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伤寒论》113方——七条柴胡汤提纲

少阳四3

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

总结上二章柴胡诸证言。

1  伤寒中风,是外感太阳病之义。在太阳外感三日以后的基础上,有柴胡汤证者,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此是总结前二条柴胡提纲。

少阳五4

伤寒四五日,身热恶寒,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小柴胡主之。

颈项强,是太阳之病,而肝胆主司筋脉,相火旺则筋脉燥急,少阳之经,自头下行,而循颈项,故亦有颈项强证。胁下满者,少阳之病。手足温者,阳明之病。四肢秉气于胃,胃阳盛旺,则手足温,而手少阳自手走头,足少阳自头走足,故亦有手足温证。是宜小柴胡汤也。

1  伤寒四五日,此是太阳病之义。身热而恶寒,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小柴胡汤主之。

少阳六5

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此与《金匮》卷十三呕吐十五条,相同)

少阳经气不舒,侵迫阳明胃腑,胃气上逆,必作呕吐。相火郁蒸,是以发热。少阳之经,往来寒热,此但云发热而不言寒,是半表之阳盛,而将传于阳明者,是宜小柴胡汤泻其表热也。

1  外感少阳经病,所以经气不舒,侵逼阳明,胃逆而呕吐。少阳化气于相火,少阳病则经气不降,相火郁蒸,故见发热也。小柴胡汤,柴胡疏少阳之经,黄芩泄上逆之相火,半夏降胃气之逆。

少阳八6

太阳病,十日已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设胸满腹痛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者,与麻黄汤。方在太阳二十

太阳病,十日以外,脉浮细而嗜卧者,是太阳之外证已解也。表邪离太阳而入少阳,故浮紧变而为浮细,少阳之脉弦细也,胆热者善眠,是其嗜卧,必入少阳。设其胸满胁痛者,又见少阳经证,宜与小柴胡汤。若脉但浮而不细者,则未入少阳,而犹是太阳,宜与麻黄汤也。

1  太阳病,十日以外,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设胸满腹痛者,与小柴胡汤,和解少阳。脉但浮者,与麻黄汤,解太阳之表寒。

少阳九7

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者,先用小建中汤,不差者,与小柴胡汤主之。

    甲乙同气,甲木不降,则寸脉涩,乙木不升,则尺脉弦。甲木上逆,而克戊土,法当痛见于胸膈,乙木下陷,而克已土,法当痛见于腹胁。木气枯燥,是以其痛迫急。肝胆合邪,风火郁发,中气被贼,势难延缓,宜先用小建中汤,胶饴、甘、枣,补脾精而缓急痛,姜、桂、芍药,达木郁而清风火。若不差者,仍与柴胡,再泻其相火也。此申明首章腹痛者,加芍药之义。

1  伤寒,是伤寒少阳病之义。少阳脉弦细也。寸脉阳涩者,甲木不降,经气结于胁下也。尺脉阴弦者,肝木不升也。甲木不降,胃气上逆,则脾气从陷,而乙木贼之,故法当腹中急痛也。此是肝胆合邪,风火郁发,中气被贼,势难延缓,宜先用小建中汤,补脾精而缓急痛。若痛不止者,与小柴胡汤,治阳脉之涩,以解外感之邪,和解甲木经气之结滞。

本条与提纲三,少阳病,邪高痛下的提纲互文。提纲三,外感病,寒热往来,胸胁痞满,邪高痛下,小柴胡汤。提纲四,外感邪高,阴脉弦而腹中急痛者,以小建中先缓腹中急痛,后再以小柴胡,解外感之邪,阳脉之涩,经气之结滞。若痛不止者,与小柴胡汤。

2备注一下,阳脉涩与阴脉弦,是在少阳病与脉的基础上。或者说是柴胡证的基础 来论阳涩与阴弦,外感之邪高,与腹中急痛在下。相火升泄于上,必乙木阴弦于下。火旺而脾胃之精液,木贼则腹中急痛。胶饴补脾胃之精液,白芍行血疏乙木之阴弦。若痛不止,则用柴胡,疏解甲木。柴胡解经气之结滞,黄芩泻相火之上逆,半夏降胃气。从乙木论治,升陷以建中,而缓急痛,痛不止者,以小柴胡汤,降逆而升陷也。圆运动理论。

黄元御医学研究
读《伤寒论》学古中医,每天分享三条提纲,研究黄元御学术理论,为每一个想学习《伤寒论+金匮要略》学者,提供交流的平台。
624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少阳十四8

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脉细者,此为阳微结,必有表,复有里也。脉沉,亦在里也。汗出为阳微,假令纯阴结,不得复有外证,悉入在里,此为半在表半在里也。脉虽沉紧,不得为少阴病,所以然者,阴不得有汗,今头汗出,故知非少阴也,可与小柴胡汤。设不了了者,得屎而解。

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默默不欲饮食),大便硬,脉细者(尺下沉紧),此为阳明经之微结。以少阳阳明两经郁迫,结于胃口,故心下满胀。经热熏蒸,故头上汗出。必有少阳之表证,如汗出恶寒、肢冷心满之类,复有阳明之里证,如大便硬之类也。

盖少阳与阳明合病,戊土不能胜甲木,必传阳明胃腑,故决有里证。其脉之沉,主在里也。

汗出为阳经之微结,假令纯是阴分之结,(阳以少阳经言,阴以阳明腑言),必不得复有外证,如汗出恶寒之类,应当悉入在里。既有外证,此为半在里半在表也。其脉虽沉紧,亦不得为少阴病,所以然者,少阴病不得有汗。今头汗出,故知非少阴而实少阳也。此大柴胡证,先与小柴胡汤,以解少阳之经邪。设服后犹不了了者,再以承气泻阳明之腑邪,得屎而解矣。

1  本条提纲的结构,是少阳经病,传阳明胃腑,大柴胡汤病理的变象。有经阳外证而阳腑微结,但结而未实,以半表半里治。而里实(微结)不了了者,则得屎而解。

   因于贼克之理,少阳之经病,内传阳明,阳明经之微结。细为少阳之脉,大便硬为阳明之微结,故必先有少阳之表,而后复传阳明之里。即使脉沉,也在里也。少阳与阳明,互相贼克,其脉即使不见少阳之细,而见阳明之沉(阳明四十,其脉不负)(此沉应是大义),也主在里而微沉。

汗出为阳经之微结,似令纯阴结,不得复有外证,悉入在里。重点此“纯阴结”是指阳明腑实证,阳明当令,太少无权,故不会有太阳与少阳之外证也。此有头汗出,手足冷,微恶寒者,是经阳之外证也,心下满,不欲食,脉细者,是少阳之经证也。即有经阳之外证,里也未纯阴结,此为半在(太阳与)少阳之表,半在阳明微结之里(经腑合病大柴胡)。

脉虽沉紧,不得为少阴病,所以然者,少阴病不得有汗。今头汗出,故知非少阴,而实少阳也。此大柴胡证,先与小柴胡汤,以解少阳之经邪。设服后不了了者,再以承气泻阳明之腑邪,得屎而解。

2  综述一此本条细节;

手足冷者,不是手足逆冷,是阳微结而不汗出之义。阳明二十二,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濈然而汗出者,此大便已硬,大承气汤主之。此阳微结,故手足冷而不汗出,不是阳实,只是微结。此手足冷,也不是沉紧的厥冷。手足冷代表阳微结而不实,理解成手足凉而无热汗出,胃腑微结之外象。

必有少阳之表脉细,复有阳明之里脉沉;脉沉在里,指阳明胃腑,假令纯阴结,阴结者是指阳明胃腑之义,仅对比少阳之经阳用,纯阴结者,是指阳明胃实之义。也是必有少阳之表复有阳明之里义。注意此半在表半在里,表是指少阳,里是指阳明。结构是少阳传阳明,而阳明微结而未实,故半在少阳之表,半在阳明之里,此也是大柴胡汤证。

脉虽沉紧,或为尺下沉紧,不得为少阴病。此沉紧者,或是变文之义,也或是少阳病逆而厥阴从陷之脉。从变文论,阳明之脉大,大而有力,此必沉取,本是微结,所以不大,又有少阳木贼,故此沉变象为无力。从脉陷厥论,而脉紧者,就是少阳之细或乙木之弦。故此沉紧,不可为少阴之寒。重点有头上汗出之阳症,作为辨证沉紧之阴脉,知非少阴,可与小柴胡汤。

本条提纲,简直是太难了,错了无数遍。瞬间感觉,黄师之外的注解,全部解错。因为这个纯阴结与阳微结,是单从半表与半里,经阳与胃腑论证的阴阳,而不是字面的阴阳。所以我的第六感告诉我,黄师之外的注解,全部解错。 

   加一条,差后劳复四:伤寒差已后,更发热,小柴胡汤主之。脉浮者,以汗解之,脉沉实者,以下解之。

妇人热入血室三条此与《金匮》妇人杂病篇相同

少阳十九9

妇人中风,发热恶寒,经水适来,得之七八日,热除而脉迟身凉,胸胁下满,如结胸状,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当刺期门,随其实而泻之。

妇人中风,发热恶寒,而值经水适来之时。及得病七八日后,发热已除,而脉迟身凉,是当解矣。乃胸胁之下胀满,如结胸之状,而作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热不在上而在下也。当刺厥阴之期门,随其经中之实处而泻之,以肝主藏血,肝胆同气。此与阳明刺期门章义同。

1 妇人中风,此是太阳中风之义,外感血热也,发热恶寒,热多寒少也;《伤寒》太阳二,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师解,中风非无外寒,究竟内热多而外寒少。

  妇人中风,经水适来,得之七八日,热除,脉迟者,是迟缓之义,迟缓不数之变文;热除脉缓身凉和,此是表解病愈之象。而胸胁满,如结胸状,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也。热入血室,当刺厥阴之期门,随经中之实处而泻之,以肝主藏血,肝胆同气,故刺期门。此与阳明刺期门章义同(阳明四十九条)。

2 外感中风,营郁血热,而值经水适来,是血实之时。外热里实,则经热内传也。太阳之经热从少阳经内传,故见胸胁痞结,如结胸状;血热神伤,故见谵语也。经热内传,血热不结,故刺经泻热也。期门,厥阴经最后一穴也。

论;此病胸胁满,如结胸状,有胸胁胀满证,在乳下期门穴位,会有发红或瘀紫症象。针刺期门瘀紫入放血,即是随其实而泻之。血出则经热外泄,胁满结胸,谵语神志不清之状俱解。

本条内传血室,可对比太阳桃核承气汤和抵当汤丸证。热传血室而未结,刺泻经热;热传血室而结瘀,桃核汤抵当再泻下。

本条热入血室,是热从少阳内传,胸胁下满,如结胸状则知。太阳表热,随经内传血室者,没有胸胁下满,如结胸状(桃核抵当证)。

购书,请加好友  (微商—勿扰)

点击在看,感谢分享,读黄元御,学古中医

自学中医,只读黄师,不走弯路,快速入门

自学仲景,只读黄师,四圣一脉,医家准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一六七)阳微结
浅析“阳微结”和“纯阴结”
夜读伤寒-148
濈然汗出 手足温
伤寒论108条背诵条文
伤寒论背诵条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