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珂临证思维四特色
userphoto

2022.06.21 四川

关注

首都国医名师王珂是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指导老师。王珂熟知药性,精研配伍,遣方用药,处方以“简、验、效、廉”著称,临证经验丰富,用药灵活,具有自己独特的内科杂病辨证体系,擅长治疗心脑病、肺病、脾胃病等,并在中医妇科、中医皮肤科等方面有独特造诣。医乃仁术,王珂不仅有高超的医术,而且具有悬壶济世之心,高尚的医德修养。2016年,笔者有幸成为王珂的学术继承人,跟师两年获得一些心得体会,今与同道分享,以期共同发扬仲景之学,造福众生。

适度治疗

王珂认为治疗疾病应中病即止,过犹不及。对于一些亚健康人群,王珂主张通过调整、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与良好的心理状态,从而达到“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的状态。一些慢性疾病,在治疗的同时,要顾及患者的生活质量、经济承受能力等。长期以来,西医治疗肿瘤以“无瘤生存”为目标,治疗方法有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分子靶向治疗为主。这些治疗都是以试图杀死、消灭肿瘤为目的,属于对抗治疗,临床上往往出现过度治疗,甚至出现“瘤未消,人先亡”的悲剧。《黄帝内经》言:“大积大聚不可犯也,衰其大半可止。”王珂认为治疗疾病以人体平和为要,所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中医治病长于辨证论治,治疗疾病要维护机体的生理功能,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为目的。在治疗其他慢性疾病,如消渴、中风、胸痹等,也要合理适度治疗,以人为本,天人相应。养生不靠补药,需要调整五脏六腑之气血,恢复人体功能的正常运行,从而达到强身健体,防治疾病之功。在王珂的处方当中很少用贵重药,比如龙骨属不可再生资源,虽不昂贵,但王珂还是喜欢单用牡蛎等药物代替,值得我辈学习。药味少且平淡无奇,却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重视脾胃

王珂在治疗任何疾病时都很重视顾护脾胃。脾脏居中州,安五脏,养四肢,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素问·太阴阳明论篇》言:“脾者土也,治中央。”脾为土,土养万物,四时皆需土气,故脾不独主一个时令,而旺于四季,任何脏腑形体官窍在任何时令中都离不开脾胃所运化的水谷精气的滋养,故有《素问·玉机真脏论篇》记载的“脾脉者土也,孤脏以灌四旁也”之说。《素问·上古天真论篇》言:“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惧,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合理适度均衡的饮食是远离疾病的重要条件,正所谓《素问·脏气法时论篇》言:“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叶为充,气味和而服之,以补益精气。”王珂认为任何疾病的治疗都要从脾胃功能开始,正常的饮食起居能让我们保持一个健康的身体。过度的进补也是不可取的,只会对身体造成伤害。王珂认为补药是针对特殊人群的,不提倡服用价格高昂的补药进行养生。正如《素问·生气通天论》言:“高粱之变,足生大丁。”另外王珂在治疗失眠时也注重调理脾胃,《金匮要略》言:“胃不和,则卧不安。”所以在失眠方中常加茯苓、神曲、白术等健胃消食之药物。“脾为生痰之源”“百病皆由痰作祟”说明强健脾胃运化功能调理脾胃气机,可以杜绝生痰之源,从而达到治疗百病的目的。王珂在治疗肺病时,常兼顾脾胃,健脾有助于化痰除湿,所以在治疗肺系疾病时,常加用陈皮、半夏健脾化痰,肺气得宣,痰热得祛,其病自愈。木香、川楝子行气止痛,疏肝和胃;海螵蛸、煅瓦楞子制酸止痛,为王珂治疗脾胃病常用对药。

顺应四时

《黄帝内经》言:“人禀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王珂认为在治疗疾病时,要符合人类的生命规律,在充分调动个体的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从日常生活入手,以实现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延长寿命的目的。注重人与自然的变化,根据四季的特点,调整生活方式,做到“天人合一”。这体现了中医学整体观的思想。这种理论非常适合运用于慢病管理之中,指导患者形成具有中医特色的有助于疾病防治的健康生活方式。《灵枢·本神篇》言:“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言:“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说明饮食调理也要合四时。冬病夏治就体现了中医学按时顺养的原则,是天人相应理论指导临床实践的一个成功的例证。《医门法律》有“凡治病,而逆四时生、长、化、收、藏之气,所谓违天者不祥,医之罪也”的戒律,治疗疾病要顺应四时,否则易生变证。王珂认为春季阳气始生,夏季气候炎热,秋季多燥,冬季严寒,用药要有所侧重。春季宜养肝,白芍等常用。暑湿季节可加一些藿香、佩兰等芳香祛湿之品。秋季多燥,可加一些滋阴润燥之品,如麦冬、生地黄等。冬季用药要注意保暖护肾,活血通络。此即所谓的因时制宜。现代一些流行病学调查也显示,很多疾病具有季节多发现象。人的精神情志与四时的节律变化有密切相关性,要使情志应四时,必须主动地按季节进行调摄,才能使身体强健。

善用药对

王珂精研配伍,善用药对,认为对药的配伍或能起到协同作用,或能相互纠正其偏性,或能减缓其毒性,应用得当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王珂临证用药讲究配伍,既有前人之鉴,亦有亲身之验,谨察病机,见微知著,效如桴鼓,值得临床借鉴。王珂常用药对如下。

①海螵蛸、煅瓦楞子:海螵蛸味咸涩,微温,具有制酸收涩,敛疮止痛之功;煅瓦楞子味咸,性平,制酸止痛,软坚散结,化痰消瘀;二药配伍具有良好的制酸止痛作用,临证常用于治疗肝胃不和,气郁化火或胃中湿热所致的胃脘灼热疼痛,吞酸等症。现代药理研究认为海螵蛸、煅瓦楞子均含有碳酸钙,而碳酸钙可以中和胃酸,所以两药具有很好的治酸作用。

②木香、川楝子:木香其味辛可行可散,苦则能泄、能降、能燥,温则可通,木香行气止痛,乃三焦气分之药。川楝子味苦性寒,功善疏肝泻热,行气止痛。二药合用行气止痛,疏肝和胃。临证常用于肝胃不和,气机瘀滞引起的胃痞、胃痛等症。

③桑白皮、桔梗:桑白皮味甘性寒,功善泻肺平喘,利水消肿。《药性赋》言:“其用有二:益元气不足而补虚,泻肺气有余而止咳。”桔梗苦辛平,专入肺经,功善开宣肺气,化痰止咳,利咽排脓,起性轻浮上升,《珍珠囊》言其为“舟楫之剂”,能引药上行,直达病所,治疗上焦病症。二药合用宣降并行,清透并用,可治疗各种咳喘疾病。

④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三药均有清热解毒作用。野菊花辛苦,微寒,清热解毒,泻火平肝;蒲公英甘苦,寒,散结消肿,兼能通淋,可清下焦之湿热;紫花地丁为痈疮疔毒之要药。三药相须为伍,则清热解毒、散结消肿之功增强,王珂常以三药合用,不仅仅用于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而且广泛应用于湿热火毒诸症。

⑤蔓荆子、白蒺藜:蔓荆子味苦辛,性微寒,本品体轻而浮,有疏风散热、清肝明目、止晕止痛之功。《医方集解》言:“大凡头目之疾,皆由清阳不升,浊阴逆上所致。”蔓荆子以清利头目见长,为王珂临证常用升举清阳药物。白蒺藜味苦辛,性微温,具平降肝阳、疏肝解郁、祛风明目、止痒之功。王珂临证常用白蒺藜治疗肝阳上亢之眩晕、头痛,亦可治疗风疹瘙痒、目赤红肿。两药相配,辛辛相合,同气相求,相使为用,则祛风止痛之功增强;两药相伍,辛苦相合,升降相因,散风降火效果显著。

典型医案

患者乙,女性,35岁,胃脘胀痛阵作3月,嘈杂不适,偶有反酸烧心,精神生活压力大,心情不舒畅,情绪急躁易怒,失眠,多梦,纳差,二便调。舌淡红,苔薄白腻,脉弦滑。胃镜检查示:浅表性胃炎。

诊断:(肝胃不和型)胃痛。

治则:疏肝和胃理气。

方药:木香6g,川楝子6g,白芷15g,醋延胡索15g,乌药9g,海螵蛸15g,煅瓦楞子15g,大腹皮9g,白芍15g,夜交藤15g。14服,开水冲服,每次1袋,每日2次。

14天后二诊:服药后胃脘胀痛明显减轻,嘈杂反酸未作,情绪好转,睡眠明显改善,纳食可、二便调,舌红,苔白,脉弦。

方药:前方去海螵蛸、煅瓦楞子。7服,中药配方颗粒。

7天后三诊:胃痛未再发作,诸症缓解,效不更方,继服5剂巩固疗效,并嘱饮食调养。

本案王珂运用药对川楝子、木香行气止痛、疏肝和胃;海螵蛸、煅瓦楞子制酸止痛,配合白芷、延胡索、乌药、大腹皮、白芍、夜交藤疏肝和胃、理气止痛安神数剂而愈。

注:具体治疗与用药请遵医嘱!

本文转自:中国中医药报5版  作者:陈志颜 段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王珂主任医师治疗脾胃病常用药对
王珂主任医师治疗脾胃病常用药对举隅
名师药对经验煅瓦楞子、海螵蛸[主治应用]...
中医治疗气虚血瘀,脾胃虚寒
用药经验:乌贼骨、川贝母合用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
煅瓦楞子的功效与作用,海螵蛸的功效与作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