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武义县宣平地方历史文化丛书》跋

 

  光绪《宣平县志》云:“宣割丽北三乡以成邑,虽缈乎甚小……人文之盛不减通都。”民国《宣平县志》亦云:“悠悠岩邑,古曰鲍村。四境虽隘,草繇木蕃……在昔李繁,育才建学。破浇为醇,民用康乐。惟俗之醇,不害其贫。惟政能简,家三百。祁祁原隰,彬彬髦士。”

  宣平自明景泰三年(1452)析丽水县北宣慈、应和、懿德三乡设县以来,地虽褊狭,然四境明晰,物产丰饶,民风淳厚,英才辈出,逐步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历史与文化。即便1958年撤县之后,宣平辖区为丽水、武义所分,但这片土地上的人民仍保持着宣平独特的语言与习俗,延续着自己特有的文化。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人口的流动和互联网的出现,区域观念渐趋淡薄,文化渐趋多元与融合,寰宇之内已成地球村,更何况已被分治的区区宣平弹丸之地?而当年见证宣平撤县的人们,如今亦多年逾古稀,宣平在人们的记忆中也渐行渐远。如果不抓紧挖掘与抢救,宣平的历史文化恐将为历史长河所湮没。如此,则愧对这方养育我们的土地,亦将无颜面对祖先,难向后人交代。于是,一项旨在挖掘、抢救宣平地方历史文化的工程,在宣平有识之士中酝酿产生。

  辛卯岁末,在宣人中颇具声望的吴金宣君约雷玉林、陶鸿飞二君小聚,将拟编纂宣平历史文化丛书的心愿相告,立即得到两人的赞许,并形成初步意见:由雷玉林君负责丛书出版经费筹集,由吴金宣君领衔组建丛书编纂班子。几经酝酿,壬辰岁首,浙江武义宣平地方历史文化拯救挖掘传承委员会与丛书编篡委员会相继成立。雷玉林、章明政、周益平、俞学文、邹春明、俞春信、杨东升、廖新平、张建平、雷和平、吴宪武、潘金土、张晓红、张晓新、邓汉平、王伟全、季三平、郑惠梅、涂荣进、祝凌平、汤玉平、潘金龙、潘林文、赵恩明、曾宝禄诸君慷慨解囊,共捐资九十九万元;吴金宣、陶鸿飞、万中一、吴钟文、钟发品、陶锡忠、陶伟文、鲍仕才、涂学文诸君各领丛书编纂任务,分头分步实施。

  丛书进入编纂阶段,难题接踵而至。

  首先是书名的确定。或曰宣平地方特征鲜明,以宣平历史文化丛书命名即可,前缀武义县三字实属画蛇添足;或曰宣平隶属武义县,近年已编《武义县志》,再编宣平丛书是否多此一举。双方各执一词,莫衷一是。然宣平原为一县都邑,今已成武义辖区,均为不争之事实,多辩无益,于是定名为《武义县宣平地方历史文化丛书》。

  其次是担忧编写丛书,县里能否同意。武义坊间对宣平之事较为敏感,稍有举动即与宣平闹分县相挂钩。此事倘经多事者播弄是非,县里即有可能出面干涉,则丛书或将胎死腹中。未雨绸缪,吴金宣君、郑迪元君先后与原浙江省委副书记梁平波,原武义县委书记、金华市人大常委会代主任黄友源,金华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原武义县委书记金中梁,金华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荣贵,原丽水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陶谷宝,复旦大学资深历史学教授吴瑞武,武义县委书记陈伟、副书记何俊有诸领导专家款曲沟通,并恭请他们为丛书题词作序,杭州市上城区委区政府亦为此提供了支持,为本书的编写扫清了障碍。

  三是编纂人员紧缺。一本数十万字的《县志》,编纂人员少则数十人,多则上百人,而丛书凡十卷二百余万言,编纂人员仅为九人,县纯属民间所为,既不能行政发放工资,亦不得脱产编撰,更无力提供专门编纂办公场所。《诗》曰:维桑与梓,必恭敬止。编纂人员唯有心怀对家乡的崇敬与挚爱,把编纂丛书作为一种事业追求,方能克服诸多困难,忙里偷闲码字成书,高度自觉完成使命。原宣平辖区的曳岭、老竹隶属于丽水,联系沟通多为不便,所幸有蓝献土、刘春梅二君积极参与。

  四是编纂资料匮乏。至迟《宣平县志》编纂于民国15年(1926),迄今八十余年间未再编修志书,其间五十余年宣平又不复为县,史料无存,而现存有限几本宣平旧志,亦多残简脱字,鲁鱼亥豕莫辨,给编写工作带来莫大困难。编纂人员不辞辛劳,北上登云、金华,南下松阳、丽水,东进大莱、少妃,西至瀛头、沙坑,足迹遍及六十余个行政村,翻阅宗谱家牒数十种,采访农工士商数百人次,拍摄图片近千幅,搜罗采集第一手资料。并远赴杭州、上海图书馆查阅各类志书,核实抄录相关史料。这不仅弥补了编写丛书资料之不足,而且挖掘、发现了于敏中、蓝大典、鳌峰书院石碑等为以往志书所遗漏的重要历史人物与实物。

  五是时间紧任务重。原定丛书在一年内完稿,至壬辰年底付梓。但由于工程浩大,编纂者又多为在职人员,本身工作繁忙,唯以余暇编纂丛书。他们各自完成一卷,集采访、查阅、撰写、核校于一身,勉为其难,匆促成书,质量恐不能保证,如此则有违编纂之初衷。经拯救挖掘传承委员会与编纂委员会商议,决定将完稿付印时限推迟至癸巳年冬。

  在编纂过程中,丛书编纂人员尊重历代宣平旧志,遵循简则详之、遗则补之、缺则增之、讹则正之的编纂原则,本着对历史负责、对后人负责的治史精神,对宣平地方历史文化作了多视角、全方位、全景式的实录,以冀能客观真实地再现宣平地方如诗如画的历史文化。全书分历史、人物、文学、艺术、民俗、畲族风俗、民间故事、宗教、名胜特产与印象宣平,共计十卷。其中人物卷下编,突破生不立传之编志传统,以事系人作简介,编入健在英才,旨在励志传薪;民俗卷外另立畲族风俗卷,因畲汉习俗多有不同,故区而分之;印象宣平卷,概以图片展示,意在给人加深宣平印象,亦欲为后人留存直观史料。

  丛书得以完稿,付之剞劂,实赖贤者举烛,众人拾柴。吴金宣君谋划举事,发凡起例,总理全书,独编二卷,事无巨细,逐一亲躬,可谓呕心沥血、劳苦功高;雷玉林君扛鼎揭旗,统筹协调,引领捐资,督促编务,功不可没;陶鸿飞君辅佐编务,谋篇布局,多所创见,兼编历史,追本溯源,能发前人之所未发;万中一君之于宗教、文学,访古寻宗,披览典籍,搜辑遗文,条分缕析,多有建树;吴钟文君之于艺术,沿流寻源,考证核实,多有用心,可圈可点;钟发品君之于畲族风俗,及与鲍仕才君合编之民间故事,深入挖掘,采摭繁富,披沙拣金,文采斐然;陶鸿飞君、陶伟文君、陶锡忠君之于名胜特产,探幽访胜,概述全貌,举其大概,详略允当;涂学文君虽为宣平女婿,却视己为宣人,不惧山高水远,无论白天黑夜,采风摄图,默默奉献,终成印象宣平;更有章明政君、周益平君曾宰柳城多年,宣邑情深,力推丛书开篇;吴瑞武君、陶振扬君身居沪上,或传书或亲临,指导丛书编纂;邹春明君、俞学文君虽搏击商海,仍心系丛书;俞春信君、吴宪武君热情有加,或帮助搜寻史料,或陪同实地采风……种种情景,举不胜举,兹不一一赘述。概而言之,丛书的惊鸿面世,凝结着拯救委员会与编纂委员会全体成员的汗水与心血,体现了宣平人民的共同心愿与集体智慧。

  蒙拯救委员会与编纂委员会错爱,邀余总览编审丛书,名之曰顾问。余孤陋寡闻,才疏学浅,实不堪当此重任,然生为宣人,义不容辞。遂尔不揣谫陋,搁置手头课题研究,致力于十卷丛书文稿审读。从体例结构到思想内容,从文学语法到标点符号,逐一审核,删其芜杂,补其缺失,正其讹误,清其枝蔓。其中不乏几易其稿者,穷一年之余,终于完成是役。然因余学识精力有限,丛书或有疏漏,或存瑕疵,在所难免,尚期达识通才匡其不逮。是为跋。

  沈志权谨识

  癸巳年夏于婺州

                                                                (作者系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师范学院党委书记、教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武义县宣平地方历史文化丛书》序
【中英文艺家在线】蔡一鸣留给岭上乡的历史遗产丨古梁
武义宣阳双塔 山水毓灵秀 塔影入荷塘
【作家专栏】鄢东良|画里的乡愁
浙江武义这个古村与湿地相连,成为诗画田园,游人不断却免费开放
【金华旅游】走进武义坛头村:村落品牌效应初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