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北京东博文化研究院

“但是今人很难想到,虽然唐山交大先后培养出57位院士,但名列‘五老’之首、终生执教于此并两度担任校长的罗忠忱先生,却因为毕生专注教学,始终没能被评选为院士。”钱晓群对此唏嘘不已。

唐山汽车制造厂财务科退休职工林霞是罗忠忱的外孙女。林霞告诉记者,外公罗忠忱1911年毕业于美国康奈尔大学,获土木工程师学位,1912年来唐山交大任教,是唐山交大教授中的第一位中国人。

“外公课堂上讲一口流利的英语,发音准确,吐字清晰,声音洪亮,抑扬顿挫,如行云流水,非常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林霞经常听校友们讲起,罗老以严于律己和严格要求学生的教风闻名于校内外。“在数学计算时,外公要求计算结果必须准确到小数点以后的三位数字,否则即判零分。他的一个侄子,就因此考试得了59分而留级一年。”

林霞说,外公一生都以教书育人为己任,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被誉为“预应力混凝土先生”的结构专家林同炎,著名力学家林同骅、张维、刘恢先,著名水利工程专家严恺、谭靖夷,“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陈能宽、姚桐斌等几代唐山交大的著名校友,均曾受教于他。

然而,在全国解放前的中央研究院选院士时,却由于“述而不作”,没能当选。有人问他为什么不著书立说,他说:“我把所有东西都给学生了。”

1972年18日,罗老病逝于唐山,终年92岁。


万里流亡的“唐山版西南联大”


“学校的第一次迁址,就始于八国联军侵华的战火。从那时起,几乎这片土地上每一次战火动荡,都会影响到它的正常教学。而这所百年名校18次迁址、18次更名背后的沧桑记忆,也从某种角度上折射着整个国家民族的命运。”张雪永感慨道。

1933年1月起,日军侵入冀东,处于最前线的唐山交大一度全校迁至上海,直到当年7月战事平静后才回到唐山。“到193411月底,伪冀东防共自治政府成立,冀东大片国土处于日伪铁蹄之下,唯有唐山交大的校园里仍飘扬着中国国旗,学校也因此被称为冀东大地上傲然挺立的一株苍松。”虽然没有亲身经历过这段历史,但身为唐山校友会会长,苏伟对这段校史了然于心并引以为豪。

“如今大家对西南联大的故事都很熟悉,鲜为人知的是,唐山交大也有一段筚路蓝缕、万里流亡的故事。”张雪永说。

1937年卢沟桥事变之后,日军于717日占领唐山交大校园。当时学校正值暑假,留校师生很少,学校几十年艰苦创业积累起来的仪器、设备、文书、档案等全部落入敌手,师生财物也被掠夺一空,只有7000多册图书由坚持留在唐山的图书馆主任江秀炳先生等人冒着生命危险,设法运到河北保定莲池图书馆保存。

卢沟桥事变前,国民政府正将全国大学划归教育部统管,唐山交大校园沦陷后,原来的上级主管部门铁道部根据新的管理体制对学校撒手不管,而教育部以尚未接手为由,不闻不问。当年10月,时任院长(唐山交大时名“交通大学唐山工程学院”)的孙鸿哲病逝,教育部也没有委任新的院长。

校舍被占,校长逝世,上级领导机关弃之不管,面对这样的艰苦处境,193710月初,在沪的唐山交大教授、校友及学生代表自发在上海筹备复课,并拥戴德高望重的校友茅以升为院长——用这种形式推举院长,在近代中国高等教育史上都是没有先例的——而茅以升也毅然辞去当时的铁路局局长职务,慷慨赴任。

为了不使1937年度招生工作中断,在复校工作尚未得到教育部承认的情况下,唐山交大在天津、上海等地报纸上刊登招生广告,竟以茅以升的个人名义直接招生,标题是“茅以升招生启事”。这样的招生方式在国内外的教育史上也属罕见。虽然时处战乱时期,但当年仍然招了77名新生。

其后,唐山交大于19371215日在湖南湘潭复校,并于次年5月迁往距湘潭数十公里的湘乡杨家滩(今涟源市)。“唐交五老”等大批著名教授也先后告别家人,长途跋涉,历尽艰难险阻,逃出沦陷区,赶到复校后的唐山交大。

然而,唐山交大颠沛流离的命运还远未结束。随着战势的发展,这所学校又先后迁往贵州平越(今福泉)、重庆璧山丁家坳等地继续办学,战事最危急的时刻,“站在校园里可以听见前线传来的炮声”。

“从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到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14年里,唐山交大师生的足迹遍及了中国10多个省市,分别在6个地方办学招生授课。虽然学校名称屡有变更,但在唐山交大这面永恒的光辉旗帜下,他们始终团结一致,而赢取抗战最终胜利,重回唐山,则一直是所有师生共同的梦想。”现居成都的桥梁工程专家钱冬生教授1941年毕业于动荡中的交大,从此终身服务于母校。忆当年峥嵘岁月,钱老感慨万端。


西南交大犀浦校区南大门


开枝散叶的“院士摇篮”


如今,在位于四川成都的西南交大犀浦校区,有一座设计独特、颇具欧式风格的穹形门,这就是犀浦校区南门。门楣的正面是毛泽东题写的校名——西南交通大学,门楣的后面则题有“唐山铁路学堂”字样。

这是2004415日,唐山市委市政府特意为该校108年校庆捐建的。

一所高校,两座城市;一座校门,两个校名——这在全国千余所高校中应该是绝无仅有的。

1946年8月底,归心似箭的唐山交大师生终于回到了魂牵梦萦的唐山校园。这时,学校已更名为国立唐山工学院。

“抗日战争时期,是唐山交大存亡绝续、灾难深重的时期,却也是学校建校以来办学规模最大、教学成果丰硕的时期。从19321946年共毕业学生约1600人,这些学有专长的毕业生,后来都成为栋梁之才,其中被选为院士的就有13人,林同骅则当选为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有姚桐斌、陈能宽。”回忆当年的优秀校友,年届百岁的钱老依然如数家珍。

“虽然在这些校友的毕业证书上,母校当时的名称不一定写有‘唐山’二字,但唐山交大精勤治学的优良传统,早已为他们打下了共同的烙印。唐山交大也因此获得了‘院士摇篮’的美誉。”张雪永告诉记者。

历史上,唐山交大还为我国孕育了多所亲缘高校(研究院):

1926年,唐山交大在辽宁锦县建立分校,后独立成为东北大学。

1948年,唐山部分教授、专家帮助组建了解放军工程兵学院(现石家庄铁道大学)。

1950年3月,铁道部铁道技术研究所在该校成立,后迁至北京,现已成为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1952年院系调整,唐山交大部分教授、专家支援组建中国科学院,建筑系、化学工程系调整到天津大学,矿冶系调整到新组建的北京钢铁学院(北京科技大学的前身),采矿系调整到北京地质学院(中国地质大学的前身)和北京矿业学院(中国矿业大学的前身),材料工程系调入北京铁道学院(北京交通大学前身),电机系电讯组调整到原哈尔滨铁道学院,土木系水利组调整到清华大学,并部分支援了河海大学。

1956年组建的唐山业余工学院(现唐山学院)、1958年组建的兰州分校(现兰州交大)、唐山矿冶学院(现河北联合大学)也都有唐山“老交大”的血统。

花开花落,斗转星移。1971年,为支援三线建设,时名唐山铁道学院的这所著名学府迁入四川,更名为西南交通大学。

如今,在唐山建设南路南侧,唐山南湖生态城自然风景区东部,虽然经过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严重破坏,唐山交大图书馆地基等遗迹仍依稀可见。

随着南湖生态城的不断开发,20093月,苏伟等唐山校友向全市人民发出了保护和复建唐山交大旧址的倡议,引发强烈反响,众多唐山市民在报刊、网络上归纳缅怀“唐山交大优秀学子创造的100个全国第一”,讨论如何“抢救利用唐山交通大学旧址”。

而特殊的渊源也使得远在天府之国的西南交大仍同故土唐山始终休戚相关。19927月,西南交大在唐山设分校,依托唐山学院招收本科学生。2010318日,西南交通大学唐山研究院正式注册,开展各类研究生层次的高级人才培养。

“今年4月,西南交大唐山国际学院将在唐山交大原址附近开工建设。”在2015127日召开的唐山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唐山市市长陈学军向代表承诺今年为全市群众办好十件实事,西南交大唐山国际学院建设赫然在列。至此,此前一直流传于民间的有关唐山“老交大”复建传闻,首次有了对社会公开的官方回应。

“把这一项目作为2015年为群众办的十件实事之一,足见唐山复建中国百年名校的决心之大!”据承办单位唐山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年内开工的项目包括图书馆、西讲堂、学生宿舍、学生食堂等主体建筑2万平方米,市财政预算已安排一期工程建设资金8100万元。

记者此前了解到的信息显示,2014年,唐山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原唐山交通大学旧址无偿提供土地100亩,用于交大旧址复建与保护,作为“老交大”的永久性精神家园;同时在一路之隔的地震遗址公园东侧无偿提供200亩土地,无偿建设2万平方米教育教学用房,用于西南交大唐山研究院和未来国际学院的办学。

“其实,老交大从来都没有离开过唐山。”在20141227日举办的唐山校友会上,西南交大副校长朱健梅深情地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画不尽唐山交大
唐山铁道学院
也谈唐山学院改名风波
交通大学百年声色光影录
国内最憋屈211,分出去5所子校都比它强,全是省内重点大学
老唐山人的“交大情怀”,这次终于有了寄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