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的父亲母亲| 平如美棠



编按:3月19日,对饶家来说是个特殊的日子,转眼毛美棠离开已经七年了,今天是她的祭日。在许多人的印象里,“平如美棠”是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而对于他们的小辈,这段往事则充满了鲜活的记忆和感情——他们是故事里的人,他们的故事还在继续……


作/绘 饶乐曾


2013年父亲出版了一本书,叫《平如美棠:我俩的故事》。出版社也邀我写一点有关父母的东西,几十年没有正儿八经地写东西了,有点挠头。好在故事是真实的,我只要老老实实地写来,剩下的就交给编辑和读者了。(平如三子 乐曾)



抗战胜利后,1946年夏,父亲奉祖父之命回家探亲。由于父母两家是世交,为这两个年轻人定了亲。第一次见母亲,父亲这样说:“走至第三进厅堂时,忽见左面正房窗户正开着,有个年约二十、面容姣好的女子正揽镜自照、涂抹口红——这是我第一次看见美棠的印象。”尽管是父母包办,却也是两情相悦。在湘西会战中,父亲被日寇炮火压制在山坡上,他曾仰望蓝天白云暗自想:葬身此地亦是甚好。但自从有了母亲后,他便觉得自己的命从此轻漫不得,因为生命里多了一个人。


父亲当年从军的目的是抗日,后来打内战实非所愿,于是设法调离前线部队,然后请婚假回家。与母亲婚后战局已很险恶,父亲遂决心离开部队。


为了生计,两人走南闯北,颠沛于旅途,居然仍不失情趣。在四面透风的亭子间悠然赏月,品尝各地的风味小吃至今念念不忘、津津乐道。央视主持人柴静曾问父亲:“中国人爱说贫贱夫妻百事哀,你为什么能那么有诗意?”父亲说:“我想跟那个心境有关系,不管什么时候什么地域什么人生,有诗意的人他看什么都是有诗意的。”母亲健在的时候,也对这段经历非常喜欢。战乱时期西南地区经常有土匪出没,荒山野岭、交通不便,但在母亲的眼中那里却是充满了山水野趣、市井民俗,有着各种好玩的物事。我想:这也许就是爱情的伟大吧——心中充满幸福、充满爱意的人看这世界时是戴着斑斓的彩镜的。



1950年,在上海事业有成的舅公寄来了一封信,从此我家的命运便定格在了上海。


1950年至1956年父亲在舅公的企业大德出版社和大德医院身兼两职,月入250元,待遇优渥。工作之余,父母俩便流连于电影院和舞厅等休闲场所,小孩则由外婆和女佣带。父亲晚上还会到一位英国人那里学习英语。(这段学习经历为他在80年代回到科技出版社,编辑大型辞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大概是父母一生中最快乐、最惬意的时光了。


19589月,父亲被送劳教。(我们自以为是历史原因,直到1980年看到相关文件时才知道是因为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借口。)父亲走后,家里顿时陷入困境。刚开始几年,母亲变卖珠宝首饰,维持家用,以为父亲一年半载即可回家(当年的出版社领导也是这样说的)。可是随着政治局势越来越严峻,母亲感到无望了。于是,她参加了里弄生产组,一天的工钱是五角多一点。什么脏活、累活她都抢着干,为的是多增加每天一角多钱的补贴。我小时候体弱,经常会莫名发烧惊悸。无钱医治,母亲只能拿根凉毛巾搭在我脑门上降温,整夜陪我。后来我有健忘的毛病,母亲总是很自责地归咎于自己没有能力。由于长期的压力和体力的超支,她落下了病根。她自己有心脏病、肾病,可即使去看了也舍不得抓药,因为一帖药要二角六分。


当时,街道干部找母亲谈话,要母亲与父亲划清界限。彼时,政治氛围很浓,我们楼里仅二楼一层就有两家顶不住压力离了婚。但母亲坚持认为父亲是好人,生活再艰难也要把孩子培养成人。我想,信任和爱是他们力量的源泉。他们的两地书除了60年代的散失了以外,22年来应超过了千封。书信是他们坚守的精神支柱。虽然信里母亲写的都是些琐事,以及抚养儿女成长的烦恼。(70年代末,大哥参加了工作,家境渐渐转好,母亲的心情也大有好转,她给父亲的信中,还出现了对电影和演员的评论。)


里弄生产组的阿姨多是劳动妇女,没文化,经常来家找母亲,或诉说心事或求代写信件,母亲总是帮她们排解。而到了新学期,母亲为我们书杂费犯愁的时候她们也会向母亲伸出援手。那个年代,虽然出身不同,工友间的友情还是很真挚的。


如今,我眼前还常常会浮现小时候的情景:一灯如豆,我们小孩子围坐在桌旁看书、画画,母亲或倚或靠在床沿,手拿报纸卷成筒,轻轻地哼唱三四十年代的流行歌曲。母亲的歌声优雅,嗓音甜美,久而久之我们也能唱几首。



1979年我插队结束返沪,一年后父亲平反回家。一家人重新团聚。兄妹们结婚后分别离家,我则留在父母身边。


由于扎实的文字和英文功底,父亲回科技出版社工作后颇受领导赏识,参加校对中国第一部医学百科全书(共有93分卷)达10年之久。之所以父亲的英文没有荒废,是因为他在安徽的20多年里,劳动时会把英文句子一条条地抄在小纸条上,每天带在身边学习。其时父亲还参加了大量的社会工作,他分别在民盟和上海黄埔同学会任职。解放感让他的工作热情高涨。


1985年我的女儿舒舒出世,给两个老人带来了无比的欢乐。从此祖孙三人形影不离,外滩、城隍庙、人民公园经常可以看到他们的身影。舒舒读的每一所学校父母都要去看一看、走一走。舒舒从幼儿园到中学的每一个家长会,都是爷爷参加然后向奶奶汇报。辅导学习的也是爷爷。到现在父亲还会笑谈:当年也曾犯过错误,因为看舒舒功课实在太多,就帮她代做。


父亲不会做家务,为照顾母亲,仍要抢着做,常常被母亲笑话数落。有一次,他把做醉鸡的糟卤当鸡汤拌饭,舒舒大叫,母亲却笑而不语喝了下去。舒舒至今记忆犹新,奶奶对吃很精致,喜欢老牌子绝不许出错,没想到爷爷做得这么难吃她却忍了。


二老在一起仍像恋爱的年轻人,母亲被父亲宠着,而父亲出门的衣着,细小到袜子,都是母亲置办打理。父严母慈,令一家人长幼有序、和睦相处,唯舒舒可以例外。她若娇嗔,父母却不以为忤。但她“朝必面、晚必禀”的习惯保持至今,却是二老教导的结果。


1993年我得了一个机会,参与创建新华钢铁公司的工作。任务繁重,常常不能回家。父母亲深明大义,总是说:“不要顾家,公事要紧。”(公司领导都曾表示过,要把我父母接到公司让他们看看、走走,终因母亲体衰不能成行,至今成为憾事。)得益于家教,工作我从不敢懈怠,20年来也获得领导的好评。



2000年以后,母亲的病势渐渐沉重,父亲辞去了所有出版社的工作和社会工作,专心在家照料母亲。母亲因严重肾病需要打胰岛膆、做腹膜透析,这是终身的治疗。父亲在医院里以80高龄向护士学习治疗方法,出院后将他们房里的卫生间改造成了无菌的治疗室。每天12小时的治疗,他坚持了4年直至母亲去世,其间还做了大量的治疗记录。医生看到这么详尽的记录大为震撼,感叹80多岁的老翁竟然有这么强大的意志力,做了护士也难以坚持的护理。而在做这些的时候,父亲都不肯让我们相帮,他不放心。母亲也因父亲的执着,生命多存续了好多年。


2002年我买房的时候考虑到母亲腿脚不便,专门买了底楼。舒舒会推着轮椅让奶奶在花园里转转。07年,我向兄弟借了2万元买了一辆车,想在母亲有生之年,带着她到处走走。(母亲年轻时多么爱玩啊!)这样,我们休息天就会带上吃的喝的还有轮椅,开车到苏州、南翔、朱家角等地游玩。看着母亲带着孩子般兴奋的神情对着石刻仔细地端详,爷爷和舒舒轮流推着轮椅充当解说员,我端着相机,镜头逐渐模糊……


2008年的冬天异常寒冷,上海下着罕见的大雪。母亲的意识已非常模糊。父亲每天白天在医院里看守着,任谁也换不走他。晚上,则由大家轮流看护母亲。我只能在休息天回上海时看护。半夜里,病房里寂静无声,看着母亲昏睡,我把头悄悄枕在母亲旁,轻轻唱着她教我们的歌,一遍又一遍。我相信她一定在听。果不其然,几天后弟媳讲,母亲在昏睡中不断地在唱外国歌,同室病友啧啧称奇。


春节前夕,大家商量把母亲接回家过年,这可能是她在家过的最后一个年了。征得医院的同意,母亲回家了。我把她的病床抬到我的床上,晚上由我来陪母亲。母亲腹部插着管子,鼻孔插着氧气管,常常会不自觉地拉,为防意外要一直看护。没人时,护士会把她的两手绑起来,我们看着难过却毫无办法。那天晚上,我困得不行了,看着昏睡的母亲,我悄悄地想把她的手绑起来也睡一会儿。没想到,母亲微微睁开眼,轻轻地对我说:“乐乐,你也要绑我啊!”如遭雷击,我羞愧得无地自容,至今难以释怀。


2008319日下午,母亲辞世了。我还在崇明上班,晚上才赶到医院,轻轻合上了她还在盼我的眼睛,吻了她一下。



母亲去世后,父亲难以排解哀思,于是整理她的书信、照片,开始书写他和母亲的过往,让后人知道前一辈的艰辛。书写过程中,他又想到年轻的孙辈们未必有兴趣阅读冗长的文字,于是又加上了大量的插图。四年里他每天笔耕不辍,居然画了300多幅。有一天侄女来到他的书房,很好奇,用手机拍了三幅画配了一段文字发给了她的朋友,朋友们都很感动,纷纷转发,最后被央视主持柴静看到了,她决定来上海进行釆访。132月份姚晨发了一条微博:爱是永不止息。此后全国约七八十家媒体跟进报道。最终,父亲的《平如美棠:我俩的故事》一书出版,引起了社会的反响。


父母的故事,坎坷起伏、悲喜交加,这是很多平民百姓的一个生活缩影。父母对爱情的忠贞,对彼此对家庭和国家的责任感,则更是我们后辈要好好学习的。


夜阑人寂,燃起一根烟,播放一首舒伯特小夜曲,委婉的旋律中似乎能听到母亲的吟唱:我的歌声穿过深夜,轻轻地向你飞去……1970326日插队离家的前夜,母亲唤我睡在她身旁。深夜里,蒙眬中我感到被母亲一手揽在怀中,轻轻抚摸脸庞,她只是默默地流泪……而今突然想起,不禁潸然泪下。


20世纪60年代,全家人衣着破旧。两张床、一张摇摇欲坠的饭桌、一张破沙发便是家中全部的家具。那时的晚上,我们围坐在饭桌前,或做功课,或看书、画画等。母亲会把报纸卷成筒,轻轻地唱歌。我从未学过,但却会记得。当时是那么艰难,但与母亲在一起,还是感觉如此温馨和幸福。


《平如美棠:我俩的故事》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年5月出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这十本书,让你知道父母有多爱你
我的父亲母亲
孙晓玲 | 我的父亲母亲
南非男孩昏睡13年,被遭护工轮番折磨,却没有人知道他有意识|乔安娜|医生|南非|昏睡|植物人|美国|...
【阅读悦读·小说】忽文静《鬼妻玉儿》
书单 | 5本书带你揭开养育男孩女孩的秘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