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道德经》第五十三章,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民好径。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为盗夸。非道也哉!

1、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

【注释】①介然:坚定不动摇。

【译文】使我坚定不移的认为,在修道的过程中,唯独踏踏实实地修行是最不容易的。

【解析】接触修道需要缘分,道缘来了,接触后能像“上士闻道勤而行之”就更不容易,这需要一心一意踏踏实实地修行,不仅要修炼命功能量,还要修心性除贪欲,心宽阔不自私,善于舍。一时间的修行,很多人都可以做得出来,难得的是持之以恒。今天烦恼放下了,明天又捡起来了;今天舍出去了,很开心,明天后悔了,认为是否不值得;今天安心修炼功态很好,明天又没有坚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样变来变去,很难进入更深层次。

2、大道甚夷,而民好径。

【注释】①夷:平坦。②径:捷径。

【译文】修行的大道是平坦的,而众人却喜欢找捷径。

【解析】修行的大道是平坦的,能安心修行就会到达目的地。但是修行有是漫长的,很多人耐不住性子,不能持之以恒地修行。主要就是外面的诱惑太多了,各种术数,各种捷径法门,总是以为有投机取巧的事情,找近路可以直穿过去。其实这是错误的观念,真正的大道是不会在外面吆喝的,也并不会炫耀,因为有道者明白“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的道理。所以有道的人并不卖弄道,卖弄道的人没有道。修道也没有捷径,道的规律是舍得平衡的,付出去才会有相应的回报。只有真正认识道的规律以后,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才可以获得道的雨露恩泽,进而与道合一。

3、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

【注释】①朝:朝纲、秩序。②芜:乱草丛生的地方、荒芜。

【译文】符合于实际的秩序被彻底废除,不耕种修道的种子,并不积累、存储修道的底蕴,外表上穿着美丽的服饰,佩戴利剑,不喜欢饮食,财货很多、有余,给人感觉这是修道的形象。

【解析】不踏实修行的人,会打乱秩序,并不培育、积累修道的种子。他把自己装扮得像一位仙人,有美丽的服饰(修炼服装、道袍等),庄重的形态,不喜欢饮食,好像具有辟谷修为,财富很多似乎不屑一顾,让人从外在认为是高深的修道者。

4、是为盗夸。非道也哉!

【译文】其实这是盗窃了修道,并对自我进行了不切实际的夸大。这样的人并不是真正的修道者!

【解析】修道者是从内至外始终如一的,并不会用外在的表象以示人修道。那些人的做法就是张冠李戴,盗窃了修道的名义,并可能虚妄地传播假道学,他们并不是真正的修道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道德经讲析】道德经第五十三章:走大道还是操捷径
只有大道才能将人渡向幸福的境地
​第五十三章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人好径。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馀;是为盗夸。非道也哉!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人好径。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竽。非道也哉!
《道德经》第53章
《道德经》通读 第五十三章 原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