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文学3.0

 


从前,有个东西叫文学,有一帮人叫文学青年。文学青年一天到晚琢磨怎么升级成一种叫作家的高级族群,可是很不幸他们当中的99.9%天生只能是当读者的命。对不起,纸张有限,印刷技术复杂,发行更不是老百姓能搞定的垄断产业。


突然,技术革命了,网络变成了一台超级打印机,或者是一块超级写字版,每个人都可以在上面快乐地胡涂乱抹。于是文学升级(降级?)成文学2.0,或网络文学,文学青年也全伙儿打包升级成网络写手。千禧年,传统作家王朔到上海参加“榕树下”“网络原创文学奖”颁奖大会,在文学1.0升级成2.0的现场,目睹满堂欢呼安妮宝贝的盛况,回来后酸溜溜地写下《这之后一切将变》的名文。




时光又过去8年,王朔说得没错,这之后一切将变。但是他做梦也没想到,事情比他想象的还要夸张。网络文学也不见鸟,文学继续升级(消亡?)成3.0,或全民文学,全民写作。中国进入泛文学时代。


对了,差点忘了说,这当中应该还有个2.5的时代,其代表作家是赵丽华。诗人/湿人在回归一种朴素无华的语体之时,不幸泄漏了原来绝不可泄漏的文学天机。众人突然发现自己就是莫里哀《贵人迷》中的茹尔丹先生:“天哪,原来我们日常说话就是散文,敢情我说了一辈子散文自己还不知道?”从此以后,大伙儿卸除了对文学的最后一丝敬畏和心理障碍,再也没有任何东西可以阻止一个人人至少都是散文家的时代的到来。




这绝对是一个神奇的时代,我经常深夜不眠趴在'天涯'之类的网站上,看各种奇思妙语、搞笑揶揄如长江大海般滚滚而来,滔滔不绝。从个人遭遇、市井逸闻到国家大事到全球战略,要什么有什么,要多少有多少,要多精彩有多精彩。 这是一个集体写作的时代,文学从精英那里回归于狂欢的民间。我曾经亲眼目睹“天涯”网友为“王石列传”的最后一句反复推敲,字斟句酌,其炼句的能量令人胆寒。群众的智慧,集体的力量,在一个多核的时代,在一个并行计算的时代,放射出真正的光芒。


不过王朔这样的作家1.0也不要灰心丧气。文学这个东西到底有些特殊性。把一万个郭敬明并行处理,其想象力不一定比得过曹雪芹。所以呢,一要认清形势,二要找到自己真正的位置,没准伏地魔还有大反扑的那一天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路遥《平凡的世界》:王朔眼中的俗套,生活本就是俗套中的俗套
不节制的文字将变成埋葬自己的“沙尘暴”
『推荐』李大奎 | 岁 末 感 怀
请回答1988:不得不说的王朔
他是“流氓作家”,还是精神教父?王小波《黄金时代》
王朔:中国作家就没几个人合格,贾平凹《废都》扒厕所,金庸抄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