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承气汤的神奇功效与作用(待读)
userphoto

2022.05.01 四川

关注

【来源】《伤寒论》。

【组成】大黄12g,厚朴24g,枳实12g,芒硝6g。

【功用】峻下热结。

【主治】阳明腑实证。大便不通,频转矢气,脘腹痞满,腹痛拒按,按之硬,日晡潮热,神昏谵语,,手足谶然汗出,舌苔黄燥起刺或焦黑燥裂,脉沉实。或热结旁流,下利清水,色纯青,脐腹疼痛,按之坚硬有块。或里热实证之热厥、痉病或发狂等。

二、临床新用

(一)内科疾病

1.癌性发热

【案例】某男,53岁,于2001年3月8日来诊。被确诊为肝癌2月,1周前出现发热(体温波动在38.5~39℃),自行服用安乃近及抗生素,服药后汗多,但热不退, 伴有口干渴, 大便干结, 4天未行。查:BP 16/9.3kPa, T 38.7℃,消瘦汗多,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肺无啰音,心率110次/分钟,腹平坦,肝大质硬,可扪及结节,压痛(+),腹水征(-),双下肢不肿。舌质暗红,苔黄厚而干,脉弦细数。腹部CT示:肝右叶占位性病变。血白细胞4.6x10'/L,中性粒细胞占72%,淋巴细胞占28%。证属瘀血化热,腑气不通。予大承气汤加味:大黄、枳实、麦冬各15g,芒硝、厚朴各10g,三棱、莪术各7.5g。每日1剂,分早晚服。同时予以输液,每日不少于2000m1。二诊:用药2剂后,排出干便,体温随之下降(37.5~38℃)。继服上方3剂,体温降至37℃,患者精神状态转佳[贺丽,顾艳,芳乔虹.大承气汤在急症中的应用.中国中医急症,2003,12(1):88~89]。

【按语】癌性发热属中医学“内伤发热”,其病因为气阴两虚、气郁血瘀、癌毒内蕴等,致邪热内生,耗伤津液,阴液不足,则大便干结不行,腑气不通。故用大承气汤通腑泻热,同时鼓励多饮水并静脉补液,使干便下行,腑气得通,邪热随之而去。

2.支气管哮喘

【案例】某女,32岁,于2001年4月22日来诊。患发作性呼吸困难3年,于2天前再次发作,自行服用氨茶碱、泼尼松等药,效果欠佳。症见平卧困难,口干渴,大便干结,3天未行,呼吸急促,频率30次/分钟,表情痛苦,半卧位,汗多,口唇发绀。听诊:双肺广泛哮鸣音,呼气音延长,无水泡音;心率112次/分钟,律齐。舌质红苔白厚,脉弦数。血白细胞10×10'/L,中性粒细胞占62%,淋巴细胞占38%。X线胸片示:肺纹理紊乱。证属肺热郁积,腑气不通。予大承气汤加味:大黄、杏仁各10g,厚朴、枳实、紫苏子各20g,芒硝、款冬花、莱菔子各15g。每日1剂,早晚分服。并予西医常规处理。二诊:服药1剂后,排大便1次,呼吸困难减轻。继续服药2剂,呼吸困难消失[贺丽,顾艳,芳乔虹.大承气汤在急症中的应用.中国中医急症,2003,12(1):88~89]。

【按语】支气管哮喘属中医学“哮证”范畴,病位在肺。肺与大肠相表里,腑气不通则肺气不降,投大承气汤加降气之品,使腑气通、肺气降,而收止哮之功。

3.急性胃扩张

【案例】某男,50岁,于2002年2月21日初诊。上腹部剧烈撑痛1天,自服吗丁啉、甲氰咪呱等药,疼痛不减,急来本院就诊。诊见:痛苦面容,额部多汗,上腹部撑痛,呕吐胃内容物,已5天未解大便,舌红、苔白厚,脉弦紧。检查:上腹部膨隆,疼痛拒按。检查心电图正常,胸腹X线透视示:急性胃扩张。详询平素无胃病史,病前有饱餐史。西医诊断:急性胃扩张。中医诊断:胃脘痛。证属食滞胃胀,气机阻滞。治宜通腑泻热,化积导滞,降逆止呕,方用大承气汤加味。处方:大黄(后下)20g,厚朴10g,枳实15g,芒硝(冲服)25g,炒莱服子、代赭石各30g。二诊:服1剂,泻下3次,疼痛随即缓解。1月后患者告知,胃痛未再复发[李和平,魏波.大承气汤新用.新中医,2006,38(7):88]。

【按语】急性胃扩张属中医学“胃脘痛”范畴。患者因饱餐后胃纳过盛,脾运不及,宿食停滞胃脘,胃失和降,气机阻滞而发病,胃气郁滞,不通则痛。综观舌、脉、症,痞、满、燥、实俱全,故用大承气汤加莱服子、代赭石,其中莱服子消食导滞、消胀除满,须重用至30g,方可收效明显,代赭石降逆止呕。诸药合用,切中病机,故服1剂病愈。

4.粘连性肠梗阻

【案例】某男,32岁,于2004年10月18日初诊。患者中下腹部剧痛、恶心呕吐2天,在当地医院肌内注射阿托品、胃复安,口服药不详,腹痛未缓解,急来本院就诊。诊见:痛苦面容,腹痛难忍,双手抱腹,呕吐、口臭口干,口唇干燥,无矢气。舌红、苔黄厚腻,脉弦滑。检查:腹痛拒按,肠鸣音减弱,下腹部可见纵形手术瘢痕。血分析正常,胸腹X线透视示:不完全性肠梗阻。详询病史得知,患者于半年前因腹部外伤致肠穿孔,行肠修补术。西医诊断:粘连性肠梗阻。中医诊断:腹痛。证属湿热积滞,气机不畅。治宜泄热通腑,和营止痛,方用大承气汤加味。处方:生大黄(后下)15g,厚朴、枳实、木香各10g,芒硝(冲服)20g,赤芍、白芍各30g。二诊:服1剂,腹痛缓解,矢气频频。

用平胃散加味,炒苍术12g,厚朴、陈皮、木香各10g,炒枳壳30g,3剂,每天1剂,水煎服。药尽腹痛消失,病愈[李和平,魏波.大承气汤新用.新中医,2006,38(7):88]。

【按语】粘连性肠梗阻属中医学“腹痛”范畴。患者因腹部外伤行肠穿孔修补术而致肠粘连,导致脏腑气机郁滞,血行受阻,久病入络,不通则痛,故用大承气汤通腑泄热,行气止痛;赤芍、白芍合用,前者行血化滞,后者养血和营,一散一数,补泻并用,具有养血活血、和营止痛功效,且须重用30g方可见效。继以平胃散加味调理善后而愈。

5.中毒性痢疾

【案例】某男,2岁。患儿因发热、腹泻1日而入院。据家人代诉,患儿体质较好,平素很少发病,昨晚8时许,患儿哭闹、发热,某医院门诊作“感冒”处理,下半夜腹泻2次,且发热不退,精神越来越差而来就诊。诊见:体温39.5℃,颈软,神清乏力,发育良好,皮肤无疹点及瘀斑,失水征不明显,心律整,心率156次/分,未闻及病理性心杂音,两肺无干湿啰音,腹稍胀,肝脾未扪及,肢体无异常。经肛门取大便培养,报告志贺痢疾杆菌生长。大便常规检查:见大量脓细胞和红细胞,并见少量吞噬细胞。尿常规无异常。血常规:白细胞21.3x10'/L,中性粒细胞占85%,多形核细胞占2%,淋巴细胞占13%。入院诊为:细菌性痢疾(中毒型)。给予痢特灵口服,静脉点滴氯霉素,补液、降温等治疗,病情未见好转。次日患儿高热不退,精神萎靡,面色青灰,四肢厥冷,呼吸表浅,腹胀明显,间有呕吐,呕吐物不多,带有少许咖啡样物,脉细而数。除继续用氯霉素静脉点滴外,并输氧,肌内注射洛贝林,安乃近滴鼻,冰敷头部,脐部热敷松节油,肛管排气,胃肠减压及肌内注射新斯的明。虽经积极治疗,病情未能控制。经会诊决定,改用中药治疗为主,停用氯霉素,保留西药对症治疗。证属热毒下痢,因未能及时控制,热毒益甚,气机衰败,治宜通因通用,清泄热毒。方用大承气汤加味,处方:大黄(后下)、厚朴、枳实、莱菔子各3g,黄连2g,白头翁10g,芒硝(冲服)1g,将药浓煎,纱布过滤取汁150ml,分次鼻饲。鼻饲前抽空胃内容物,先鼻饲30ml,以后每隔2小时鼻饲20ml。二诊:用药5次后,患儿排出灰黑色大便1次,腹胀明显减轻,腹部听诊可闻及肠鸣音,呼吸改善。次日原方去大黄、芒硝,加广木香3g,麦芽30g,每日1剂,连用2日。体温下降至37.3~37.6℃之间,呼吸稍促,腹胀已消,无呕吐,亦无腹泻,四肢转温,病儿已转危为安。改用健脾益胃养阴,3剂善后,住院2日痊愈出院[黄金先.《伤寒论》方治疗急症举隅.新中医,1990,(4):37]。

【按语】本病属中医“疫痢”范围,起病急,发展快,常出现高度腹张,烦躁嗜睡。如不及时抢救,患儿将出现频繁呕吐,惊厥,昏迷,甚至死亡。在出现腹胀的早期,根据阳明三急下的原则,当机立断,采用大承气汤加味,以攻下热毒,急下存阴。同时,采用西医的支持疗法和适量的呼吸兴奋剂,确能扭转病机,化险为夷。服药后,热毒秽浊尽去,腹胀满消除,则中病即止,及时改用善后之剂。

6.肝性脑病

【案例】某男,52岁,于2001年9月28日来诊。有肝硬化病史3年,3天前出现黑便、呕血,在当地医院按上消化道出血治疗2天,未排便,亦未呕血。于6小时前出现烦躁, 渐至昏迷。查BP 13.3/8.7kPa, 意识不清, 躁动不安, 面色晦暗,颈部、胸部见蜘蛛痣,心率104次/分钟,腹壁静脉曲张,肝脏未触及,腹水征阳性,双下肢不肿,舌质暗红,苔微黄而厚,脉弦细数。证属瘀血内积,毒邪扰神。予大承气汤加味:大黄、芒硝、白及各10g,厚朴、枳实各15g,当归、石菖蒲各20g,桃仁5g。每日1剂,分2次鼻饲。并予西医常规处理。二诊:服药3天后,排出黑色干便,烦躁减轻。续服药3剂后,神志转清,排出黄色大便[贺丽,顾艳,芳乔虹.大承气汤在急症中的应用.中国中医急症,2003,12(1):88~89]。

【按语】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一般认为其主要由于来自肠道的有害代谢产物不能被肝脏解毒和消除,并通过血-脑屏障,导致大脑功能紊乱而致。尤其是在消化道出血时,肠道积血可产生更多的氨及有害代谢产物。投大承气汤加止血开窍之品,一方面促进肠道积滞排出,减少有害物质的产生;另一方面止血、醒神、开窍,故收到满意疗效。

7.脑出血

【案例】某男,58岁,2001年12月1日诊。有高血压病史10余年,3天前突然右侧肢体偏瘫, 失语, 头痛, 随即入院。查BP 14/10.6kPa, 意识清晰, 完全性运动失语,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光反射灵敏,右侧鼻唇沟变浅,右侧肢体肌力I级,右侧巴彬斯基征(+),颈强(+)。舌质淡红,苔白厚,脉弦滑。头CT示:左侧基底节区出血,约4ml。证属风痰阻络型中风。予中西医结合常规治疗,病情无好转,且逐渐出现嗜睡,时有烦躁,大便未行。12月1日出现浅昏迷,此时舌质红,苔黄,脉滑数,病情加重,由中经络转为中脏腑。辨为腑气不通,痰热闭窍。投大承气汤加味:大黄、厚朴、枳实、苍术各15g,郁金、石菖蒲各20g,芒硝10g。每日1剂,分2次鼻饲。并继续西医治疗。二诊:服药2剂后,排出少许干便,嗜睡、烦躁均减轻。继续服上方2剂,患者神志转清[贺丽,顾艳,芳乔虹.大承气汤在急症中的应用.中国中医急症,2003,12(1):88~89]。

【按语】脑出血属祖国医学“中风”范畴,主要与血瘀、痰盛、阳亢、阴亏等有关。痰瘀均可化热,加之此病的致残率高,患者病后情绪不稳,抑郁可致郁而化热化火。火热之邪在上扰神明,在下与有形之积结于肠中,腑气不通,浊气不降,进而加重意识障碍,故该患者3天未解大便。予大承气汤峻下热结、通腑去积,加用化痰开窍之品而效。

8.中风闭证

【案例】某女,63岁。素有喘疾,常吐黄痰,于2日前解小便时突发昏仆不省人事,牙关紧闭,左侧肢体瘫痪,大便数日不行,身热,痰涎壅盛,曾用降压镇静剂治疗,未见效。诊见:神志昏愦,面赤气粗,口燥唇焦,舌质红,苔黄焦燥, 脉滑数。腹硬满。体温38.6℃, 血压28/17.33kPa左侧肢体肌力0级, 两肺可闻及中小水泡音。据病史及主症,诊为中风病闭证,证属中焦腑实,燥热内结,痰火上扰,蒙闭清窍。宜速通腑泻浊,豁痰开闭。大承气汤加味。处方:大黄12g(后下),芒硝10g(冲),枳实、厚朴、胆星各6g,瓜蒌30g,煎取药液200ml,分2次鼻饲。二诊:服3剂后,泻下黄色臭秽便,热渐减,神志仍未清,舌脉仍有实热象。为增药力,方中加黄连6g,石菖蒲10g,清火开窍。进2剂后, 神志清, 痰涎除, 肢体活动渐复, 血压已恢复正常(20/12kPa) , 再观舌质红,苔已转润,脉弦。改用滋补肝肾、祛痰通络之法,用天麻钩藤饮加减服用10余剂后,病情稳定。经进一步治疗及针灸等3个月,肢体肌力恢复,能从事家务[黄明.大承气汤加味治愈中风急症.四川中医.1991,(5):18]。

【按语】中风病用通下法首推张元素的三化汤,继之为刘河间,近年来应用通腑治疗中风者屡见报道。《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篇有:“邪入于腑即不识人,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之论,均述邪热在腑,浊气不降,清窍被蒙,痰热火邪上扰心神,直冲犯脑而发中风,有资料表明,通腑法可减低颅内压,改善脑水肿。故本例患者应用承气汤加味,通腑降浊,祛痰开闭,使其腑气得通,浊气得降,神明清醒,闭证得救。但中风病多本虚而标实,应腑通即止,不得一味苦寒,以防更损正气,下法用后当知犯何逆,以法取之。

9.血管性头痛

【案例】某男,47岁,工人。患头痛已5年,时发时止,更医10余人,久治不愈,近日头痛复作。纵观前医处方,遍用祛风、止痛、平肝潜阳、活血祛瘀及补益之剂。诊见:头痛如劈,痛苦不堪,口干舌燥,渴喜冷饮,大便5日未行,尿短赤。舌红,苔焦黄有芒刺,脉弦滑实。证属阳明腑实,方用大承气汤攻下里实,泻热通腑。处方:大黄(后下)12g,芒硝(冲服)10g,枳实、厚朴各15g。二诊:服药1剂,排出燥屎甚多,恶臭难闻,头痛及诸症均减。原方减量再进1剂而愈,随访未发[林义群,等.顽固性头痛治验.新中医,1994,(3):17]。

【按语】《伤寒论》曰:“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本例乃因阳明腑实,腑气不通,浊热之邪循经上扰清窍而发为头痛。大承气汤为去实热、通积滞、除燥屎之峻剂,能承顺胃气下行,使塞者通,闭者畅。邪既去,正自安,故头痛得瘥,诸症悉除,收效甚捷。

10.精神分裂症(狂证)

【案例一】某女,32岁,工人。患间歇性发狂已4年,经某精神病医院确诊为精神分裂症(狂躁型)。近1周病情复发并加重,始见沉默不语,继而不进饮食,两目怒视,狂乱无知,毁物打骂,不避亲疏,弃衣而走,其丈夫迫不得已,将其用绳索捆绑。诊见:面赤腹满,5日未大便,舌红,苔黄燥,脉滑实。证属阳明热结,痰火扰心,治当通腑泻火,化痰开窍。以大承气汤加味,处方:芒硝(冲服)、铁包金各20g,生大黄(后下)15g,枳实、厚朴各12g,礞石10g,胆南星、石菖蒲各7g。二诊:傍晚进药1剂,午夜即泻下燥屎数枚,随后又泻下数次,泻下粪便奇臭难闻,次日清晨患者安静入睡。稍事增损,接服2剂,神志清楚,语言正常。后以滋阴养血安神之剂调养1月,4年痼疾,竟获痊愈。随访未发[林义群,等.3下法治疗急重症举隅.新中医,1992,(7):35]。

【病例二】某女,21岁,2001年11月6日初诊。患者因家庭不和,夫妻争吵1周后出现烦躁不安、哭笑无常、弃衣毁物,不避亲疏,语无伦次,3天不思食,彻夜不寐,两目怒视。在当地卫生院给予氯丙嗪每次50mg,每天3次;地西泮每次10mg,每天2次,均口服,治疗3天病情未改善,急送本院,诊为精神分裂症。给予氯丙嗪200mg静脉点滴,苯巴比妥钠200mg肌内注射,仍未能入睡,由家人按压在床,而延请中医诊治。诊见:患者极度烦躁不安,面红目赤,双目怒视,力大逾人,口唇干燥,1周未解大便,舌红,苔黄腻,脉弦滑。中医诊断:狂证。证属暴怒伤肝,肝阳暴涨,肝火炽盛,热盛肠燥,为阳明腑实证。急以峻下法,泄热通腑,荡涤肠燥,方用大承气汤加味。处方:大黄(后下)、芒硝(冲服)各20g,厚朴、枳实各10g,甘遂(冲服)2g。二诊:服药约2小时后,泻下先硬后稀之粪便,臭秽难闻,随后安睡1天,醒后情绪稳定,问答切题。继用生铁落饮,处方:生铁落(先煎)250g,胆南星3g,川贝母、橘红、远志、石菖蒲、天冬、麦冬各10g,玄参12g,茯苓、连翘各15g,朱砂(冲服)2g,服5剂而愈。1年后随访未见复发[梁宝利.大承气汤加味在狂症中的应用。中医中药,2003,15(7):429]。

【病例三】某女,21岁,1997年3月10日初诊。家属代述,患者1997年1月下旬因锁事与人争吵,随后昼夜不眠,2月28日出现精神症状,白昼四处乱跑,夜晚独自与窗外对骂,胡言乱语,不思饮食,不知饥饿。3月初邀余前往诊治,到其家时患者若无旁人,不理不睬,答非所问,听到邻居一直讲她坏话。问及大便,其父言已多日未解,查舌红苔黄腻,脉滑数。中医诊断:狂症;西医诊断:精神分裂症(偏执型)。证属肝气郁结,气滞血瘀,通降失常,痰火上扰。治宜通下泻火,涤痰化瘀,大承气汤加味。一日1剂,水煎分2次服。三诊:服药3帖后,大便6次,先硬后稀,量少,狂躁症大减。原方撤芒硝,减大黄至4g,继服6帖,病愈[李和平.魏波.大承气汤新用.新中医,2006,38(7):88]。

【按语】精神分裂症属于中医学“狂证”范畴,中医学对狂症的描述,最早见于内经《灵枢癫狂篇》:“狂始发,少卧不饥,自高贤也,自辨智也,自尊贵也,善骂詈,日夜不休”。张仲景《伤寒论》对狂症也有记载:“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王清任《医林改错》对癫狂的描述较为独特,“癫狂一症、哭笑不休,骂詈歌唱,不避亲疏,许多恶态乃气血凝滞脑气与脏腑气不接,如同做梦一样”。中医学认为狂症多由阴阳失调,七情内伤,痰气上扰,气血凝滞为主要因素。诸例患者均因精神刺激,暴怒伤肝,肝阳暴张,肝火亢盛,气郁痰结,蒙闭神明而致病。据其发狂,面赤腹满,多日大便不通,苔黄燥,脉滑实,可诊为阳明热结,痰火扰心,故运用大承气汤加味。重用大黄,大黄苦寒,泻热通便,荡涤肠胃;芒硝协大黄泻热通便,软坚润燥,二药相须,使用峻下热结之力甚强。厚朴、枳实苦辛之品,能行气散结、燥湿化痰;桃仁苦平,活血祛瘀、润肠通便,与大黄配合,能增加活血化瘀,通下泻热的作用;远志、菖蒲、胆星宁心安神,祛痰开窍定惊。诸药合用,有泻热通便,行气化瘀,祛痰开窍,宁心安神之功效。甘遂攻火逐饮甚猛,偏走大肠通腑泻便,以釜底抽薪,其性虽峻猛,但一经攻下,立见转机;继以生铁落饮镇心涤痰,清肝泻火调治,药证合拍,效如桴鼓,狂证顽疾痊愈。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大黄下瘀血血闭,荡涤肠胃,除痰实,肠间结热,心腹胀满,通宣一切气,泻诸实热不通,除下焦湿热,实热燥结”,故大黄在治疗狂症中是一味不可多得的奇药。

二)儿科疾病

1.小儿肺炎

【案例】某女,7岁。5日前因感冒发热、咳嗽气喘,经某医院诊为支气管肺炎,用西药抗炎、止咳、平喘等治疗数日好转,近5日来又发热、喘咳,午后尤甚,时有自汗,复用西药抗炎、止咳平喘无效。诊见:发热(口探40℃),喘咳,鼻翼扇动,喉中痰鸣。舌红少津,苔黄燥,脉数有力。听其两肺有较多湿啰音及少量哮鸣音。大便5日未解,腹部胀满,小便短赤。证属痰热壅肺,津伤化燥。治宜通腑泄热,清肺化痰定喘。投大承气汤加味,处方:厚朴15g,芒硝(另兑)5g,大黄、枳实、杏仁、贝母、桑白皮各10g。二诊:药尽1剂,大便泻下硬粪数枚,稀水数次,热退,喘咳亦减大半,次日体温恢复正常,喘咳不甚,能进饮食,舌红、苔黄润。听其两肺尚有少量湿啰音,乃改用生脉散加百部、贝母3剂而收全功[周汉青.大承气汤治疗小儿肺炎.新中医,1986,(7):19]。

【按语】小儿肺炎是儿科常见疾病之一,以发热、喘咳、喉中痰鸣为主症,临床中常伴有出汗、腹满、便秘等症。其病机多为外感所致,外邪犯肺,肺失清肃,气机宣降失职。若外邪入里,伤津化燥,易致燥屎内结大肠,腑气不通,浊气上逆而更增喘满。此种证候若单纯治肺,只是“扬汤止沸”疗效不佳,而采用“釜底抽薪”以通腑泄热为主,兼以清肺平喘,每获良效。然小儿肺炎,病位在肺,若里热不盛,燥屎未成者又非本法所宜。此法一用,若大便得通,则不必尽剂,免伤正气。

2.休克型大叶性肺炎

【案例】某男,12岁,学生,1998年1月10日就诊。其母代述:3天前突然寒颤,高热,体温39.3℃,胸中灼热,胸背疼痛,咳吐铁锈色痰,小便黄赤,大便秘结,经输注青霉素、头孢唑林、地塞米松等(药量不详)不效,症状加重,特来我处求中药治疗。刻诊:除上述症状外,兼见口唇紫绀,意识时有不清, 面色苍白, 舌质红绛, 苔黄燥, 脉细数。体温38.5℃, 血压10/7kPa。中医辨属热厥证,治宜通腑泻热,宣达郁阳。用基础方加瓜蒌仁、黄芩、杏仁各10g。每日1剂,水煎服。二诊:服药2剂后,燥粪已下,体温降至38.3℃,余症减轻,肺部仍可闻及湿啰音。腑气虽通,但余热未清。于上方去大黄、芒硝,加桑皮、川贝各10g,续服3剂。3剂服讫,上述症状十去八九,体温降至36.5℃。最后又守二诊方,观察治疗6天,痊愈出院[杨献民,杨军.大承气汤加味治疗儿童休克型大叶性肺炎20例。国医论坛,2000,15(2):12]。

【按语】休克型大叶性肺炎,属中医“厥证”范畴,亦是儿科危急重证之一。现代医学认为,休克型大叶性肺炎是由细菌毒素侵犯血管舒缩中枢,引起中毒性末梢循环衰竭,最终导致休克,这与中医邪毒内陷,肺热内闭的病机是一致的,故用具有泻热通便的大承气汤,既能泄热解毒,又有效地减轻或消除细菌毒素的产生。据临床观察,在年长儿童休克型大叶性肺炎中,大多具有腹胀、胸中·灼热、大便秘结、小便黄赤等热结肠胃症状,中医学认为,肺与大肠相表里,清泻肠胃可起到宣降肺气、釜底抽薪的作用,邪热得泄,其病自除。治疗时应注意攻伐不宜太过,中病即止。

(三)五官科疾病

风火牙痛

【案例】某女,23岁。患牙痛,头痛头昏,不思饮,痛不得眠。检查:牙无龋齿,左下第1、第2磨牙牙龈红肿充血,予青霉素、庆大霉素、安痛定注射5日无效,要求用中药治疗。询知病人腹胀,4日未解大便,左下腹可扪及硬结粪块。证属热结阳明,风火牙痛。即用大承气汤2剂。牙痛止,告愈[王国勤.大承气汤治疗风火牙痛.新中医,1990,(3):43]。

【按语】牙痛多由阳明腑实,其火沿阳明经上犯颌齿所致。足阳明胃经沿鼻柱外侧,入上齿中;手阳明大肠经沿颈部,至面颊入下齿中,当阳明腑实热时,经阳明经上至颌齿,除有胃肠的症状外,主要表现为牙齿肿痛,阳明经实热不去,牙痛则难愈,所以当清泻阳明。大承气汤泻热通便,使腑通热降,牙痛可愈。

杨兆林主任网诊开通工作流程
杨兆林老师郑州诊疗地点之一:郑州经开区
门诊预约微信:15514535873,(请提前两天预约)(电话不接)
杨兆林主任简介
副主任中医师,
医圣仲景故里,
伤寒名家,
经方实践家,
原中医院中医科主任。

【湖畔经方书院】特邀院长

【湖畔经方书院】《伤寒论》《金匮要略》特邀首席讲师

河南广播电视台【中医来了】栏目特邀选评专家

河南省儒医文化研究会【经方传承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儒医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慢病管理中央委员会理事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全国国医堂馆与基层医疗联盟【明医讲习堂导师】

中华中医药学会慢病管理中医药临床创新示范基地学术专家团队专家

《基层名医》杂志学术顾问

    编著《经方学科》,《临证实战解经方》,《问道南阳经方医案》等经方著作,是对经方在各科运用的全面系统总结,全方位展现经方临证实践运用,抓主证,重临床,巧临证,研医案,杨兆林院长带领师承弟子多学科、多体系、普及经方和传承仲景,为发展和振兴中医做出重大贡献。发表《金匮要略脉论》等30余篇论文,其中《中西医结合成功抢救心肌梗死猝死一例》获“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年会”优秀论文一等奖。

       善用经方,往往数剂便达到理想效果。中医不分科,在临床中对疑难杂症和慢性病、常见病均有较好疗效,如:胃癌、肠癌、肝癌、肺癌、乳腺癌等肿瘤疾病,中风后遗症、顽固性失眠、便秘,胸痹、虚劳、月经失调、乳房肿块、卵巢囊肿、不孕症、更年期综合症、男科病,儿科病,以及风湿、类风湿、关节疼痛等,都有很好治疗效果。

     杨兆林院长汲取总结近三十年经方临证经验,探索出自己独特的“四维三要素”师承授课模式,以“六经辨证”为基础,以“中医病名为体系”进行经方授课。其中“四维”是:辨病性、辨病位、辨六经、辨合病四个维度;“三要素”是:整体观、辨证论治、疗程管理;按中医的特性和规律来掌握,灵活结合运用中医其他辨证方法。读经典,做临床,重视对中医经典研究,常把《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融为一体,前后贯穿,系统讲解。目前,师承弟子遍布全国各地,很多已经成为当地经方名医。国医大师张磊题字“发扬中医,传承经方”给予高度评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承气汤(小便黄 不断的放屁)■厚朴三物■厚朴大黄■
大承气汤
【一生清贫老中医:精神分裂-就是屎堵住了】精
黄龙汤的神奇功效与作用
阙上痛的治疗
关于大承气汤你不知道的临床用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