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趣解圣教序,行书真是美”圣教序单字图文讲解临写系列之大唐三藏

赵国俊

《集王羲之字圣教序》是学习行书的经典碑帖,为与书法爱好者共同学习经典,分享经典,特别推出'趣解圣教序”系列图文讲解,每次讲解四个字的结构、笔法加以趣品点评,并对照碑刻原字进行临写。由于作者水平有限,差错与不足难免,望批评指正,共同提高。

第一讲:大、唐、三、藏

一、大

1、结构:大字为单体字,只有三个笔画。

2、笔法:横为露锋横,轻入,中锋行笔,至末端时轻按回锋。撇画为带锋撇,从左侧入笔然后折笔向左下撇出。捺为反捺点,与撇画呼应,笔断意连,至未端回锋向左侧出钩。

3、趣解:横画一肩挑,撇画要用力。反捺远撇画,中部要空灵。平点左出钩,意外见惊奇。简单三笔画,笔笔有大意!

(见下面碑帖附图及临写批注):

二、唐

1、结构:唐字属于左上半包围结构,偏旁为广字头。

2、笔法:广字的首点要直接入笔点出。横画露峰起笔中锋行笔向右上运行,至末端折笔向左下撇出,撇要舒展有力。在这里要注意横撇之间的夹角。被包围的部分,上边部分横折有力,中竖与广字的点在同一直线,笔画紧密布局。下部口字,短竖变曲,横折压按,末横收口露尖。

3、趣解:首点横撇造字势,寓巧于险显高明。字中平稳如盛世,犹见大唐正气象。

(见下面碑帖附图及范字临写批注)

三、三

1、结构:三字单体结构,只有三个横画。

2、 笔法:三个横各有不同,形态各异,各具神采。首横露锋而入,短而有力。第二个横露锋而入,中锋行笔至末端回锋出小钩,与第三个横起始呼应,第三横中锋行笔至末端回锋收笔。三横间距大致相等,前两横略近。

3、趣解:简简单单三横画,起笔收笔各有法。简单之中见手段,姿态平稳不尽同。

(见下面碑帖附图及范字临写批注)

四、藏

1、 结构:藏字与现在的字形稍有差异。它的结构属草字头偏旁的上下结构,上松下紧。

2、笔法:草字头要开阔疏朗,两个短横点的角度形态不同,撇点用中锋撇出。下部属左上包围结构,特别要注意笔序。首先是写带钩撇,要轻入行笔至末端向左上出小钩。再写横画,横左低右高,未端回锋空中运笔左下轻入写竖,然后再写三个形状各异的横折。注意横折角度均不同。后面的斜钩接上笔笔意映带轻入逐渐向右下下按笔尖,快至未端时转向下推收笔不出钩,最后两笔为短撇和点,均要轻巧完成。

3、趣解:上松便下紧,疏密有巧妙;疏在草字头,摇曳有风姿;密在三横折,折角不相同;巧在斜钩、点,气势功力显;妙在回锋撇,美处不可言。

(见下面碑帖附图及临写批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楷书过渡到行书有哪些过不去地方要纠结
王羲之《圣教序》笔法解析(第十二篇)
王羲之行书圣教序笔法精讲 一
王羲之行书圣教序笔法精讲 二
千变万化 妙理无 《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及其临习
李泰和丨学王羲之,入乎内而出乎其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