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受众观的变迁,这个绝佳的出题点你真的搞懂了吗?


1. 早期的大众理论,由布鲁默提出,认为受众这一典型的新型集合体的形成,是现代社会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大众不稳定的、缺乏理性和容易冲动为现代工业化城镇社会这一新环境的产物,具有规模大、匿名和无限性等特点。大众理论事实上是现代工业社会的某种悲观情绪的体现,也表达了人们对大众媒介负面效果的忧虑。


2. “群体的再发现”由拉扎斯菲尔德和其他受众研究重新发现了社会群体的作用。已经显示出这样的特征,即由基于地域和共同利益而形成许多交错的社会关系网所构成,“大众”媒介则以不同的方式与这些社会网络相融合,于是受众作为集体和社会群体的特征,又重新在受众概念上凸显出来。


3. 新媒介在四个方面影响了受众:其一,新媒介的出现极大的扩大了和丰富了人们的媒介内容,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其二,新媒介的出现增强了媒介控制权,受众接触媒介的时间变得更自由和碎片化。其三,新媒介绕过了传统的国家之间的信息壁垒,跨过电视流动增加了受众的选择,更重要的事件开始可以吸引全球受众,但也对弱小国家的受众造成了文化冲击。其四,网络媒介的出现,传播由单向变为双向,传播者和受传者逐渐平等。



瓦叔点评:


受众观的变迁我们要注意它和受众分化的区别。受众观的变迁可以看做受众的分化、受众可以选择的媒介更多和媒介发展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在这里的受众观的变迁只是把受众当成传播效果的接受者。除了这种受众观,受众还是受众权利的主体,接受信息的主体。同样受众作为公民,不仅有接受媒介内容的权利,还有主动使用媒介内容,参与政治发表观点的权利。另外,不能忘记批判学派的受众观,例如受众商品论,法兰克福学派和文化研究学派的受众研究也是一种受众观。所以,我们在思考受众的时候,不能只从一个点来看,要从多个角度去思考。



瓦叔传播学暑期班8月9号开讲

课程详情可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传播学的经典名词解释
西方受众研究概说(上)
最后一弹!2016-2020五年真题中的高频名词解释TOP60(附答案)!
信息传播学
那一天,我们再次经历了被《传播学教程》划重点支配的恐惧
文化研究视域下的“新媒介技术对受众的影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