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暑读诗消暑气

大暑读诗消暑气

      今日大暑。我这里昨晚下了一场雨,清晨已经感到了秋的丝丝凉意。预报后天还有雨,看来中伏不会很热了,是不是应了母秋不太热的说法了。不过,很多地方还处在炎热之中,或许此刻的你已经走进风景秀丽的山水之中,躲开城市的炎热,享受大自然的清爽;或许正穿着密密的防护服,忍受着高温酷暑,一丝不苟地坚守在防控疫情的岗位上。工作也好,度假也罢,欣赏几首大暑的诗,或许它们也会给你带来清幽的韵味,帮你消去暑热的烦忧。

      唐代诗人元稹很喜欢研究二十四节气,并分别赋诗,当然大暑也在其中。

大暑三秋近,林钟九夏移。

桂轮开子夜,萤火照空时。

菰果邀儒客,菰蒲长墨池。

绛纱浑卷上,经史待风吹。

      诗的首联直写时令。大暑这个节气过罢,紧挨着就是立秋了。林钟就是指农历六月。《吕氏春秋·音律》,“林钟之月,草木盛满,阴将始刑。”  九夏,指夏天,夏天九十天,所以叫九夏。唐太宗《赋得夏首启节》中有,“北阙三春晚,南荣九夏初”。对应六月的林钟之律响起,夏天也就快要结束了。

      颔联说大暑的物候,由于这个季节气温偏高雨水又多,细菌最容易滋生,许多枯死的植物在潮湿中腐化。当一轮皎月升上天空时,借着朦胧的月光,人们可以看到萤火虫上下翻飞,或许他们在腐草败叶中寻找他们喜欢的食物;或许他们是有意在夜空展示微弱的光彩,给人们带来一幅若隐若现的画面,帮人们消除夏日的疲劳。

      颈联写的是文人的活动。菰果就是菰米;墨池,就是洗笔砚的池子,著名书法家汉张芝、晋王羲之等,都有关于“墨池”的故事。北宋诗人陈白就有“惟有右军遗迹在,月波时落墨池间”。这联的意思是,香喷喷的菰米等待着文人们品尝,郁郁葱葱的菰蒲长满了洗砚池,等着看墨客们挥毫泼墨一展风采。

      尾联写的是作者自己。已经邀请的客人没有到,诗人高高卷起红色的纱帐,诗人和桌子上的经卷史书一样,都在期待着清爽的凉风到来。

      号称乐天的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真是乐天派,在炎炎酷暑下,他心安神定,不为炎热所动,不为清凉所慕,自己在庭院里端居如一,他是在想“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那动人的琵琶声,还是在想长恨歌里那“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的迷人场面?或许都不是。在历经风风雨雨后,他已经做到了眼前无一物那很多人修行了多年所做不到的。那颗平静的心自然会生来习习清风,散去身上的燥热,吹去身外的烦恼,这种境界人间有几人能够达到。于是他写下了:

销暑

何以销烦暑,端居一院中。

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热散由心静,凉生为室空。

此时身自得,难更与人同。

      写到这里,微信提示,空谷诗钟社临屏对联的题目正好也是大暑。随机写下一联:

伏天热浪滚来,叶形轻卷,花色微伤,挺看晴空期雨露;

禹甸爱心涌起,月下驱魔,日前斗疫,力排浊气送清凉。

      仔细翻阅了一下,古人写大暑的诗还真不少,司马光、曾几、李之仪等等。留着下一次再讨论吧。也写一首五律作结。

大暑

分茶消暑后,醉眼过轩棂。

远水浮新碧,重山叠锦屏。

风来荷弄影,琴起韵环亭。

心入蓬莱去,梦来秋夜星。

悠雲作于虢州拾叶斋

2022/07/23

(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天一首古诗词 | 大暑古诗词,元稹《咏廿四气诗·大暑六月中》
李升华七律诗 忽别
十二花田 || 煮雪赏析 || 天涯之《临江仙》
【诗社雅集】延寿诗协|每周一钟:南/紫(三唱)
【诗艺国际】钟 烈 | 中秋月(外一首)
大暑三秋近 林钟九夏移——咏大暑古诗赏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