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介布衣诸葛亮,为啥他不废君自立,甘愿对蜀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三国演义》是明朝罗贯中创作的中国著名历史白话文小说。该书格局宏大,气势磅礴,塑造了众多经典的人物角色,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极具艺术感染力,是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优秀的艺术瑰宝。

《三国演义》自问世几百年来,一直深受中国人的喜爱,上至达官贵人,下至贩夫走卒都能说上那么几句。现在该书的图文和影视作品已输入多个国家和地区。可谓影响深远而广泛,是中国人值得自豪的作品。

单说该书经典的人物,诸葛亮便是其中之一,其智近妖,能掐会算,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为了蜀国的统一天下大业耗费了一生的心血,最后死在了战争的征途中。

如此以为优秀的人才,为何会对蜀国如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呢?诸葛亮可曾想过背叛,自立为帝?

从以下几点,我们就可知道原因。

1.士为知己者死,为了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

当年刘备起家之时,曾经求贤若渴,听闻隆中有不出世的贤才,便不惜降低身份三顾茅庐,邀请诸葛亮出山,一起共创大业。

诸葛亮本是个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的高人,极具有政治,军事才能,又懂阴阳之道,这样的一个年轻人自然不会在山野中浪费一生的光阴。他是有意出山建功立业的。

这一点李白与他很像,他们在山中隐居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等待机会出去大干一番大事业啊。

诸葛亮满腹才华,自然知道自己的出路在哪里。但是当时天下大乱,军阀混战,真正心怀正义为了天下苍生的优秀领袖不多。值得诸葛亮肝脑涂地的主公还没有出现。

因此,当刘备三顾茅庐来请他时,诸葛亮通过与刘备的一番长谈,终于试探到了刘备这个人与其他人不一样。

刘备他充满了仁慈之心,以及为国为民的情怀,又是汉室之后,尽管当时弱小,但是岂不闻“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他缺的只是在一定时间内历练与成长,以及将佐之才的辅佐。

诸葛亮知道自己的机会到了,是出山干一番大事的时候了。于是,为了这个初心,为了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作为优秀儒家代表人物的诸葛亮,便出山跟着刘备干事业去了。

很快,在诸葛亮的运筹帷幄之下,刘备从流浪的状态占据中国西南一角,并且渐渐站稳了脚跟。

诸葛亮的才智也充分得到了发挥,他最初的理想初步得到了实现。对他来说,蜀国统一天下的大业,不仅仅是刘备的使命,更是他诸葛亮一生的使命啊。

诸葛亮自然不会背叛自己的恩主。他要为了实现蜀国统一天下的大业而努力奋斗,也是报答当年刘备对他的知遇之恩。

2.诸葛亮这个人具有传统士大夫的高尚情操,答应了恩主的事情自然不会随意反悔。

诸葛亮有很强的恋主情结。公元223年刘备病逝前,对诸葛亮说到了蜀国的后事。刘备说到了自己的儿子刘禅,说如果刘禅能被辅佐起来就辅佐他,不能辅佐的话就自己上位作皇帝。

但是诸葛亮是含着泪答应刘备好好辅佐刘禅的,也就是让他放心自己不会上位。

作为蜀国的丞相,诸葛亮本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而且厥功至伟,可以这样说,没有诸葛亮的参与,刘关张三人还不知道在哪飘着呢。诸葛亮声望、威望极高,要废刘禅是轻而易举的事,而且基本上也不会有太大的障碍。

一者古代早有臣下弑君自立的故事,远的不说,就说西汉东汉之交时,便有王莽代汉自立的故事。二者最重要的是,前皇帝刘备已经亲口说了可以让他上位。因此,如果诸葛亮上位那是合情合理的。

但是诸葛亮一直恪守臣子的本分,脑子里根本就没有废君上位的想法,他想的更多的是如何做好臣子的本职工作,辅佐后主刘禅尽快担起责任,尽快成长起来。

以诸葛亮的聪明才智,他怎么会不知道刘禅是扶不起的阿斗?只是诸葛亮太忠心了,他容不得自己的一生中有任何的污点,哪怕是一切都是说的过去的,但是他的心里却不是这样认为的。

就为了他心中的完美和名誉,诸葛亮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最终六次北伐中原,明知不成功,但是为了成仁他努力去做了。这说明士大夫的高尚情操,在诸葛亮的身上得到了鲜明的体现。

3.蜀国后期已无多少可用之才,诸葛亮只能自己扛一切事情。

在蜀国后期,五虎上将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相继死去,蜀国面临着无人可用的局面,连杀一个王双都要诸葛亮亲自用计。

而大将魏延,诸葛亮又认为此人天生有反骨,不能重用,最后留下一个锦囊,让杨仪等人在北伐的过程中除掉了他。可以说,自从刘备死后,尤其是五虎上将死后,蜀国已经在走下坡路了。

然而,可恨的是那时扶不起的刘禅身边又聚集了一批奸佞小人。面对蜀国如此情景,诸葛亮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啊。难道蜀国的百年大计就要毁于一旦了吗?

不!

诸葛亮是何等的忠心耿耿啊?他决不想看到蜀国的失败。杜甫有诗云:“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虽说诸葛亮能掐会算,但估计那时的诸葛亮也想着凭借人力力挽狂澜吧?从他点灯续命,还有六次北伐中原便可看出来。

为了蜀国统一天下的大业,诸葛亮只好自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事事操心。可惜人力有时而穷,天不给予徒唤奈何?纵使英才出世,也是枉然。

彼时的诸葛亮正如那填海的精卫鸟一般,精神可嘉,勇气可嘉,决心可嘉,但是他最终把自己累垮了。

综上,就是诸葛亮鞠不会废君自立,但是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原因了。我们在为诸葛亮惋惜的同时,当然也要为他的忠心、勤勉和智慧点个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诸葛亮生前最后悔杀一人!诸葛亮:他若不死,北伐大业必成!
诸葛亮的典故中,哪几个是最著名的?
诸葛亮北伐以弱击强,实力相差悬殊,为何他一定要坚持呢?
《三国演义》诸葛亮的形象
我儿子不行,你就来,于是大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44)2018年4月10日前出师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