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骨雕:延续牙雕莹润之美

  吴丹

  走进中华世纪坛世纪大厅,第一眼就会被一件尺寸巨大的骨雕作品吸引。一艘天子所乘的巨型龙船上,雕刻精美的十层甲板上站满了人,粗略计数不下几百个。龙形的船身上每一个细节都极为繁复,龙须有着分毫毕现的质感,船上的每一盏灯、栏杆和建筑门窗的镂空细节,乃至几百位乘客的不同衣饰和不同动态,都精细得令人赞叹。

  这件来自岭南派牙雕工艺大师张民辉的作品,是近期在中华世纪坛展出的广东省民间工艺大师精品展中的杰作之一。11月22日起,包括11位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在内的44位广东工艺美术家创作的近200件民间工艺精品展出,牙雕、玉雕、木雕、陶瓷、刺绣、砖雕、手拉壶、端砚等八大种类集中呈现。

  与一些精雕细作的小品相比,张民辉的骨雕作品是其中最为震撼的。事实上,自从1989年联合国在瑞士召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大会,决定在全世界范围内禁止象牙原料及象牙制品贸易之后,张民辉就开始重新寻找牙雕艺术的未来。如今呈现在展览中的巨大骨雕,就是他以牛骨、河马牙、猛犸牙等材料拼接而成的。

  在明清时期,中国牙雕工艺发展至高峰,宫廷内甚至专设作坊,专制皇家所需的牙雕。一直以来,牙雕就是皇家文化而非民间文化。早年,中国工艺大师做牙雕作品,也只以自然死亡的大象象牙为原料,每支象牙必有一个死亡证。但是,随着象牙被加入禁售之列,象牙原料的缺乏令牙雕的传统工艺几乎面临消亡,而牙雕收藏的价格也飙升数倍。

  2006年,象牙雕刻被文化部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对张民辉而言,重要的是如何找到象牙的替代品,传承象牙雕刻。他形容自己前半生在大兴象牙厂从事象牙雕刻19年,后半生全部在探讨骨雕的可能性——如何让骨雕具备牙雕的风格和效果,完整延续牙雕技艺,让张民辉琢磨了25年。

  与象牙相比,牛骨体积大,容易做大型作品。但缺点也显而易见,象牙的质白莹润之美是牛骨难以匹敌的,而且易碎,易发霉。将牛骨与猛犸牙混合在同一件作品中,既要展现牙雕的精细手工,又要严丝密缝地粘贴好两种材质,是很大的挑战。曾经,骨雕只有在北方的干燥环境下才有可能制作,生活在潮湿广东的张民辉试验出骨料脱脂净化技术,让牛骨脱脂漂白后不易发霉。以肉眼看他的大型骨雕作品,找不到拼接痕迹,事实上,张民辉用错位衔接、自然穿插的方式来化解每一处接口,凭的是细致、经验与耐心。

  手艺必须传承,材料可以代替,这是张民辉在材料受限时的突破。用北京牙雕工艺大师李春珂的话来说,“在全中国,他可以说是第一人,没有人能做出那么多作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第九讲《骨雕艺术》和《民间工艺创新应用及传播》——张民辉、陆穗岗
骨雕工艺介绍
牙雕大师张民辉│第一批广州市民间艺术大师风采展示 (三)
广东民间工艺系列报道 张民辉:用骨雕传承牙雕
广州这门传承千年的神秘技艺,让人拍案叫绝!
牛骨代替象牙:成本低具有发展可能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