:化瘀通脑。

     主方:通窍活血汤

     用法:

     加减:可加地龙、丹参、三七粉;气短、息弱,加人参、黄芪。

其他疗法:  

应针对其原发病如风眩、脑络痹、消渴、心痹、流注等病进行相应治疗。

 症状严重者,需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上氧、吸痰、导尿,定时翻身等,必需时气管切开。

 给予低盐低脂饮食。

 血栓通200m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15次为1疗程。

     针炙疗法:

     ★ 体针疗法:取内关、神门、三阴交、天柱、尺泽、委中等穴。语謇加金津、玉液放血;口歪流涎,配颊车透地仓、下关透迎香;上肢取肩[yu]、曲池、外关、合谷;下肢加环跳、阳陵泉、足三里、昆仑;血压高加内庭、太冲。

     ★ 耳针疗法:取皮质下、脑点、心、肝、肾、神门及瘫痪相应部位,每次3-5穴,中等刺激,每次15-20分钟。

     ★ 头针疗法:取对侧运动区为主。

     单方验方:

     ★ 水蛭粉2g,每日3次,口服。

     ★ 黄连3g,栀子10g,黄芩10g,、黄柏10g,全蝎3g,鸡血藤15g,每日

 1剂,水煎服。

     ★ 臭牡丹15g,全蝎3g,每日1剂,水煎服。

     西医在缺血中风急性期可适当脱水治疗,尚可用血液稀释疗法,血管扩张药,钙通道阻断剂等。

评   介:  

治愈:症状消失,肢体语言功能恢复较好,生活能自理。

 好转:症状减轻,肢体语言功能有不同程度恢复。

 未愈:症状无改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百日学中医诊断》4.18.2.神急性脑血管疾病②
【赵绍琴临证400法--中风(脑卒中)八法】38
缺血中风 (西医病名:缺血性脑血管病)
红龙根汤治疗脑梗塞特效
脑中风脑出血后遗症秘验方
中医内科学讲稿肝胆第七节 中 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