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道德经.第三十八章帛书:上德下德,实则隐藏道术转换的终极秘密

原创 启智 昊牛投教 2022-04-20 16:03

道德经.德篇

第三十八章:上德不德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则攘臂而扔之。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泊也,而乱之首也。前识者,道之华也,而愚之首也。是以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泊(薄),居其实而不居其华, 故去彼取此。

[原文]

上德不德①,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②,是以无德③。上德无为而无以为④;下德无为而有以为⑤。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⑥。故失道而后德,失德面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⑦,而乱之首⑧。前识者⑨,道之华⑩,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⑾,不居其薄⑿;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译文]

具备“上德”的人不表现为外在的有德,因此实际上是有“德”;具备“下德”的人表现为外在的不离失“道”,因此实际是没有“德”的。“上德”之人顺应自然无心作为,“下德”之人顺应自然而有心作为。上仁之人要有所作为却没有回应他,于是就扬着胳膊强引别人。所以,失去了“道”而后才有“德”,失去了“德”而后才有“仁”,失去了“仁”而后才有“义”,失去了义而后才有礼。“礼”这个东西,是忠信不足的产物,而且是祸乱的开端。所谓“先知”,不过是“道”的虚华,由此愚昧开始产生。所以大丈夫立身敦厚,不居于浇薄;存心朴实,不居于虚华。所以要舍弃浇薄虚华而采取朴实敦厚。

[注释]

1、上德不德:不德,不表现为形式上的“德”。此句意为,具备上德的人,因任自然,不表现为形式上的德。

2、下德不失德:下德的人恪守形式上的“德”,不失德即形式上不离开德。

3、无德:无法体现真正的德。

4、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以,心、故意。无以为,即无心作为。此句意为:上德之人顺应自然而无心作为。

5、下德无为而有以为:此句与上句相对应,即下德之人顺任自然而有意作为。

6、攘臂而扔之:攘臂,伸出手臂;扔,意为强力牵引。

7、薄:不足、衰薄。

8、首:开始、开端。

9、前识者:先知先觉者,有先见之明者。

10、华:虚华。

11、处其愿:立身敦厚、朴实。

12、薄:指礼之衰薄。

[延伸阅读1]王弼《道德经注》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德者,得也。常得而无丧,利而无害,故以德为名焉。何以得德?由乎道也。何以尽德?以无为用,以无为用则莫不载也。故物无焉则无物不经,有为则不足以免其生。是以天地虽广,以无为心;圣王虽大,以虚为主。故曰以复而视,则天地之心见;至日而思之,则先王之至睹也。故灭其私而无其身,则四海莫不瞻,远近莫不至;殊其己而有其心,则一体不能自全,肌骨不能相容。是以上德之人,唯道是用,不德其德,无执无用,故能有德而无不为。不求而得,不为而成,故虽有德而无德名也。下德求而得之,为而成之,则立善以治物,故德名有焉。求而得之,必有失焉。为而成之,必有败焉。善名生,则有不善应焉。故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也。无以为者,无所偏为也。凡不能无为而为之者,皆下德也,仁义礼节是也。将明德之上下,辄举下德以对上德。至于无以为极下德下之量,上仁是也。足及於无以为而犹为之焉,为之而无以为,故有为为之患矣。本在无为,母在无名,弃本舍母而适其子,功虽大焉,叉有不济。名虽美焉,伪亦必生。不能不为而成,不兴而治,则乃为之,故有弘普博施仁爱之者,而爱之无所偏私。故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爱不能兼,则有抑抗正真而义理之者,忿枉佑直,助彼攻此,物事而有以心为矣。故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直不能笃,则有游饰修文礼敬之者,尚好修敬,校责往来,则不对之间忿怒生焉。故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夫大之极也,其唯道乎。自此已往,岂足尊哉。故虽德盛业大,富而有万物,犹各得其德,而未能自周也。故天不能为载,地不能为覆,人不能为赡万物。虽贵以无为用,不能舍无以为体也。不能舍无以为体,则失其为大矣,所谓失道而后德也。以无为用,德其母,故能己不劳焉,而物无不理。下此已往,则失用之母。不能无为而贵博施,不能博施而贵正直,不能正直而贵饰敬,所谓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也。夫礼也所始,首於忠信不笃,通简不阳。责备於表,机微争制。夫仁义发於内,为之犹伪,况务外饰而可久乎?故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前识者,前人而识也。

即下德之伦也,竭其聪明以为前识,役其智力以营庶事。虽德其情,奸巧弥密;虽丰其誉,愈丧笃实。劳而事昏,务而治秽,虽竭圣智而民愈害。舍己任物,则无为而泰。守夫素朴,则不顺典制。听彼所获,弃此所守,识道之华而愚之首。故苟得其为功之母,则万物作焉而不辞也,万事存焉而不劳也。用不以形,御不以名,故仁义可显,礼敬可彰也。夫载之以大道,镇之以无名,则物无所尚,志无所营,各任其贞,事用其诚,则仁德厚焉,行义正焉,礼敬清焉。弃其所载,舍其所生,用其成形,役其聪明,仁则诚焉,义其竞焉,礼其争焉。故仁德之厚,非用仁之所能也。行义之正,非用义之所成也。礼敬之清,非用礼之所济也。载之以道,统之以母,故显之而无所尚,彰之而无所竞。用夫无名,故名以笃焉。用夫无形,故形以成焉。守母以存其子,崇本以举其末,则形名俱有而邪不生,大美配天而华不作。故母不可远,本不可失。仁义,母之所生,非可以为母;形器,匠之所成,非可以为匠也。舍其母而用其子,弃其本而适其末,名则有所分,形则有所止。虽极其大,必有不周;虽盛其美,秘有患忧。功在为之,岂足处也。

[延伸阅读2]苏辙《老子解》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聖人縱心所欲不逾矩,非有意於德而德自足。其下知德之貴,勉強以求不失,蓋僅自完耳,而何德之有?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為之而有以為。
無為而有以為之,則猶有為也。唯無為而無以為之者,可謂無為矣。其下非為不成,然猶有以為之,非徒作而無衛者也。

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
仁義皆不免於為之矣,其所以異者,仁以無以為為勝,義以有以為為功耳。德有上下,而仁義有上無下,何也?下德在仁義之間,而仁義之下者,不足復言故也。

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仍之。
自德以降而至於禮,聖人之所以齊民者,極矣。故為之而不應,則至於攘臂而強之;強之而又不應,於是刑罰興而甲兵起,則徒作而無衍矣。

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1,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
忠信而無禮,則忠信不見,禮立而忠信之美發越於外。君臣父子之間,夫婦朋友之際,其外桌然,而其中無餘矣。故順之則治,違之則亂,治亂之相去,其間不能以髮,故日亂之首也。 

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
聖人玄覽萬物,是非得失,畢陳於前,如鑑之照形,無所不見,而孰為前後?世人視止於目,聽止於耳,思止於心,冥行於萬物之間,役智以求識,而偶有見焉,雖自以為明,而不知至愚之自是始也。

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處其薄,居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世之鄙夫,樂其有得於下而忘其上,故喜薄而遺厚,采華而棄實,非大丈夫,孰能去彼取此?

释义

《道德经》之道篇归纳

《道德经》之”道“:何为道

老子在《道德经》开篇阐明:“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恒无欲也,以观其妙;恒有欲以观其徼。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卷首老子便对“道”这个概念进行了总括性的描述。

天地万物的始基与母源在于“道”,用“玄之又玄”来描述道的特殊性与深奥性,而其实这个“道”虽然“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捪之而弗得”,但老子所言之道并不远人,这里只是老子用“玄”来强调他所言之道即“

有物昆成,先天地生。萧呵寥呵,独立而不改,可以为天地母。吾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吾强为之名曰大

由此得知,老子所言之道首先具有物质性,是天地万物生成的原始动力源,并且它的存在独立而不可丈量,具有无限性。

道的特性:老子阐述

道冲而用之又弗盈也。肃(渊)呵,始(似)万物之宗。锉(挫)其锐 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呵,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老子认为,道无处不在,不管是个人,还是人类社会,包括天地万物都应该效法道而运行,而道法自然,返璞归真。道与自然规律是同一的,也即“国中四大”皆应效法自然无为而无不为的特性,从而保持自身“天长地久”。

《道德经》之”道“:何为德

道篇告诉我们德是什么?“德”是“道”的方法论,由道进入德是由自然秩序同向社会秩序的一道屏障,即由理论开始转向如何去操作的方法,也可以理解为论述人的行为规范。德与法都是规范社会与人的行为的约束力量,但在老子那里两者有不同的地位,这个我们将在后面的章节与大家一起探讨。实际上,虽然《道德经》被分为道篇与德篇 ,但在道篇,老子对”德“已有伏笔。

第十章“是为玄德”

戴营魄抱一,能毋离乎?抟气至柔 能婴儿乎?修除玄蓝,能无疵乎?爱民括国,能毋以知乎?天门启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毋以为乎?生之,畜之。生而弗有,长而弗宰,是谓玄德。——《道德经第十章》

第二十一章“孔德之容“

孔德之容,唯道是从。道之物,唯望(恍)唯惚。惚呵恍呵,中有象呵。望(恍)呵惚呵,中有物呵。幽呵鸣(冥)呵,中有请(精)呵。其请(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顺众父。吾何以知众父之然?以此。

第二十三章“同德(得)者,道亦德(得)之。同于失者,道亦失之。”

希言自然。飘风不冬朝,暴雨不终日。孰为此?天地,而弗能久,又况于人乎?故从事而道者同于道,德(得)者同于德(得),者(失)者同于失。同德(得)者,道亦德(得)之。同于失者,道亦失之。

二十八章“恒德不离、恒德乃足、恒德不忒”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恒德不离。恒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浴(谷)。为天下浴(谷),恒德乃足。德及足,复归于朴。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恒德不忒。德不忒,复归于无极。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夫大制无割

通过这四个章节来层层递进阐述”德“,首先讲了”何为玄德“,通过”孔德之容“才能看见道,你与德在一起道都会帮你,同德(得)者,道亦德(得)之。同于失者,道亦失之。那么,德到底是什么呢?在第二十八章详细阐述了”德、道、朴“的关系。道到朴的这个过程便是德,即道到”一“的过程是德,这个“一”便是朴。德是能量积聚及迁移的过程,是道到朴的过程。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

上德的人,对人有德而不自以为德,所以才有德。下德的人,对人一有德就自居其德,所以反而无德了。因为上德的人,与道同体,道是无所为而为,所以他也是无所为而为。而下德的人,有心为道,反而有许多地方却做不到了。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德篇开篇老子从三个维度来阐述了德:上德、下德、不德。何为上德呢?老子认为,上德的本质与道之德的本质同一的,因此上德源自于“道” 。

老子认为,上德主张一切顺应自然,带有明显的“无为”特征,可理解为因循自然的行为规范。这种因循自然的德重生命,轻名利,持守清静,戒除贪欲,息心止行,悟道四达, 自然无为,同时以百姓之心为心,将自身与自然融为一体,最后归于道。

下德由上仁、上义及上礼组成,需要人实际去实施与推广,带有明显的“有为”特征,注重人为的行为规范。从这里可以看出,在老子眼里,孔子推行的仁、义、礼、智、信只是人为教化的结果,没有达致真正无为超脱的上德境界,所以贬之为下德。

上德的无为境界与法本身需要国家制定、国家干预以及公之于世的特性相违背,所以法律不过是下德的范畴而已。但是下德之中,法律与仁、义、礼又有所不同,老子并没有把法纳入到下德的探讨范围之内,似乎可以得出,老子认为,仁义礼是高于法律的,而法律不过是一种治国之器物。

老子之德与孔子之德有区别,同时也不同于“礼”,但是世俗之法与礼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某种程度来讲,春秋战国时期,礼法之间是合为一体的。孔子之德在老子看来是属于“下德”范畴,是属于人为规范的领域,而老子认为,上德表现为无为,即不去考虑德与不德的问题, 反而是最大的德。

那么,老子为何只讲上德、不德、下德,却不讲中德呢?上德不德是以有德,这里有三个层面的意思,第一层是为了名而去做为了得利,而上德没有得失心,没有“德”的概念,不德正如做好事不留名;

第二层意思,道德是从无到有的过程,道是无,德是有。这在道篇卷首已有提及,“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德就已经到了“有”的层面了,从道到德是从无到有,起心动念之间,你就已经有了。

上德是不德的,是以有德。不德是“有”与“无”的状态,你暂时理解德为一种能量,是相对而言存在东西,我们害怕失去,而道德经就是告诉我们如何不失去。如果你达到上德的状态就不会失去了。零是无的概念,而德则是有的。

为何没有中德?因为,一旦有想法出来之后就已经是下德了。所以,第一层在得失的角度,第二个要清楚为德是如何来的?第三层为什么上德就不德了呢?因为自身俱足所以不需要,即指连这个要的起心动念都没有,即为上德。

恒德乃足,上德在”道'篇是"夫大制无割“,是盈满而充足的,上德已是同于“道”了,同于道便天地将自化、天地将自宾。具有上德之人是合道之人,因为接近道就不需要这些东西了,你已是“浴神不死”。

多数人都是在下德里,你若是上德就是圣人了。就因为不足,所以要修练。要以观其缴,缴是要慢慢观察的。只要动心就是下德了。因此,本身是足的,不为得失而去做事,正如你顺手帮搬重物之人开门,你并没想着要得到什么,这一瞬间便是”上德“。所以,一旦有了得失之心就是下德了。

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

”德“与”道“相辅相成,德篇与道篇的区别是什么呢?道篇更多的是要你去悟,去到真我的心里去悟。而德篇告诉 你如何去修,更多的是实操。道篇更多的是心法,悟到是不够还要去修。悟与修的区别在于,悟是瞬间找到了真我,明心见性了。修是每天悟出的杂念,去修行它去验证它去感受它,让你慢慢走到正念、正觉、正途。

道篇没有告诉我们怎么去做,而德篇则告诉了我们。悟与修就象"惚呵恍呵,中有象呵。恍呵惚呵,中有物呵。幽呵冥呵,中有请呵。

道之物,唯恍唯惚。惚呵恍呵,中有象呵。恍呵惚呵,中有物呵。幽呵冥呵,中有请呵。其请甚真,中有信呵。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顺众父。吾何以知众父之然,以此。

等都是要去修练的。道德经就是阴阳合和,逆顺同位。正如外出时,你即要知道来的路也知道你回来的路。

上德是无为而无以为,一定要不失了这个德,只要你想得到、不想失去就已是下德了。实际上,当下的我们都是在失德的状态里。上德是足的是不计得失的,而下德则是一定是要得失的。

上德是无为的,不只无为还无以为,“以”字在这里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则是“不”的意思,即:上德无为,而无不为。下德有为,而有不为。可以理解为上德这种状态,看似什么都不做,可什么都能做。下德这种状态。看似什么都能做,实则有做不了的。

“以”字的深层意思是凭借、依靠的意思。无以为即他本是上德之人,却没有“以”这个来获取想要之物。这里对“德”做明显区分,上德无为而无不为,如天地不言而万物生;下德有为而有不为,如人工之物即使巧若天成,终有斧凿之迹。

“道”是自然无为,而“上德”是无为的。这种“无为”不是有意的是自然的,此谓“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的有为不是无意的、自然的,而是有心的、非自然的。此谓“下德有为,而有以为。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

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

则攘臂而扔之。

上仁的人,虽然是为,却是无所为而为;上义的人,尽管是为,却是有所为而为;上礼的人,就更过分了,他自己先行礼,若得不到回答,便不惜伸出手臂来,引着人家强就于礼。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

上仁更接近于上德,上仁无分别之心,上仁的“仁”字,是指友善的处理人与人的关系即为仁爱。人人平等,就是一视同仁。仁把人归类,你认识的人,不认识的人,关系进的人,关系远的人,重要的人,不重要的人。对待他们的最高境界,也就是“上仁”,就是一视同仁,不做区分。

先做区分,然后区分后,一视同仁。引申现实意义:

正如扫地的清洁工和工厂的经理。工作不同,收入不同,或许知识和素质也不同。上仁为之,是承认他们的不同,承认他们出身不同。而无以为,则是已知他们的身份不同,但仍然用同一种态度,对待他们。

也正如高考基本上,是一视同仁的“上仁”做法。穷人的孩子,和富人孩子,高知家庭,和不读书的家庭,种种的出身不同,是客观存在的,但对待他们的态度,还是一视同仁。谁的分数高,素质好,就录取谁。

中国对外的态度是,大小国家,一律平等。这正是老子说的:"上仁为之,而无以为"的体现。而美国则没有达到“上仁”的境界。他们喜欢以基于实力的地位来对待不同的人。那么资本主义社会,富人居于穷人之上,就是理所应当的了。相对而言,社会主义,更符合“上仁”的定义。所以,老子是更加朴素的马克思主义者。

上仁是指无为去做,而不是为了自已而去做。“以”字在这里已经是有了具体的形象,是我们与外界碰撞通过自我认知而产生的想象的东西,所以一旦“以”了就会陷入执着就会有了自我判定的界限。而上仁则没有,只是为之,没有一定要怎么样,而是顺应天命即可。

上德为天德,下德为仁德。在仁德之中有可以进一步分为上下,人德之上为仁,人德之下为义。上仁,指人德之上者。为之,以人德教化天下。无以为,只是教导百姓,要互相亲仁,让百姓自觉地区遵守仁的教化,但不会强制百姓如何去做。

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

上义为之,而有以为。我们常把仁义道德连在一起,都是褒义词。但是其实它们还是有区别的。仁和义的区别,在于,仁的内涵,包括公理是非,嵌入了社会良俗,约定秩序的。但,义的价值观,是情大于理,到了人情事故的层面。

正如两个坏人,也是可以有义气的。忠是对皇帝的不背叛,那么义就是对朋友的不背叛。而对朋友的不背叛,往往是不讲是非,或者淡化是非的,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是讲的义气。但对于这个恩人,是不是好人,则没有要求。

这是义和仁的区别,仁更多的是爱,而且含有约定的秩序。大仁,上仁,则视野更广泛,以至于大爱无疆,一个都不能少。而义则不同,上义,特别有指向性,有衡量的尺度。而普通的义,也可以用死党来描述。关系铁,共进退。这是义的标准。所以义一定是有以为的。

所以说,仁和义的区别在于,仁更符合大众的广泛价值观,而义则是偏重私人情感。这是“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的深入解读。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

则攘臂而扔之

仁、义是发自于内心的一种道德,而礼是重要的社会管理制度,是全社会的行为规范,既包括道德的要求,也包括法律的约束,是用来制约人们行为的规范。礼的作用是让人各安其位,使社会有序。如果不当位而行,社会秩序就会大乱。

由于世风衰败,道德下滑,假仁假义大行其道,人们不按仁、义的要求去做怎么办?就用礼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则攘臂而扔之”,于是就吹胡子瞪眼睛伸拳挥臂强迫人们听从。

仁、义属于有心的作为,已经不是自然而然的行为,到了礼更是勉强人去做。所以,“上礼”是“下德”又次一等的层次。老子接着说:“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这段话的意思是,由此看来,道开始衰微后才强调德,德开始衰败的时候而强调博施广济的仁,等到仁爱也做不到后强调社会道义,等到道义也做不到时候强调礼。礼的出现,表明忠信不足,祸乱也就随之开始。

老子指出,在当时社会中,人类的精神在退化,从道到德,再到仁,最后再到礼,越往下走,人为的造作的因素就越多,按道的要求自然而然去做的就越少,离道越来越远。在老子的眼里,礼为什么成了祸乱的开端呢?

在儒家的眼中,礼是仁的外在表现,一个人是否做到仁,就要看他是否按照社会规范去做,礼不只是单纯的形式,它反映仁的内容,如果只讲究礼的形式,而没有内容,也就失去了礼的意义。

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做人如果没有仁德,礼还有什么意义呢?做人如果没有仁德,礼乐还有什么作用呢?春秋开始,周公建立的礼乐制度开始“礼崩乐坏”,人不再按礼的要求去做,更多的只是讲礼的形式,而忽视了礼的内容。

任何事物一旦只注重形式,就会越来越繁琐,以华而不实的形式来掩盖内容的空洞,“质胜文则史”,文饰超过了实质就会显得虚浮。当礼的内在精神逐渐消失以后,礼就成了一种形式,不能约束人们的行为,也必定走向衰败。

因此被老子认为是祸乱之源。仁、义、礼,并非全然不好,却一步步地退化,究其根源还是因为失道,人们不遵循道、按道去做。有道,才有德。一个人悟道了,他的行为就会体现出德。老子提出,一个人应该采取的人生和行为态度,便是尽量靠近“上德”,而不是居于“下德”。

但是“上德”是自然而为的,成为一个人的本能,这是很高的目标,一般人难以达到,儒家修德的做法值得借鉴,就是先从“下德”做起,努力培养,通过不断修炼,达到“上德”的境界。

我们可以把老子所说的层次进行逆向推导,就是把道、德、仁、义、礼,变成礼、义、仁、德、道,就是先从礼做起,再一步步达到道的高度。先用礼来约束、规范自己的行为,尽量靠近义;

再按照正确的是非标准,自觉去做符合道义的事;然后广阔自己的胸襟,发自内心地博施广济仁爱;由有意为之再到自觉为之,尽量靠近“德”,也就是达到“下德”;最后成为一种本能,自然而然为之,靠近于道,也就是达到“上德”。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

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上德”是足的没有什么可以为,接近于道;上仁接近于德,探讨人与人的关系,在这一层了是无以为的,因为不是为了自已而为。到了上义已经是在有为的状态了,而上礼已是有规矩了,是有形的看的见的制度。

老子告诉我们一个规律,仁是爱,没有分别,正如道篇所讲“圣人不仁,以万物为初狗”接近于德;“义”是爱你所爱的人,若没有“爱”就要靠规矩;礼则又比起“义”来讲为下德,礼有了更多的规矩。德、仁、义、礼是从上到下越来越肤浅,只追求形式与外表。

最上面的是内在的德行,这是无形以及无为的,但到了仁、义、礼时由内到外的显化出来,这便有了后一句的“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第二十章“人之所畏,亦不可以不畏。”实际上就是自已的心。正如教育孩子,做的过了孩子就不听了,这就是失礼了,孩子对父母教育“攘臂而扔之”。现在的人离大道越来越远,但道是“大曰筮(逝),筮(逝)曰远,远曰反。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国中有四焉,而王居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是可以返回去的,是可以由上到下,也可以由下到上的,所以要有信心。由此看来,失去了道而后才有德,失去了德而后才有仁,失去了仁而后才有义,失去了义而后才有礼。等到步入礼的境界,是表示忠信的不足,祸乱也就随之开始。

至于以智慧去测度未来,不过是道的虚华,是愚昧的开始;更是愚不可及的事。所以大丈夫立身敦厚,以忠信为主,而不重视俗礼;以守道为务,而不任用智巧;务必除去一切浅薄浮华等不合乎道的,而取用敦厚朴质等合于道的。

引申为现实意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一旦打破规律会引来大灾。正如从妈妈肚子里就来就是德了,婴儿没有分别心了,到了3岁就开始有了义,有了分别心。

而在三岁之后没有什么记忆,是因为不执着,没有分别心。长大时变成了礼,要有规矩了,这是道演化成最后便是这样的。

但到了“下”也可以联结“上”,无为而为就行,从礼到义到仁再到德,这是可以,逆顺同位的。

夫礼者,忠信之泊也,

而乱之首也。前识者,

道之华也,而愚之首也。

夫礼者,忠信之泊也

”夫“是那么的意思,礼是忠信之泊,信是言而有信的,只是暂时停留的地方。礼就象一个港弯,忠信来了停留在此,”忠“字下面是心,信字左边为言,这就是礼。因为,礼能让忠与信停留。

天道轮回自有天序,相互之间有规矩,能约束自已。这样才能进入道,与道合一。那么道是什么呢?正如老子在第十四章描述什么是道:

“视之而弗见,名之曰微。听之而弗闻,名之曰希。捪之而弗得,名之曰夷。三者不可至计,故混而为一。”正如司马迁描述秦始皇的威严,“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尾”

正如古籍里秦始皇出巡非常威风,项羽与刘邦看到后,项羽说始皇帝威风八面一定要取而代之,而刘邦则说大丈夫应当如此。由此看出项羽有了争抢之心即有了分别心,他所看到的是表层的现象;刘邦则不同是要去学习,是要做出一番事业,并无争抢之心。

正如当下世人的格局本质,已经不能靠礼来管理,到了失德状态。人们越来越流于外在形式,越来越浮躁,而忘了初心,致使内心的忠信走于形式。

前识者,道之华也,而愚之首也。

由道到德到仁到义到礼,道在不同层次的外化,或者说是不同的维度。以此类推,道是无私就在我们左右,蓄了德才能进入道。只有德能充足才能进入道的层面。
礼是忠与信暂时停留的地方。

“夫礼者,忠信之泊也,而乱之首也。前识者,道之华也,而愚之首也。”两个之首,乱的开始是始于礼,愚蠢的开始于前识,因为忠信是暂时停留的地方,如果不讲忠信就会,会造成不平等,就没有礼了。

老子时代老子还未讲要以礼治国,孔子时代时要以礼治国,而当下则是以信为准绳。道之华,本意是光彩华丽的意思。道,正如看到花的艳丽,是因为它在冬天的蓄能,为了更好传递花粉,繁衍不息。前识者,人有前识与后识,最早上古的人前识与后识是开的,正如蒙眼识字,用后识去看。

用前识看就是用眼睛来看,“识”是言字加”只“。识是知道与认识,最表层的认识,”前识者道之华“,只能看到表面的东西,这是肤浅的。你能看到花开的漂亮但你能看到它的根吗?前面所说的德,仁,义,礼,在老子看来,都只是道的外表,好比道这棵参天大树的枝叶和花朵,是人们走向思想精神愚昧的开始。

而大树的生机和活力却在于主杆和深扎于地下的厚重根基。人们都注重于德仁义礼这些表象的斤斤计较,而遗忘了道这个根本的实在。所以老子说“大丈夫居其厚,不居其薄,居其实而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以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泊(薄),

居其实而不居其华,故去彼而取此。

老子在本章罕见地使用了“大丈夫”一词,这是全书唯一使用的名词,在《道德经》五千言里面,就出现过这么一次。他的意思是说为人处事,处处遵道而行,自然有所得的人就是“大丈夫”。大丈夫要怎么做呢?

“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大丈夫懂得要处在厚的地方,不要站在薄的地方。北方人最了解,冬天河面结冰的时候,看起来都是一样的,可是你站在冰薄的地方,一陷就陷进去了。所以一定要选冰厚的地方,你才站得稳。厚,就是看到道的本源,看到道的高层次。

老子就是要让你看到厚的一面,厚德载物,大地足够的厚才能承载。想成为君子就要修行,如何去看待世界、如何去与人相处。不要只看表面的东西,大道隐于小成。正如很多学习方法是一种工具,学完了就可以放下了。正如你过了河还能再抱着船吗?

所以工具只是有之以为利,阴阳合和,阴极生阳,阳极生阴。正如你在低谷期才有能力、才有反弹的空间 ,而这个空间正是一个蓄能的过程,这也是老子所说的洼则盈,当积蓄的能量从质变到量变,便足以让你厚积蔳发。

正如道篇所讲:

五色使人之目明盲,驰骋田猎使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使人之行妨,五味使人之口爽,
五音使人之耳聋。是以圣人之治也,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如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便是似其泊在太薄的地方这是很脆弱的,是立不住的。

居其厚而不居其泊(薄),居其实而不居其华,老子告诉我们不要居在里面,你要居在厚的地方,居在实实在在的地方,要先练好能力,正如道篇第四章

道冲而用之又弗盈也。肃(渊)呵,始(似)万物之宗。锉(挫)其锐 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呵,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先练好本领才能居在厚的地方。

所以要知道自已的不足,要累积才能载的住,不要在薄的地方居,真正达到道的境界一定不会太高或太低,而一个衡定的状态。而德篇其实与《素书》相似,“

《素书》全文

素书相传为秦末黄石公作,民间视为奇书、天书。它虽提出'道、德、仁、义、礼,五者一体,《素书》以道理为宗旨,同时以道、德、仁、义、礼为立身治国的根本、揆度宇宙万物自然运化的理数,以此认识事物本原。

传说黄石公三试张良,而后把此书授予张良。张良凭借此书,助刘邦定江山。2012年记者会上,家宝温总理引用书中名句守职而不废,处义而不回',以守信约。

原始第一夫道、德、仁、义、礼,五者一体也。

道者:人之所蹈,使万物不知其所由。
德者:人之所得,使万物各德其所欲。
仁者:人之所亲,有慈慧恻隐之心,以遂其
生成。
义者:人之所宜,赏善罚恶,以立功立事。
礼者:人之所履,夙兴夜寐,以成人伦之序。

夫欲为人之本,不可无一焉。贤人君子,明于盛衰之道,通乎成败之数,审乎治乱之势,达乎去就之理,故潜居抱道,以待其时。是以其道足高,而名重于后代。

道、德、仁、义、礼五者,本为一体,不可分离。道,是一种自然规律,人人都在遵循著自然规律,自己却意识不到这一点,自然界万事万物亦是如此。

德、即是获得,依德而行,可使一己的欲求得到满足,自然界万事万物也是如此。仁、是人所独具的仁慈、爱人的心理,人能关心、同情人,各种善良的愿望和行动就会产生。

义、是人所认为符合某种道德观念的行为,人们根据义的原则奖善惩恶。

礼、是规定社会行为的法则,规范仪式的总称。人人必须遵循礼的规范,兢兢业业,夙兴夜寐,按照君臣、父子、夫妻、兄弟等人伦关系所排列的顺序行事。

这五个条目是做人的根本,缺一不可的。贤明能干的人物,品德高尚的君子,都能看清国家兴盛、衰弱、存亡的道理,通晓事业成败的规律,明白社会政治修明与纷乱的形势,懂得隐退仕进的原则。

因此,当条件不适宜之时,都能默守正道,甘于隐伏,等待时机的到来。一旦时机到来而有所行动,常能建功立业位极人臣。如果所遇非时,也不过是淡泊。

素书是道德经的白话文的解释,破窑经也是这样的。

引申为现实意义:

道生万物,德行天下,君子以厚德载物。我们常讲,根基深厚,厚德载物。厚就是你会站得稳,会站得久,原则性很强,不会经常在那里摇摆不定。“不居其薄”,是说我不会站在社会的世俗面,一天到晚都在想自己能得到什么好处和功利。

而处其实,不居其华。我们要站在道的根本之上,不要处于表面形式的花样。说白了这就是他常常强调“以无为本,以有为末”的最直接证据和根本依据。大丈夫“故去彼取此”。

所以老子劝我们,要去掉那些很浮华的、很形式的、很表面的东西,真正拿到实实在在的、很敦厚、很笃实的道,然后循道而生、遵道而行。这与前面“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的说法,是前后呼应的。

其实这和《易经》中“咸卦”的道理一致,所谓“咸”就是指的“无心之感”,只有达到了真正的无心之感,没有任何目的性和功德心,才能真正感动别人,才能恒久,因此,咸卦和恒卦互为综卦。

比如我们行善积德,我们做好事感化别人,甚至是做了错事,只要是“无心”之举,反而能得到别人的充分认可和谅解,否则无论是好事坏事,只要是“有心为之”,基本上也就别人“有心区别对待了”,于是就生出了分别心,功德心,就有了好坏、长短、高下的分别,就不会长久。

归纳

这个章节在整部《道德经》行文逻辑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因此解读本章有两个重要的原则:一是本章一定要与三十七章和三十九章,甚至整部书的行文逻辑上下连贯起来看。比如第三十七章先讲:

道恒无名,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楃。镇之以无名之楃,夫将不辱。不辱以情(静),天地将自正。

道的统领性作用,如果不像“道”那样去“无为”,结果会怎么样呢?

在这里实际上老子讲了两层意思。一个是表层的字面意思,一个是深层意思,我们在这里要读懂:

01表层意思:

在老子看来,“道”是混沌无极,合而为一的,没有上下之分,而“德”,只是“道”在人世间的体现,人们把“道”运用于人类社会产生的功能,凡是符合于“道”的行为就是“有德”,反之,则是“失德”。故“道”与“德”不可分离,但又有区别。

因此“德”有上下之分,“上德”完全合乎“道”的精神。因此他在二十一章曾写道:“孔德之容,唯道是从”;二十八章说:“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五十一章说,“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以上所讲的“孔德”、“常德”、“玄德”都是指这里所讲的“上德”。

因此三十八章的核心总结起来就是: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而中间所谓的:“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

都是在讲“下德”相互转化的几个层次及其主要特征,因此老子写《道德经》也是有其倾向和喜好的,比如老子在本章第一次用“大丈夫”这三个字,就是他真性情的偶尔流露。

02深层意思:

第三十八章接着就讲: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

什么意思呢?说白了就是关于“上德下德”的二分问题和取舍问题,“上德”近乎“道”,故“上德”可以像“道常无为而无不为”那样,“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

那“下德”可以像“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吗?当然不行,“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别呢?我们看看“下德”的具体表现就知道了:“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那面对“上德下德”问题时到底该如何取舍呢?“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因此在本章里,老子隐含着施政的大智慧。他把施政细化分成了两个类型、五个层次。两个类型即“无为”和“有为”。

“道”和“上德”属于“无为”的类型;仁、义、礼属“有为”的“下德”类型。五个层次是道、德、仁、义、礼。这五个层次中,德和仁是最高标准,但这个“德”只是指“上德”,不是“下德”。

失道而后德,这是在“无为”的类型内部说的,失道则沦为“下德”,那就与“上仁”相差无几了。失德而后仁,这是指离开了“无为”的类型才有了仁。仁已经是“有为”、“为之”了,所以“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就是在“有为”范围内所显示出来的不同层次。

所以本章的实质主要论述“德之体”和“德之用”的综合辩证关系问题。德之体是无为,德之用就是无为而无不为,德的分裂是因为德之用,不是德之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道德经第38章解读
《道德经》第38章 上德不德 原文和翻译
背熟领会《道德经》这段绕口令,帮你读懂社会人心的“所以然”
老子道德经第三十八章原文及译文
老子为什么呼唤“大丈夫”?
我读《道德经》(47)—— 第三十八章(3):故失道而后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