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日军突袭长沙,只有薛岳不肯撤,宁肯被枪毙也要守长沙
userphoto

2023.01.26 湖北

关注

全职写作不易,您的赞赏是对我最大的支持!

恳请各位把本文转发到朋友圈或微信群

01 冈村宁次的阴谋
武汉会战之后,日军由于深陷中国战场,国内经济开始下滑,兵员和战场物资的供应捉襟见肘。
日军更迫切地希望快速逼迫重庆方面投降,日军认为重庆方面之所以坚持抗战,是由于还有大量的中央军存在。
因此,日军在之后的作战中把消灭中国中央军视为第一要务,找到并快速围歼中央军部队,然后退回原出发地成了日军此后的作战原则。
冈村宁次把目光投向了中国的第9战区。
1939年8月,冈村宁次的第11军在作战计划里写到“作战目的为击败第9战区粤汉沿线敌中央直系军主力,以奇袭为主旨,尽量在短期内结束战斗,然后大概恢复原来态势”。日军所说的中央军主力主要指当时第9战区的15集团军。
中国第9战区是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之后,兵力部署最多的一个战区。陆军作战师40多个,加上少量海军布雷队和游击队武装,总兵力在40万以上。
此外第9战区所管辖的湖南北部地区还是中国的粮仓之一,日军对这里发动攻击,能够破坏中国的战时经济,也能在一定阶段上缓解日军的粮食供应。

当时第9战区实际指挥作战的是代司令长官薛岳。
面对薛岳,冈村宁次挖空心思地设下了一个奇兵突袭的阴谋:106师团、13师团一部(奈良支队)从两侧发起进攻牵制中国军队,第6师团则从正面突破。
第3师团的上村支队则偷渡洞庭湖插入中国第15集团军的背后,切断15集团军的退路然后会同106师团、奈良支队发起围歼作战。33师团则从湖北南部攻击通城,协助湖南北部的作战。
中国军队的作战原则是“节节抵抗,诱敌深入,保持外线,后退决战”,利用现有阵地,逐步抵抗,消耗日军,而主力部队则始终处于外线,待日军推进到我控制区后,则全力总攻包围歼灭日军。
02 日军的背后突击
1939年9月第一次长沙会战爆发。
这场会战虽然被称为长沙会战,但实际上战场横跨了湖南、湖北、江西三省。
9月15日凌晨,日军106师团和佐枝支队(从101师团抽调)在江西北部发动了进攻。佐枝支队向莲花山和高安进攻,106师团主力则从奉新以西南下突击高安。
在这个方向的作战,日军的真实目的是牵制更多的中国军队,而非歼灭当地中国军队的主力。
虽然我军在这一方向并没有损失太多兵力,高安、村前街等地也被收复,但是多达8个师,包括王耀武的74军被日军牢牢地牵制在高安一带。
在湖北南部,日军第33师团也开始了进攻。33师团和106师团的目的一致,牵制当面的中国军队,不让更多的中国军队支援湘北战场。
9月18日,长沙会战的正面战场也打响了。

在炮兵和飞机的火力支援下,日军开始猛攻新墙河北岸的前哨阵地。我第52军分别派了两个营据守。日军原以为在自己猛烈的火力攻势下,中国守军一定会仓皇后退。
但是,两个营的中国军人却抱着必死的决心,开始了不顾一切的阻击。
日军从18日开始进攻,一直到9月22日。正面日军不要说过河,就连新墙河边都没有靠近。
日军苦战至22日,草鞋岭守军全部阵亡后日军才占领了该阵地;而直到当天黄昏,另一个阵地比家山守军殉国后,日军才彻底控制北岸的前哨阵地。
冈村宁次真正的杀招都不在上述几个方向,他最为关心的则是上村支队的水路突击。
冈村宁次为了实施背后突袭,专门从精锐的第三师团抽调组成了上村支队。上村支队由4个步兵大队、1个山炮大队、1个工兵联队和1个独立渡河工兵联队,以及2个辎重兵中队。指挥官为第三师团第五旅团旅团长上村干男少将。
9月23日6时20分,上村支队在洞庭湖西岸的营田地区成功登陆。
薛岳没有想到日军会隔着广阔的洞庭湖实施纵深突击,加上营田地区正面岸边水深只有一尺(约33厘米),日军的登录舰艇很容易陷在淤泥之中——因此营田的守军只有1个营。
可是有的时候,人算不如天算。9月22日晚上,突降大雨导致水位猛涨,使得上村支队的奇袭得以顺利完成。上村支队已经处于第15集团军的侧背。
更糟糕的是,湘北战场的第6师团开始实施了更为猛烈的进攻。日军动用了火炮、毒气毒等各式武器,终于在守军阵地上撕开了一个口子渡过了新墙河。
上村支队在营田登陆成功之后,如果继续向东突破会切断我第15集团军的退路,届时日军第6、33、106师团从三面包围15集团军,15集团军就将陷入日军的重围之中,情况非常危急。
03 薛岳抗命
薛岳命令15集团军向汨罗江左岸转移,边打边撤。
9月25日晚经过苦战,汨罗江守军全面撤退。
对于是否坚守长沙,薛岳和统帅部发生了激烈的冲突。
9月24日,统帅部拟定了2个方案。这两个方案都是以放弃长沙为前提——长沙甚至衡阳都可以不要,中国军队的主力必须保存下来,不能损失过大更不能全部拼光。
这里要补充一个世界局势的背景,就在长沙会战爆发之前随着德国入侵波兰,二次大战全面爆发。最高统帅部认为中国战场可能面临更大的危机,以这个预判为前提,保存军事实力则尤为紧要。因此最高统帅部愿意放弃长沙乃至衡阳。

但薛岳的计划与之相离甚远。
在薛岳计划里,根本看不见放弃长沙的意图,反而要将第九战区几乎全部主力部署在长沙周边设伏,准备和日军决一死战。
9月29日,日军前锋已至长沙附近,长沙城内已经可以听见炮声。蒋介石派陈诚、白崇禧2人到长沙要求薛岳撤退。
薛岳坚持要守长沙,在陈诚的回忆录中薛岳说如果放弃长沙,则“上无以对中央,下无以对国人,从此不敢穿军装”
甚至有说法薛岳当晚打电话给蒋介石,宋美龄接的电话,薛岳表示打胜了情愿被枪毙,打败了就自杀,总之不计后果一定要打。

是否放弃长沙,在我们后世人看来很难说出谁对谁错。在世界局势突变之下,最大可能保存实力固然没有错;但是我们国土再辽阔,总有一天会是尽头,到时再往哪里退呢?

04 突然撤退的日军
这边中国军队关于守不守长沙陷入争执,这边日军却突然撤退了。
冈村宁次的撤退也是无奈之举——中国军民将长沙周边道路完全破坏,日军的后勤补给出现了严重困难。
中国军队虽然在撤退,但并不是溃退,而是边打边撤且打得很顽强,后方游击队还在不断袭扰。
日军始终无法对中国军队形成合围,薛岳集中大量兵力也让日军担心先头部队的第6师团会被围歼。
日军的突然撤退也出乎中国守军的意料,虽然随后发起了追击,但是速度太慢丧失了有利战机。

第一次长沙会战就此结束。
这一战,双方都没有达成各自的作战意图。日军企图围歼第9战区主力15集团军没有成功,而薛岳设想的诱敌深入,再行围歼的计划也没有成功。
日方声称此战毙、伤、俘中国军队4.8万余人,而日方的伤亡数字仅为3600人;中方则宣称日军死伤3万余人,第九战区的伤亡人数为4万余人
无论如何,薛岳和中国军民的抗战意志令人肃然起敬。如果放弃长沙,一路后退,抗战的全局会是怎样一个场面,我们后人难以想象。
战后,中国军队在缴获的一本日军日记上看到这样一行文字
长江之水往东流
中国的河流永不朽
要使中国不抗日
除非长江之水不会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第一次长沙会战
长沙会战:湘北狼烟(下)
第二次长沙会战
长沙会战(7)第二次长沙会战
第二次长沙会战的策应之战——宜昌城外的烽火(一)
他是剿灭日军最多的抗战名将,晚年因交不起房租被告上法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