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二)大柴胡汤——经腑合病,高热

7经腑合病——聂惠民医案

米某,女,78岁。2001年5月21日初诊。主诉:便秘,五天未行,腹胀不适,腰痛不欲伸直,痛甚牵引下肢,行动不便,食纳不佳,心烦欲呕,口苦咽干,排矢气尚可。脉沉弦,苔淡黄略厚。检查:B超肝胆未见异常,腰椎拍片,未见异常。中医辨证,肝胆郁滞,燥热结实而致少阳兼阳明里实证。治以解郁清热,行腑通便,宗大柴胡汤化裁。处方:柴胡10克,黄芩10克,法夏10克,党参15克,炒枳壳10克,杭芍10克,熟军3克(后下),生姜五片,炙草5克,元胡12克。水煎温服。进药七剂,便通而愈。半年未复发。《聂氏伤寒学》

8经腑合病——胡士杰医案

熊女,发热,汗出不解,烦渴谵语,心下痞硬,腹满,呕吐下利,脉沉实。胡士杰投以大柴胡汤,三服痊愈。(《函讯》)《万生友伤寒方证医案选》

论:发热,汗出不解,这是提纲证。为何不解,因为此发热已传阳明之热,不是太阳之热,所以汗出,而发热不解。烦渴谵语阳明腑证,心下痞硬,少阳经证,呕吐下利,脉沉实,少阳经病,传阳明胃腑也,大柴胡主之。

9经腑合病——许叔微医案

乡里豪子,得伤寒。身热,目疼,鼻干不眠大便不通,尺寸俱大,已数日矣。自昨夕汗大出,予曰:速以大柴胡下之。众医骇然曰:阳明自汗,津液已竭,当用蜜兑,何故用大柴胡药?予曰:此仲景不传妙处,诸公安知之?予力争,竟用大柴胡,两服而愈。[《伤寒九十论·证十四》]《伤寒论名医验案精选》

论;伤寒是外感病,身热脉大是阳明腑病,目疼鼻干,是少阳经证,大柴胡双解经腑。

黄元御医学研究
读《伤寒论》学古中医,每天分享三条提纲,研究黄元御学术理论,为每一个想学习《伤寒论+金匮要略》学者,提供交流的平台。
637篇原创内容
Official Account

10经腑合病

李某,男,46岁,病案号121641,初诊日期1965年5月31日。既往有慢性前列腺炎史,近一周来,出现头晕头痛,恶寒发热,无汗,身疲乏力,四肢酸软,曾服两剂桑菊饮加减,热不退,因有尿急、尿痛、尿浊,又服八正散加减,诸症不减。今日仍恶寒发热,全身酸楚,有时汗出,尿急、尿痛、尿浊,下午体温38℃,大便如常,小便黄赤。尿常规检查:白细胞成堆,红细胞8~10个HP。舌质红而有紫斑,舌苔白腻,脉细滑数,寸浮。此证极似湿热下注之意,但已用八正散不效,可知有隐情。故又细问其症,得知有口苦、胸满闷,由《伤寒论》第263条“病人无表里证,发热七八日,脉浮数者,可下之”之句悟出,此证为湿热内结。拟为大柴胡汤合增液承气汤:柴胡四钱,白药四钱,枳实三钱,半夏三钱,黄芩三钱,生姜三钱,大枣四枚,大黄二钱,炙甘草二钱,生地五钱,麦冬四钱,玄参四钱,生石膏二两。结果:上药服两剂,热退身凉,因仍有尿痛、尿急,改服猪苓汤加大黄,连服六剂,诸症已。《经方直解》

论:三阳之经,自头走足,头晕是足少阳经气不降,头痛是足太阳经气不降,恶寒发热,无汗,身疲乏力,这是太阳伤寒证。无汗者,表寒外束,经阳内郁,必见发热,桑菊饮,解表,不如麻黄汤,也不如麻杏石甘汤,解表寒清卫热。桑菊饮,是《温病条辨》里在的方子,治疗所谓的太阴风温,但咳,身不甚热,微渴者,辛凉轻剂,桑菊饮主之。这个方子由杏仁,连翘,薄荷,桑叶,菊花,苦梗,甘草,苇根组成,此除薄荷外,就没能解表的药,治不对症,所以热不退。恽铁樵三个儿子死于伤寒表实,第四个儿子,用的也是这个方,最后还是自已放手一搏,用的麻黄汤治好了。

脉细滑数,寸浮,细为少阳,浮为太阳,数为经热不泄,滑为表实不解,阳气郁格(结胸提纲,脉滑而动数,经气不不滑就是阳气郁格。无汗得加麻黄,所谓的时有汗出,就是阳明之外蒸。此从三阳合病论治也可以,小柴胡汤,没加麻黄,也没加桂枝,加了大黄泄胃腑,加了石膏泄经热,也是和解。

尿频,尿痛,尿浊,也没细看,先治外感之卒病,病解之后,再去研究旧疾。这也是《金匮》里面的提纲。

阳明四十八:病人无表里证,发热七八日,脉浮数者,可下之。假令已下,脉数不解,合热则善谷善饥,至六七日不大便者,有瘀血也,宜抵当汤,若脉数不解,而下利不止,必协热而便脓血也。(师解)病人无表证之恶寒,无里证之满痛,乃发热至七八日之久,是必有里热,虽脉见浮数者,也可下之。盖浮数虽为表脉,而外无表证,则不得作表脉论也。

11经腑合病——易巨荪医案

李藻香宿学,余少年同砚友也。戊子四月,其庶母患伤寒,午后微恶寒,旋发热,热甚则谵语,口苦渴,心下急,作呕,大便不通。某医拟承气汤,未敢服。延余相商,余曰:“此病在少阳之枢,与阳明潮热谵语、不恶寒反恶热胃家实不同,承气汤非所宜。”以大柴胡下之,一服即愈。夫同一下法,柴胡、承气有毫厘千里之分。《近代名医医案医话》

12经腑合病——范文甫医

冯乃千,身热,心烦喜呕,往来寒热,松馆以小柴胡汤与之,不除。余诊其脉,洪大而实,乃曰:热结在里,小柴胡汤安能去之?仲景曰: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当与大柴胡汤。松老始则犹日,读书不可死于字句。后又云,姑随汝处之。果服一帖遮,三帖愈。《《范文甫专辑》)《经方直解》

13阳明少阳合病——许叔微医案

羽流蒋尊病,其初心烦喜呕,往来寒热。医初以小柴胡汤与之,不除。予诊之日:脉洪大而实,热结在里,小柴胡汤安能除也?仲景云: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者,与大柴胡汤。二服而病除。[《伤寒九十论·证十三》]

按语:往来寒热,柴胡证俱有,唯热结在里,乃大柴胡证之独兼也。何以知有热结在里?以脉洪大而实故知也。脉洪而实,必有宿食,不用大黄,则病不能除,此用小柴胡不应而大柴胡不爽之故也。《伤寒论名医验案精选》

14高热——胡希恕医案

(原标题)大柴胡汤加生石膏加减治疗高热案

秋某,男,75岁,门诊病历号86201。1981年1月22日初诊:1980年10月下旬感冒发热,体温达到38.7℃,用庆大霉素等治疗热不退,几天来每晚先手足发冷,继则身热,体温在39℃以上,口干舌燥,两胁胀满,呕逆不欲食,大便干燥,舌苔黄但左半边白,脉沉细。与大柴胡汤加生石膏加减:柴胡18克,黄芩10克,半夏12克,白芍10克,枳实10克,生姜10克,大枣4枚,大黄3克,炙甘草6克,生石膏45克。

三剂症减,但大便仍干。上方增大黄为6克,继服三剂,诸症消失,停药一个月未见复发。编者按:此案出于《胡希恕老中医应用大柴胡汤验案》-《胡希恕医案医论集悴》

论:大便干燥,此是胃腑热燥,为什么会手足发冷?是不是白虎汤提纲的病理?表实阴寒,经热内乘,则里阴外乘之故。手足冷是阴阳互厥的一种表现,此厥不是里虚,而是表实,经热内乘,里阴外乘,是表阳与里阴的互厥 ,而不是上阳与下阴的的互厥。

    本案可以大柴胡合麻杏石甘汤,从三阳合病论治。

15高热——刘渡舟医案

王某,男,57岁。外感后续发高热40℃,持续2天而退。此后每隔十余日必发一次,很有规律性。发热时两目昏糊,不恶寒,伴心胸痞结,大便干燥,小便色黄,舌苔黄腻。此邪热伏于少阳募原,为“瘅疟”之证。柴胡9克黄芩9克大黄9克枳实9克半夏9克生姜12克白芍9克草果3克槟榔3克丹皮9克

服一剂后,大便畅行3次,热退。改方为柴胡、黄芩、厚朴、知母各9克,大黄、草果、青皮各6克,槟榔3克,又服三剂后,余证全消,后追访三个月,病证未发。《经方临证指南》

16高烧昏迷——胡希恕医案

每次我讲到大柴胡汤的时候,都要提到那位可敬的现代经方家胡希恕先生,特别是要提到刘渡舟先生为《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胡希恕》一书所写序言中的一段话:“每当在病房会诊,群贤齐集,高手如云,惟先生能独排众议,不但辨证准确无误,而且立方遣药,虽寥寥几味,看之无奇,但效果非凡,常出人意料,此皆得力于仲景之学也。”这到底说的是哪一件往事?今年7月11日在兰州举行的甘肃经方论坛上,冯世纶先生告诉我,那是当年会诊单玉堂老先生的事。我上网查到单老儿子单志华先生的一段回忆录:

1982年,单玉堂先生患肺心病住院,高烧,神志昏迷,大小便闭塞不通,已出现心衰合并肾功能不全。院方邀请中医药大学的六位名老中医(包括董建华、王绵之、我老师刘渡舟、胡希恕、赵绍琴、杨甲三)会诊,有位名老提出心衰合并肾功能不全当以扶正为主,先保心肾控制住病情。84岁的胡老诊完舌象、脉象后,提出一个与众人截然不同的

“峻剂攻下”法并处方案,还说:“小大不利治其标。”必须先解决大小便问题-这就是救人。态度非常果断。众名老念其年事最高,便都依了,但大家都捏着一把汗。服药到第2天,奇迹发生了:大便5次,开始排尿;到第5天,尿量已达正常,肾积水消失,父亲开始下地活动…,那么,到底用的什么方?冯世纶先生告诉我,胡老用的方是大柴胡汤合桃核承气汤。他说,这是单老第2次住院。第1次住院时,单老肺部感染发热,也是胡老开的方,用的是大柴胡汤加桂枝茯苓丸、生石膏、甘草。后来还给我寄来了当年的病案。2013.7.5.《黄煌经方医话》

17重感冒——董正平医案

2006年11月,我以一篇名为《急性热病临证一得》的小文,获得北中医“岐黄论坛”的第一名。文中,我主要回顾和分析了一则高热病历,而病历的主角则是我的亲叔叔。

2005年春节之后,我应邀前往外地的小爷爷家做客,20多天之后回到家中。刚到家门口,就见我叔叔(当时33岁)正蹲在门口的树底下干呕。

呕势很剧烈,可能胃里已经没什么东西了,只是吐出一些黄水。我这才了解到,10来天前,叔叔去火车站帮我买返京的票,在室外排了整整3个小时的队(当时天气还很冷),回到家就感冒发烧了。期间,一直在村里诊所服药、输液,病情不见好转。

叔叔说,每次输液之后,就会出一身汗,体温暂时能降下来,但一到傍晚,体温必然又会回升到39℃,发烧的时候,刚开始特别怕冷,盖上厚被子也不减轻:过一会儿,又觉得浑身发热,必须把被子掀掉。再过上一会儿,又非常怕冷,必须盖上被子,如此反复。

近几天来,恶心非常厉害,胃口甚差。口中发苦,尿色深黄。发病以来,已经10天没大便了。触诊腹肌紧张,肚脐两侧有压痛。口微渴。此时,桌子上正好有个橙子,我问:“想不想吃?”答曰:“甚想。'我问:“为何不吃?”答曰:“医生不让。”我遂让他把橙子吃完。叔叔说:“吃下去感觉很舒服。”春节之后,气温尚低,橙子水分较多,食之甚凉,而病人喜之,可见,里热已成。

此时,因病情迁延不愈,婶婶正在收拾生活用品,准备带叔叔前去镇上的医院住院。诊查完病情之后,我心中已经有了几分把握,便说:“可以先不用住院,我开两副中药吃吃看。”遂开出大柴胡汤原方:柴胡15g,黄芩8g,白芍10g,姜半夏10g,枳实10g,大黄8g(后下),生姜4片,大枣4枚。2副。

我爷爷念儿心切,拿上处方就去村里抓药了。

谁知,过了不久,爷爷空手而回。我以为村里的药不全,就准备上镇里去买。爷爷说:“不是药不全,是人家不同意给。”

原来,我们村里就一个诊所,看病买药都在他那里。前段时间,一直是那位医生在给叔叔看病,他看了我开的处方后,跟我爷爷说:“病人病情较重,再加上好几天没怎么吃饭了,正气虚弱,怎么能用大黄呢!'

治病要紧,我又拿上处方,亲自去了诊所一趟,这样,那位医生才给我抓了2副。

叔叔服药一副半之后,排出臭秽大便,诸证遂减。共服大柴胡汤4副,病遂愈。《经方浅悟》

18高热狂躁——刘渡舟医案

曲某,男,27岁。初诊日期:1991年5月29日。其母代诉:因高热送医院急诊。在医院狂躁不安,打骂医生,不接受治疗。西医诊为精神分裂症。刻下,患者精神不安,视、听、言、动,时慧时迷,烦躁而又善悲,5天彻夜不眠,大便数日未解,且泛恶不欲食。脉弦按之有力,舌质红、舌苔黄而中褐。脉症合参,证属肝胃气火交郁,火热上扰心神而致。其大便不通,舌苔黄褐则主阳明里实已成。治法:疏肝清热,兼下阳明之实。拟大柴胡汤:柴胡18克,黄芩10克,大黄2克,枳实12克,白芍10克,半夏15克,生姜15克,大枣7枚。药服2剂大便得下,烦躁得减,但舌苔犹未退净。又继服3剂,大便又泻,舌苔方得退净,且有食欲,情绪稳定。唯夜间少寐,转用丹栀逍遥散(改为汤剂)以善其后。(《刘渡舟医案精选》)《仲景病案学》

论:高热,这是阳明腑实证。狂躁不安,烦躁,此是土燥火旺,烁及心液,心液消亡,而发狂之象。呕而不食,此是胆木克胃。弦而有力,弦为少阳,有力为脉大,此是阳明之为病。舌红相火上逆,苔黄为土色,是胃腑之热燥,中褐为舌黑之初色,也就是土燥腑实,火盛而水负,心液亡而见焦黑之色。中褐色,也就是苔黑而涩之义。苔黄者,土燥腑实也。火旺上盛,心液消亡,所以狂燥不安。

大柴胡汤,大黄泻胃腑燥实,共同芩泻相火上炎,保其心液。此方大黄太少,另外还加以加黄连。另外还可以加点所谓的阴虚药,比如黄连阿胶鸡子黄汤。就是专门治疗本条所谓阳明土燥,烁及手少阴心液之证的。心中烦,不得卧,即是本条5天彻夜不眠之候。从本案来看黄连阿胶鸡子黄汤,或许有舌黄而中褐色。也或只见苔黄,也或只见苔黑而涩,都是其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胡希恕用大柴胡汤治疗发热医案说起
(三)小柴胡汤——长期发热
▲[经典]胡希恕医案 完全篇
外感发热6-28方
伤寒医案讨论会(二)
典型外感由表入里治疗一则——胡希恕先生经方医案选评2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