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脑内出血

(一) 早期脑内出血也叫原发性脑内出血,指外伤后即刻或不久发生的出血,比较常见。因暴力的直接作用导致脑组织及血管同时损伤,或脑组织内血管单独损伤所引起。其出血范围常较大,单发或多发,有占位效应。如动脉出血,则出血范围较静脉出血时广泛。有时在大片出血的周围可见点状出血,多是由于暴力作用引起局部血液循环紊乱而发生,常在伤后一段时间才出现。大片出血发生的部位多为暴力作用冲击的部位,如暴力作用局部的大脑皮质下层的白质、基底节和脑干。对冲性脑内出血可能程度更重,伤者多有明显的颅内高压症状和体征。如出血发生在脑干,则伤后持续性深度昏迷。如果出血范围较大或位于脑干,死亡率常较高且发生较快。死因常为脑干损伤出血、脑疝形成。这种出血即使经过手术治疗,死亡率也较高。脑内出血经头部CT扫描,在脑实质内发现局灶性高密度影即能诊断。较小的脑内血肿经过一周左右多可被液化、吸收,或机化形成瘢痕。较大的血肿如没有很快死亡,一般在伤后2~3周内纤维包裹,血凝块可液化,而成为囊肿。囊肿壁和瘢痕处因含吞噬含铁血黄素的巨噬细胞而呈棕黄色,说明是因出血而非脑软化的结果。小的点状出血多数可完全吸收而不留痕迹。脑内血肿如较大,有时可破入邻近的蛛网膜下腔或脑室。

外伤性脑内出血或血肿,法医学尸检一般容易发现,法医学鉴定的关键是与病理性脑出血的鉴别。外伤性者可以年龄较轻,以大脑额叶、颞叶皮质下白质多见,可呈多发性,头部外伤史明确,且头皮损伤常较重,有时伴颅骨骨折,或伴脑挫裂伤、硬脑膜外或硬脑膜下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等;病理性脑内出血多见于中老年人,既往有或能检出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等病史,出血以基底节、枕叶、桥脑和小脑髓质多见,常为孤立性血肿。头部外伤史缺乏或不明确、无头部外伤、或外伤程度很轻与脑内血肿大小不相称。偶尔单纯尸检很难将外伤性与病理性脑出血区分开来。还可能外伤与原有疾病在血肿发生上都起了作用,此时涉及外伤与疾病的关系。

(二) 晚期脑内出血又叫迟发性脑内出血,或继发性脑内出血。脑出血发生在头部外伤后数天、数周、数月,甚至更长的时间。过去认为这类出血很少见,自从CT扫描应用以来,发现这类出血并不十分少见,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晚期脑内出血不是暴力直接作用的结果,而是由于外伤导致局部脑挫(裂)伤,或局部脑坏死软化、水肿,致使局部血液循环紊乱、血管变性或炎症;或者暴力使脑内局部血管直接受损,病变继续发展而使血管壁变性、坏死;或者脑内局部血管壁因损伤出血,形成假性动脉瘤。以后因某种原因,伤者血压突然升高,已有病变的血管则破裂出血。其出血常呈大片状,多发性,以大脑白质和基底节多见,亦易侵入脑室系统致脑室积血而死亡。因其出血部位与病理性脑内出血无特殊差别,所以有人称这种出血为迟发性外伤后脑中风(delayed posttraumatic apoplexy)。

尸检时除可见大脑白质和基底节部大片出血外,病理组织学检查常能检见弥散的血管壁变性、炎症、微小动脉瘤和软化灶等病变。如能检见陈旧性脑挫伤的改变,则有利于外伤性晚期脑内出血的鉴定。此外,死者可以是年轻人,有相应的头部外伤史。有的外伤后晚期脑内出血见于手术清除脑内血肿后的一段时日。一般认为是使用脱水剂和由于血肿清除后,局部颅内压突然降低,脑血流量增加,因填充作用而发生的出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头部外伤需警惕“迟发性脑出血”
头部外伤后出现脑积水有什么症状?该怎么办?(原创)
【读书笔记】脑外伤前后影像表现
脑外伤
术后脑肿胀
硬膜外与硬膜下出血的血来自哪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