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师罚你孩子抄作业,你会怎么办?
老师罚你孩子抄作业,你会怎么办?
一个教练朋友发微博说:女儿考试没写名字,老师惩罚她写一百遍自己的名字。我打电话给老师说可以给她一些任务,让她记住这次教训,但是最好是有意义的任务,就让她不用写了。老师不高兴了,取消了他们小组的成绩,记0分,中国的教育真让人头疼呀。
我们做家长的,可能会遇到同样的情况,老师惩罚你的孩子抄好多遍作业。这时,你会怎么处理呢?
我女儿还小,没上小学,我没碰到过这样的事,所以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发表观点:我会让孩子按照老师要求去抄。
用心理学家阿尔伯特.艾利斯的情绪管理ABC理论来分析朋友的做法,A是老师惩罚孩子写一百遍名字这件事(Activating Events诱发性事件), B是朋友面对这个事件时持有的思维模式:这事没有意义(Beliefs信念),C就是朋友的情绪和行为(不满意,给老师打电话,不让孩子抄写)导致的结果:老师不高兴了,给孩子的小组记零分(Consequences结果)。
显然这个电话导致的结果不是朋友想要的。那么,我们能够选择比打电话更好的行为吗,来避免这个糟糕的结局?当然可以,在A事件和C结果之间,那个B,即信念部分是可以大作文章的。
史蒂芬.科维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本书里写过,一个主动积极的人,在刺激A和反应C间,会给自己一个暂停(Pause)的心理空间,根据原则和期望的结果选择行为。(如图)
在这个心理空间,我们就可以运用教练技术来帮助自己做最理想的选择了。比如上面这个孩子写一百遍名字的例子,在家长有打电话给老师的冲动时,可以停下来问自己四个问题:
1.老师要求这样做,对孩子有什么益处吗?
我们对这事的第一反应一般是反感,什么教育制度啊这是,多么愚蠢而无意义的做法啊。这符合人性的思维习惯:关注事物的阴暗面多于积极面,尤其是社会大多数人对某件事物有普遍看法时,更会在潜意识里影响我们的判断。但对这第一个问题深入思考一下,就会发现除了弊端,也是对孩子有好处的:这样的惩罚,会在他的意识里留下深刻印记,从而养成仔细认真的习惯。或许以后再考试,他第一件事就是写上名字。我们上学的时候,都曾经听过这样的故事吧,有的孩子高考有一科没写名字,有的孩子忘记做一面考卷,从而名落孙山。所以,仔细思考这个问题,就会注意到老师的做法对孩子是有益的。这也符合教练的原则之一:任何行为背后都有正面诉求。
2.在和老师的互动中,我们要的是什么?
肯定不是逞一时之快帮孩子避免这次老师的要求,而是长期的与老师保持良性互动,让老师对孩子偏爱点儿,或不求偏爱,至少公平对待,别不待见咱们孩子吧。如果不是这样的话,咱也不用逢年过节给老师送东西了,呵呵呵。
3.这个电话能得到我们想要的吗?会带来什么呢?
这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答案呢,昭然若揭,显然得不到第二个问题里我们想要的。而且,会带来不理想的结果。朋友的做法得到的结果——老师不高兴了,取消了孩子小组的成绩,只是表面的。我更担心的是另外两个深远严重的后果,第一,老师从此不喜欢这个孩子和家长了。这很有可能,从老师接到电话就取消孩子的成绩看,他的心胸和度量着实有限。我们都知道老师喜欢孩子与否,对孩子的成长有多大影响。第二,孩子的逆商得不到培养。逆商就是AQ(Adersity Quotient),指人们面对逆境时的反应方式,摆脱困境和超越困难的能力。这个电话明显是一个给孩子撑腰,替他解围,帮他解决困难的行为。如今的孩子,心理承受能力都很脆弱,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们保护的过头了,不给他们承受打击的锻炼,他们在未来哪有坚韧的品格来面对社会的挫折?这次一个电话帮他度过了难关,下次可以见面和老师说情,可我们能保护他们一辈子吗?被保护惯了,单飞的时候会更脆弱。我们这一代,小时候有几个没被老师罚过抄作业,我们不是生长的很好很顽强?而我们被罚的时候,有几个家长去找过老师?怎么到我们的孩子这一代,我们就保护的这么严实。这样做,到底是爱?还是害?(写到这段的时候,4岁的女儿和她妈妈在一边玩飞行棋,自己的棋子一落后,她就气的哭哭唧唧满地打滚。连游戏都输不起,我该怎样培养她的逆商?呵呵呵)
4.比打电话更好的解决方式有哪些呢?
在回答完以上三个问题之后,我们能够得出结论,打电话帮孩子推掉老师的要求,并不是最佳解决方式。每个人面对这第四个问题“更好的解决方式有哪些”时,也许有不同的答案。
思考了下,我会让孩子写这一百遍名字,具体做法是:
给孩子说理解写这一百遍名字挺难受的,我不是完全赞同老师的做法。这样可以安慰孩子幼小的受伤的心灵,表示我们是一条战线的;
跟她说老师的做法有一定道理,是为她好,可以帮她建立细心认真的习惯,考试写名字非常重要;
陪在她身边,看着她把名字全部写完。遇到困难,爸爸妈妈是可以支持你的,但责任你要自己承担。
告诉她我们不能打电话给老师,这可能会影响未来老师对她的印象。为了长期良好的关系,在无关大局的方面,有时候我们要隐忍些。太刚,没有韧性,容易折断。(这一条,视状况和孩子的年龄,不一定和孩子交流。如果能做到前面的三点,应该可以安抚孩子的情绪了。)
以上这些,听起来理想化,有些纸上谈兵。面对问题时,我们真的能根据原则和期望的结果作出最佳选择吗?史蒂芬.科维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里提到,如果我们能充分发挥人类的四大天赋(如图),完全可以做到。
自我意识:觉察自己的想法、情绪和行为的能力。我们在上面透彻分析“给老师打电话”这个想法和行为时,用的就是这个能力;
想像力:超越现实体验和情景,视觉化未来的能力。在教练过程中,我们就常常让客户做Visualize。“打电话给老师”的后果,我们可以想象预知到,用的就是这个能力;
良知:对于对错的理解。哪些事是对的,哪些事是错的,哪种方法更好,就是用这个能力判断;
独立意志:脱离外界影响而自主行动的能力。
无论我们有没有意识到,其实这些天赋在我们做每个决定时都发挥着作用。
甘地曾经说过:如果你不拱手相让,没人能够剥夺你的自尊。不去抗拒老师的行为,不代表我们绝对服从和没有想法。内心的强大和清明,未必要通过对抗的方式彰显。教会孩子独立思考,采取最优的方式获取期望的结果,而不是逃避,更不是鱼死网破,方是正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怪孩子写作业磨蹭?4个问题,先问家长是怎么做的?
孩子写作业磨蹭?家长用这6招轻松搞定!
家长群里这四类父母, 最不讨老师喜欢, 却不自知
孩子会“反思”,才是“成长”的开始!
每个人都希望被信任,孩子也不例外!
孩子写作业时家长要怎么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