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说中国古代没有科学是不理解中国科学范式,逻辑思维绝非唯一

现在一些人又开始说中国古代没有科学了,我想他们是理解错了这个科学的概念。

中国古代的科学可以说是星汉灿烂,不论在任何领域都做出了先进的成就,但是很多人却以西方的科学范式来套东方的研究,自然就会得出东方没有科学方法的理解,这是很遗憾的。

在数学上,中国构建了以算为核心的科学方法,造出了在那个年代辉煌之极的算经。中国构建的以算为核心的思维方式,本质上是因为中国非常活跃的生产活动,比如修建桥梁,丈量土地,开放各种特色运用场景来研究,在西方文艺复兴数学大发展之前,几乎就是世界最先进的数学。

割圆术,得到了整个世界最精确的圆周率。

南宋杨辉首次记述了北宋贾宪创立的“增乘开方法”,实际上就是现代数学中的二项式系数表,比法国数学家帕斯卡(1623—1662)的发现早了600多年。

南宋秦九韶(约1202—约1261)在《数书九章》中收集了21个用增乘开方法求解的高次方程问题,其中方程的最高方次已达到10次。

天元术、四元术,最早的方程解法。

珠算,古代的超级计算机,计算能力长期处于领先,计算能力一直比西方强得多。

有了这些数学基础,中国人才能建造无比强大的工程和巨大的建筑雕像,很难想象没有发达的数学,你如何去建设巨大的运河,长城,道路等等。

中国的汉语在计算这个问题上,发挥了淋漓尽致的优势,中国人的心算能力普遍非常强大,而汉语的高度表意性,又在几何等学科上有了非常精彩的翻译,徐光启的翻译的几何,平行线,直角钝角等,非常形象一看就懂中国人接受起来是很快。

当然中国古代并没有出现几何原本这样的概念性的逻辑体系,《几何原本》是欧几里得总结旧的数学理论,把其变成了一种清晰明确,有条不紊,逻辑严谨的新数学。这个也是很多人诟病中国古代没有科学没有定理体系的根本原因。

我的认识是,几何原本是基于几大公理假设的,平行公设等五条公设,这是整个几何原本的基础,这这几个公设下构建了一个完美的模型体系,然后推导一些精巧的理论也就很正常了。

几何原本五大公理:

    1.过两点能作且只能作一直线;

  2.线段(有限直线)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

  3.以任一点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可作一圆;

  4.凡直角都相等;

  5.同平面内一条直线和另外两条直线相交,若在直线同侧的两个内角之和小于180°,则这两条直线经无限延长后在这一侧一定相交。

如果这五个公设成立可以推导出巨大的定理体系来,但是在当年的中国人眼里,这五个公设很明显在自然界是不存在的。自然界没有绝对平面,也没有绝对的直线,不可能有几个公设的存在,连基本的公设都不存在又怎么能去证明继续推导呢?而更进一步说,证明平行线或者直线,对于我们的生产生活显然没有作用,我们修建塔,挖运河需要的是测量和计算跟证明定理有什么关系呢?经过不断的经济和工程的发展,中国的算经自然就脱颖而出了,而定理证明自然就被抛弃了。徐光启当年翻译了几何原本,也没有在中国的科学圈子里引起什么巨大的反响,因为这个东西在当年的士大夫看来真的是没有作用。

所以你用算经为数学核心,那么自然中国古代数学就是最辉煌的,而如果你以西方的定理证明为数学核心,那么你自然会觉得中国数学没有价值。

但是,随着时代发展,几何原本的定理体系,偏偏在两个领域,重新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那就是天体运动和弹道计算。

天体运动和弹道计算两个领域,偏偏就是一个模型特别完美,特别适合进行逻辑推导的领域。比如天体运动模型很简单,运动也非常完美,牛顿完全的用数学公式把整个的天体运动的规律表达出来了。弹道计算因为速度很快,空气阻力的影响忽略不计,炮弹模型的构建也是非常完美的,一样也非常适合进行模型构建。

牛顿的天体运动的研究几乎是完整的复制了几何原本的理论体系,提出了几个公理假设,然后推导出来的。绝对空间,绝对时间,绝对平面,都是牛顿物理体系的基石假设,本质来说,这个东西在宇宙也是不存在的,但是在特定的时间段,特定的精度要求下,这些公理设定其实是完全成立,所以得到了一堆非常完美的结论,牛顿面对宇宙的完美精巧甚至开始信仰上帝。

但是,随着我们时代的发展,宇宙天体运动这样的完美的数学模型已经越来越少了,我们的世界变化越来越复杂,完全跟不上节奏了,我们身边的各种运动和变化,非常复杂,比如大气环流,海洋环流,空气动力学,根本不是简单的靠构建模型就能准确感知的了,证明定理也进入了死胡同,无数的科研人员在证明各种定理上花费了无数的时间一无所获。

希腊那套数学只是在特定生产力特定问题上取得了最优解,不是数学全部。数学的根本还是是计算,是构建模型模拟计算。其实今天的数学也一样,定理证明费力不讨好,就像古代你去证明平行线直角,化圆为方也是没用的一样,而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方兴未艾。今天应该取消这个西方的数学范式去拥抱新的中国数学思维,今天的大数据就好像是古代的割圆术,今天的计算机就好像古代的算盘算筹,我们应该利用我们的计算的先天优势去发展符合我们历史传统的新的计算的数学,而不是跟着西方去搞那套证明的数学。今天的数学其实计算领域有很多很多的,比如如何准确的预报天气和风力,如果准确知道洋流,潮汐波浪的走向,如何准确知道人流的分布车流的控制,如何判断雾霾的产生,流动和形成,这些都需要巨大的数据采集和巨大的数据处理能力,这就是今天的割圆术,里面需要的构建的数学方法,数学模型也是非常巨大的。

所以,所谓中国数学没有科学范式的本质就在于你的判断标准,你对着西方定理证明那套去想,那中国就真的变成没有科学,这就是典型的削足适履。

不仅是数学,其他领域其实也是一样的。

中国在化学金属冶炼上,也有非常了不起的成就长期领先西方的水平。中国以阴阳学为基础,炼丹和冶铁,发现了火药,百炼钢和指南针,在古代这是难得的大杀器一样的技术,也是西方宗教革命大航海的基础。西方在没有阴阳学基础的理解上,是很难发现火药和百炼钢的真正技术的。指南针的发现,更是整个磁力,电力发展的基础,没有指南针发现很难去开展电力革命。

而中国在医学领域,也取得了非常强大的成就,在工业革命之前中国可以说是长期领先西方医学,可以说中医是非常标准的中国科学的范式,可以理解了中医就理解了中国的科学。

早在1913年,毛泽东就曾在《讲堂录》笔记中写道:“医道中西,各有所长。中言气脉,西言实验。然言气脉者,理太微妙,常人难识,故常失之虚。言实验者,求专质而气则离矣,故常失其本,则二者又各有所偏矣。”这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毛泽东对中西医学方面的最早论述。也就是说,中医的气脉道理太过微妙,玩的好的人真是太少,而西医的实验对于普通人好理解,却看不到人体的本质。

我认为中国对世界上的大贡献,中医是其中的一项。中医是在农业、手工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西医是在近代工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医宝贵的经验必须加以继承和发扬。对其不合理的部分要去掉。西医也有不正确的地方,也有机械唯物论。将来发展只有一个医,应该是唯物辩证法作指导的一个医。看不起中医是错误的。把中医提得过高了,也是不适当的。

---建国后毛泽东对中医的讲话

在古代,没有手术手段,也没有解剖人体的研究方法,在无法解剖人体了解机理的情况下,中国摸索出了一套治病的理论体系来。当然无法绝对准确,但是却发现了有一定的规律可循。这方面中国古代总结了一套对人体的认识模型就是经络系统。

经络系统本质是中国古代对人体的观察研究总结出的一整套特色认识系统,他基本涵盖了整个人体的各部分的理解,在这个系统理论之上来对人体进行研究探索。对于现代已经解剖时代的人来说这个确实显得低级,但是在古代确实不折不扣的厉害校色,可以解决很多问题。

拿着今天先进的医学设备去对比古代的医学水平,就像是拿着原子弹去跟古代的骑兵打一样的不合适,但是不意味着古代的骑兵不是纵横天下一样。

不论是人体也好,还是大气运动还是各种其他的实际现象,都是数据量极大,非常复杂的系统,这样的系统,无法提出公理假设,或者说公理假设也记不起推导的,对于大数据系统的公理假设,就像你在一个凹凸不平的平面上,说有绝对平面,两条平行线也会相交一样,只有通过建模把每个片段用某种不准确但是最优的方法表达出来,然后用整体的思维去理解。

中国古代说的十怪脉,生命垂危时出现的十种异常脉象。首见于元代危亦林《世医得效方》。即釜沸脉、鱼翔脉、弹石脉解索脉、屋漏脉、虾游脉、雀啄脉、偃刀脉、转豆脉麻促脉,这些表述都是很形象的表述但是却没有一个非常准确的可以容易判断的标准,但是在研究这个领域确实就是最优的表达水平了,在这个基础上可以知道人体怎么处于一种危机的状态,可能不能绝对准确但是可以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我想这是研究超级复杂系统的最好办法。双盲实验不适合这种情况,因为双盲实验假定就是两个人体是完全一样的体质,而人体本质千差万别如果简单的双盲实验,会得出很多不靠谱的结论来的。对于一个人体来说,本质还是应该一人一个理解研究的办法。

这点在中西对于玉石的理解也是一样,西方对钻石就是简单的分级直接简单的把钻石分成若干级别,中国对玉石奇石则是一石一议,从科学来说,肯定是中国的办法更先进,因为不管什么宝石都是千差万别,不可能简单的都分成几个级别,但是实际中这样的钻石分级却可以低门槛的让普通人理解其价值不被坑,而玉石不分级却很容易混淆和缺乏客观标准,玉石如果鉴定是大师级别那确实是最好的,但是如果不是就明显不如钻石的标准好了,在中国和西方的茶叶分级其实也是这样的。

阿法狗对围棋超大数据系统的研究其实很像中国古代的科学研究方式,他不可能总结出绝对最优的手法去穷尽所有的招式,只能通过某种值网络的构建,去评估某个招式大概有多少的比例是最优的,然后每一步都不断的累计和学习,最终获得全局的最优解。这是研究超级复杂系统的现代方法。

其实想想真正超级复杂系统真的是存在于我们的每个大自然的角落,很多都是我们搞不清楚的。我们对人体的认识,对地球的认识可能真的只是几个百分点而已。中国的科学研究方法,反而很适合对这种大型系统进行某种整体的把握。

中国古代没有科学是完全不正确的,关键是你不能用西方的科学发展的范式去套中国的发展。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为用户在观察者网风闻社区上传并发布,仅代表发帖用户观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重新认识《几何原本》,致那些年白学的几何(完整版)
重新认识《几何原本》——致那些年我们白学的几何(上)
无人喝彩的划时代论文
乐学丨数学思想的一大进步——证明
非欧几何:普通人跟数学家的分水岭
数学的三大核心领域——几何学范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